高欣 駱馴武 黃銀鋒
【摘 要】 目的:分析在早期重型肝炎疾病治療中應用糖皮質激素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醫院中進行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早期重型肝炎患者共60例,隨機分成兩組,即對照和觀察兩組。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治療法,觀察組給予患者糖皮質激素治療法。結果: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的TBIL下降值總體變化趨勢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重癥例數、死亡例數、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早期重型肝炎疾病臨床治療中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升疾病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 糖皮質激素;早期重型肝炎;血清總膽紅素;并發癥
重型肝炎疾病具有進展快、起病急等特點,在患病的較短時間內,會引發肝細胞出現大量的壞死,嚴重者還會出現肝功能衰竭情況,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目前,臨床上尚未出臺合理化的重型肝炎疾病治療方法,因此做好重型肝炎的早期治療工作尤為重要。醫學專家對重型肝炎疾病的治療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糖皮質激素治療方法,但是在治療過程中,使用不同的劑量所發揮的臨床治療效果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本文作者將60例早期重型肝炎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在早期重型肝炎疾病治療中應用糖皮質激素的臨床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醫院進行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早期重型肝炎患者共60例,隨機分成兩組,為對照和觀察兩組。對照組有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齡21~47歲,平均(32.5±3.6)歲。觀察組有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22~48歲,平均(33.8±3.3)歲。兩組患者的資料無明顯差異,可進行對比(P>0.05)。納入標準:1)未出現真菌感染及細菌情況;2)無出血病史及無消化道潰瘍情況;3)無肝腎及肝性腦病并發癥情況;4)未出現失代償期肝硬化;5)未出現糖皮質激素使用禁忌證患者;6)感染、腹水、出血、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等并發癥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法,當患者進入到醫院后,在治療期間,要求所有患者均需保持臥床休息,對患者進行退黃、護肝治療,以起到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加速患者肝細胞的生長,提升肝臟微循環效果,給與患者白蛋白及血漿支持等治療[1]。觀察組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法,給予患者40mg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H20040339,比利時法瑪西亞公司),每日1次,連續治療3d。在使用期間,應排除一些激素禁忌證患者。通常患者發病時間為1周以內時,轉氨酶超過1000(20倍)[2]。轉氨酶超過1000以前,考慮肝炎重型或肝衰竭傾向,排除感染、腹水、出血、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等并發癥[3]。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WBC(白細胞)、PLT(血小板)、ALT(丙氨酸轉移酶)、AST(谷草轉氨酶)、TBIL(總膽紅素水平)、PT INR(凝血功能檢驗指標)、Cr(血清肌酐)、MELD(終末期肝病評分)指標進行觀察;對兩組患者0d、3d、1w、2w、3w、4w不同時間點的TBIL下降值總體變化趨勢進行對比;對兩組患者的重癥化例數、死亡例數、住院天數、住院費用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利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的時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對比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TBIL下降值比較
兩組患者的TBIL下降值總體變化趨勢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及住院情況比較
觀察組重癥例數、死亡例數、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3。
3 討論
重型肝炎作為臨床上一類特殊疾病,引發該種疾病的出現,與繼發性肝內微循環出現障礙,原發性免疫病理出現嚴重的損傷有直接關系,毒T細胞對肝細胞會造成嚴重的攻擊,引發肝細胞出現大量的溶解及凋亡情況[4]。另外還受腸原性內度素激活肝內外單核-吞噬細胞影響較大,導致炎性介質出現大量的釋放情況,引發血栓及肝竇內皮細胞出現嚴重的損傷[5],加速了肝細胞缺血缺氧性壞死情況的產生。糖皮質激素屬于一種免疫調節劑,能夠有效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避免引發原發性肝損傷的出現,能夠有效抑制吞噬細胞中多種炎癥的產生[6],對延緩及阻止繼發性肝內微環境障礙
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在穩定肝細胞膜功能上也展現出了重要的作用[7]。糖皮質激素在早期重型肝炎中應用,能夠有效抑制TC,調節TS活性,若藥劑量超出標準要求,能夠起到較強的免疫抑制作用[8]。相關的醫學研究學者表明,采用大、中劑量的藥物,由于治療的時間較長,糖皮質激素使用的不合理,會引發重型肝炎患者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增加了疾病的治療難度,并且對臨床各項疾病的治療及開展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9]。本文在對重型肝炎進行治療時,給予患者40mg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每日1次,連續治療3d,改善了患者的全身癥狀及消化道情況[10]。但是在使用期間,患者病情也會出現反復,黃疸反跳現象較為嚴重,導致患者在醫院中的住院時間不斷延長,并且還會出現諸多的并發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11]。
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TBIL下降值總體變化趨勢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重癥例數、死亡例數、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給予患者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法,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顯著,TBIL值下降程度明顯,降低了患者死亡率,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均下降,使疾病臨床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在早期重型肝炎疾病臨床治療中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升疾病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阿利,劉均艷,王素云,等.恩替卡韋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早期乙型肝炎肝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8,41(09):789-792.
[2] 吳曉文,李軍,堯國勝,等.早期糖皮質激素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療效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7,35(04):88-90.
[3] 譚紅梅,譚春梅,馮曉麗,等.阿奇霉素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重癥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臨床效果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26(26):89-92,147.
[4] 楊文新.腺苷蛋氨酸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藥物性膽汁淤積性肝病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8,32(02):140-141.
[5] 盧瑜,林海清,孫雄飛.免疫球蛋白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重癥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8,442(16):111-113.
[6] 王曉紅.抗病毒聯合糖皮質激素早期干預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傾向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2):93-94.
[7] 陳瓏斌.恩替卡韋聯合糖皮質激素在早期乙型肝炎相關肝衰竭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8,08(18):41-44.
[8] 楊福亞.重型肝炎合并侵襲性真菌感染臨床特點[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34(13):242-243.
[9] 賀湘.糖皮質激素治療重度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2017,12(04):554-557.
[10]梁政,劉海燕,邱芳英.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HBV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26(33):93-94.
[11]Keiichi F,Osamu Y,Hiroshige K.Importance of adequate immuno suppressive therapy for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life-threatening”sever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2005,(11):110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