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方宇 鄒祖緒

摘要:建筑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不同方式的建筑設計就是建筑行業的靈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建筑業的發展愈加迅速,我國的經濟發展和民生的生活條件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21世紀建筑設計的推動和發展是我國建筑業產型升級的關鍵核心,也是我國建筑業實現資源高效利用、環境友好及與科技融合的墊腳石。裝配式建筑在新型建筑產業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相比傳統工業的施工方法,有著環保節能效率高等優勢。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t way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the soul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more and more rapid,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people's livelihood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key core of the upgrading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t is also the stepping stone for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realiz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and integration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fabricated building, also known as industrial building, is a new type of building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metho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and high efficiency.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
Key words: prefabricated building;development;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TU741?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31-0250-02
1? 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之路
從裝配式建筑的誕生到如今,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獲得了巨大的進步,即使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坎坷。下面就來談一談關于我國裝配式建筑的歷史與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裝配式就誕生了。經過了漫長的70年,我國裝配式建筑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道路,其中這個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1.1 第一個階段——初期:第一個階段我國正經歷五年計劃,由于當時的建筑業發展正處于“襁褓期”,落后的建筑方式無法滿足五年計劃所需的大量工業廠房,因此許多較為先進的技術只能國外引進。這些在工業復興時期誕生的廠房基本都是裝配式建筑的理念。結構形式較為單一,由預制鋼筋混凝土柱及拱形桁架和預制屋面板、預制吊車梁、地梁等構成。我國當時幾乎沒有混凝土構件的工廠,因此許多大型鋼筋混凝土構件都是在施工現場來預制,免去了運輸過程直接就吊裝就位。在來看當時施工所用的施工作業器械,由于技術落后,只能使用古老的“吊裝法”進行施工。直到1958年8月《裝配式標準構建的設計》由建筑工程出版社出版,標志著我國裝配式技術在建筑領域開 1979年4月《裝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設計和施工規程》JGJ1—91的制定,標志著我國裝配式技術應用于居住性建筑已經實現標準化。
1.2 第二個階段——中期:半裝配式建筑風格逐漸占領了我國裝配式建筑的市場,這種結構體系首先由北京先行使用,后來慢慢影響到周邊城市。這種風格不僅可以用于高層住宅,也適用于賓館、商務辦公樓和一些中小型的公共建筑,即到了1983年6月,我國出臺了《裝配式建筑設計》,標志著我國裝配式技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1.3 第三個階段——發展:在第三個階段來臨的時候,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進入了停滯的階段。可能是受到了市場經濟的影響,在此期間全國房地產業蓬勃發展,在當時不夠先進的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排擠,再加上我國裝配式建筑技術不夠發達,許多要靠技術支持的裝配式建筑還是相對于世界水平造價較高,本身的節約成本的優勢并未完全表現出來,于是逐漸被現澆混凝土技術占領了市場。原來的許多構件廠也都紛紛關閉,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很多年。直到2014年,政府將更多的發展重心向裝配式建筑偏移,因此全國各地的裝配式建筑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瓶頸期”,開始像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了。2016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為了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根據“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筑方針,大力推廣新型建筑產業——裝配式建筑。并積極展開建筑技術產業的轉型工作。
近十年來,我國的建筑施工的行業發展步履沉重,屢次面臨處于瓶頸期。因此,行業內的改革勢在必行。一直以來,我國的建筑產業一直處于勞動力居上的傳統工業風格。這導致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前進艱難,過于依賴人力勞動的生產是遠不及用科學技術支撐下的先進工業產業鏈所創造出的財富。不僅如此,傳統建筑行業也有效率低下,資源的消耗較大,污染嚴重和非常依賴地理天氣等自然條件等短板。而建筑工業化改革正能夠解決這些社會問題。這場改革能夠完全我國建筑行業產能低下的“頑疾”,也是和其他建筑產業先進的國家縮短差距的很好的機會。根據大數據統計,20世紀成年人占比較大,因此勞動力旺盛,較為廉價。但是隨著21世紀計劃生育的政策出臺,成年人比例逐年降低,從70%下降到63%。這也預示著在未來勞動力無法支撐傳統建筑業的勞動力所需,行業轉型升級成為必然。
