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國民生活水平也有明顯上升,人們對于生活的追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衣食住行,對于精神方面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文藝晚會是隨著人類文明發展逐漸進步的一項重要表現,也是人類精神文明生活豐富的主要措施。導演是文藝晚會質量把控的重要人員,一臺文藝晚會是否精彩主要取決于導演的控制管理,導演在實際文藝晚會管理中需要,重視對各類文藝晚會風格的把控,對文藝晚會主題、內容以及演繹方式根據時代變化不斷進行調整,以凸顯時代的進步,思想的超前以及各類人文知識和精神風貌的展現,感染不同層次的觀眾,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本文主要就導演對文藝晚會整體風格的控制研究展開了簡單探索,以期為相關導演工作提供部分參考。
關鍵詞:導演;文藝晚會;整體風格
隨著各行各業溝通交流的不斷深入,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文藝晚會在實際設計及舉辦中也面臨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導演在晚會管理控制中要想確保晚會能夠圓滿成功的舉辦,得到社會各界以及各類人群的接受和認可,需要嚴格做好整臺晚會的風格把控[1]。導演是所有文藝晚會組織的核心人員,其要承擔起整個晚會的主題設計風格、規劃以及組織開展工作,需要充分考慮現代觀眾的心理需求。同時,還要平衡好各類節目之間配合的效果,以展現一場符合大眾心理預期的晚會表演,對表演中各類風格的配合進行合理安排,凸顯文藝晚會的主要主題,從而達到文藝晚會舉辦宣傳的作用效果。
一、文藝晚會導演的作用與職能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文藝晚會中可以選擇使用的科技手段也越來越多,各類科技手段的融入,有效提升了文藝晚會的精彩性。文藝晚會的導演,在實際晚會管理控制中需要負責做好整臺晚會的策劃以及協調工作。首先,需要明確一場文藝晚會的主題,隨著文藝晚會舉辦次數的不斷增加,不同環境不同地區的晚會形式也有所不同,導演在實際晚會主題制定時,需要充分考慮其晚會舉辦的目的,面向的觀眾群體等,以盡可考慮觀眾的思想,與觀眾達成共鳴。晚會主題制定完成之后,需要對演出方案進行一定的規劃,文藝晚會屬于綜合性藝術,其晚會中所要展現的內容類型比較多,在實際晚會舉辦中,需要舞美、燈光、道具等多部門進行聯合配合,才能確保晚會的順利舉辦[2]。導演需要首先對整個晚會流程進行一個初步設計,并明確各個環節中所要涉及到的配合部門的工作以及要求,避免晚會在實際舉辦中出現各部門配合不協調,影響晚會中個節目地正常演出。另外,文藝晚會的魅力主要體現在其能夠在較為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對藝術主題和藝術魅力進行展現。因此,要求導演需要具有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晚會實際舉辦中作者作品的展現是較為集中的,導演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和協調處理,確保同一臺晚會中各個節目之間的匹配性和連貫性。但在對節目進行二次加工處理時,導演需要充分考慮節目表演者的意愿以及原始作品的主要展現意義,控制好二次加工的程度,不可單純為了整臺晚會的效果影響到節目自身精神思想的傳達。
二、導演在文藝晚會風格上的把控
(一)重視觀眾情緒的調動和調節
文藝晚會的觀眾在觀看時的表現,是該晚會成功的關鍵,文藝晚會中所包含的節目數量比較多,有明確的主次之分,一般會將重要節目安排在轉折位置,如開篇、結局結束等時間點。導演在實際晚會計劃過程中,需要明確不同節目之間的主次之分,控制好節目地安排順序,做到張弛有度[3]。晚會實際開展過程中調動觀眾的情緒,對于整場晚會氛圍的影響非常重要,導演、副導演以及主持人之間需要保持無間段的溝通,可根據實際晚會舉辦進行情況,由主持人與觀眾進行適當的交流互動,確保將觀眾的情緒調動起來,引導觀眾提升對晚會的觀看感受和參與性。導演在與副導演以及主持人進行溝通時,需要簡潔明了的表達自身的意圖,避免溝通不暢導致出現不良事件,影響晚會的順利開展。
(二)完善舞臺藝術以及晚會氛圍
文藝晚會較其他影視作品相比,有一定的差別,其屬于舞臺型藝術。在實際中的展現,主要為舞臺的效果,也是決定文藝晚會整體舉辦質量的關鍵,隨著信息技術以及網絡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舞臺藝術也迎來了全新的機遇,導演在實際文藝晚會控制中可將各類電子技術融入到舞臺控制之中,通過燈光舞美以及音效和場景等方面科學技術的融入,突出整個晚會舞臺的構思和主題。可根據實際節目內容,選擇相適合的材料、服裝以及化妝道具,同時配合好燈光、音效以及舞美的應用,從而更加生動形象地彰顯出整臺文藝晚會的主題。移動舞臺是文藝晚會舞臺中較為常用的表演輔助方式,在當前科學技術輔助下,移動舞臺的應用能夠提升文藝晚會舞臺的立體效果。但在實際處理中,需要控制好各類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同時需要與其它舞臺內容相配合提升,確保整體舞臺的協調性[4]。
(三)圍繞主題完善處理演出框架
文藝晚會整體風格的把控,需要圍繞主題開展各項工作,導演在此工作中需要控制好主題的制定和把握,在節目安排中可進行靈活處理、動靜結合。圍繞主題完善相關文藝晚會節目框架,做好開場、中間以及結尾等各個階段的設計規劃,確保不同之階段節目之間具有一定的銜接性。在實際工作中,導演首先需要對框架進行初步制定,然后對每一個部分節目進行精心選擇及調整,細化各節目的表演情況。同時需要考慮觀眾在個節目演出中的參與性,提升晚會的親民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導演作為文藝晚會的總體指揮人員,需要承擔起相關職責,不僅要完成晚會的組織、規劃、指揮、管理等工作,還需要不斷提升其自身綜合素養以及創建意識,結合時代發展,不斷進行自我充實。為人們創造出一臺又一臺驚喜的表演。
參考文獻:
[1]李妍.論導演對大型主題晚會整體風格的把握[J].傳播力研究,2019,000(004):P.129-129.
[2]劉方.電視文藝晚會導演如何在新時期創新發展[J].傳播力研究,2018,000(007):P.141-141.
[3]吳林蔓.論導演風格對電影敘事的影響[J].中國文藝家,2019,000(003):P.45-45.
[4]祁欣.導演創作方式對影片風格與類型的影響[J].傳媒論壇,2018,001(01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