裝配式建筑的工作周期短,而且在工期縮短的情況下也極好的保證了工程的質量。建筑工程中產生垃圾的減少和排放揚塵等環境污染的降低也充分體現了“綠色、環保”的方針。同時政府對于裝配式建筑的相關,如:建筑構件標準、預制裝配化建筑的技術標準的完善,實現了各種建筑部件工廠化生產。
雖然我國的裝配式建筑發展之路是磕磕絆絆的,但是總歸還是在不斷地前進。
2? 裝配式建筑的優點和發展的必要性
①有質量的保障:裝配式建筑相對于傳統建筑不同之處在于工廠和現場的生產,工廠的標準化生產更能保證其質量;②工期短:裝配式建筑屬于標準化建筑模式,更方便進行安裝,能夠大大的縮減工期時長,有著不可磨滅的優勢;③省料環保:裝配式建筑的標準化設計和工業化生產使得裝配式建筑不同于現場作業,能夠最大的節省原料,一個完善的生產鏈可以降低原料的浪費,從而達到環保的目的;④降低人力消耗:裝配式建筑的工廠標準化生產,機械化程度較高,極大地降低了成本和人力生產效率低的風險。
建筑產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傳統建筑形式慢慢的也會因為能源、人力等問題淡出人們的視線。我國建筑業要立于世界建筑發展的前列,就必須進行建筑產業的轉型和發展,裝配式建筑屬于近幾年來發展較好的新興建筑產業,因此選擇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是一個不二之選。而且裝配式建筑屬于工廠標準化建筑類型,自動化性能高,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人力的輸出,對于節能環保方面相比傳統建筑行業有著極其明顯的優勢。根據統計,預制裝配式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其中預制件的制作工時占總工時的65%,運輸就占15%左右。由此可知,傳統的建筑技術工作很多地方都浪費在了轉移安裝運輸的途中,而裝配式建筑技術可以免去這一部分的人力物力的資源浪費,從而極大地縮短了施工工期。
3? 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現狀分析
近些年來,裝配式建筑在國內發展呈良性循環,經過我國的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成功地解決了施工效率低、成本高、環境污染、人力需求較高等問題,并且擁有施工成本低、工期短且效率高、環保綠色、節約人力等優勢。
隨著裝配式建筑在我國的建筑行業里的發展和普及,我國裝配式建筑的市場優勢是最好的回饋。因此,對于裝配式建筑的質量問題也成了行業里關注的熱點。根據“到2020年提岀的裝配式建筑占比目標”這個標準來進行劃分,可以將其劃分為快速性、中速型、緩速型:
快速型:到2020年可以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
中速型:制定試點方針并推廣和普及應用來穩步實現,到2020年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比達到15-20%以上。
緩速型:指沒有明確階段性目標。
總體來說,有政府的扶持,我國作為建筑工業化的發展重心,我國的裝配式建筑的市場也迎來了雨后天晴般的增長期。我國政府也提出了相關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的計劃和鼓勵政策,各級省市也積極響應政府的呼吁,從而投入到裝配式發展的工作當中。
但是,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依然要面對許多專業的問題:①我國綜合裝配式技術體系不夠完善。這導致在裝配式在應用和創新中會遇到一些漏洞,從而會出現各種建筑問題。建筑的技術體系是建筑行業的核心,要想裝配式建筑能夠普及,那么必須要克服在應用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漏洞。②我國裝配式建筑建造成本較高。目前我國裝配企業處于市場起步階段,存在產量低、規模小等問題,相較于傳統現澆混凝土技術成本偏高。在未來,裝配式建筑的市場會占據我國建筑行業市場的很大比例,減少成本能夠在建設過程中大大的提高工程利潤,因此減少成本的目標不可輕視。③我國裝配式方面專業人才缺乏。目前裝配式建筑方面的知識并未大規模進入土木建筑類專業的大學生的學習知識教材中,導致裝配式建筑方面新鮮血液輸入較少。大學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生力軍,能夠改變裝配式建筑歷史的就是那些莘莘學子們,要想從根本來改變落后的條件,就要從大學生抓起。④我國標準規范支撐不全面。由于建筑預制裝配化技術標準缺乏更多的基礎研究和足夠的工程實踐,導致許多技術處于“紙上談兵”的階段,因此標準規范方面亟待完善。
4? 總結
盡管我國的裝配式建筑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困難,我國裝配式建筑經歷了誕生—發展—瓶頸—前進的階段,但是我國對于裝配式建筑目前非常重視,許多政策都是在為以后的裝配式發展來開路,我國今后也會著重培養這方面的專業頂尖人才,因此,我國的裝配式建筑行業的進步將會變成歷史性的必然。
參考文獻:
[1]顧泰昌.國內外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J].2014(1):48-51.
[2]王鈺馳,裝配式建筑發展綜述及前景展望[J].科技創新導報,2017(1):162,192.
[3]羅利平.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要點探索[J].工程質量, 2016(1):21-26.
[4]鄭芳俊.淺析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必要性[J].綠色建筑創新、BIM技術與裝配式建筑——第七屆中國中西部地區土木建筑學術年會論文集,2017(1).
[5]劉柯,謝志英.我國預制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必要性研究[J].四川建材,2018(10):33-34.
[6]王峰.簡述低碳節能裝配式建筑技術[J].房地產導刊2015,16(1):7-8.
[7]張軍榮.基于協同創新網絡的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探究[J].價值工程,2017,36(31):15-17.
[8]韓韞.國內外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研究[J].施工技術,2017(11):35.
[9]文林峰,劉美霞,武振,等.大力推廠裝配式建筑必讀[J].中國建筑工業版社,2016,5.
[10]李海建.冀志江,孫義永.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分析[J].建筑科學與工程,2017(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