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摘要:看圖寫話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現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問題。由于低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達不到教學目標。本文將主要探討在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掌握看圖寫話的技巧,培養學生寫作的能力。
關鍵詞:看圖寫話;問題;培養
看圖寫話主要是以趣味化、生動的圖片為學生展示故事或者事件,讓學生用文字進行表達。要求學生在寫作時要聯系生活實際對圖畫展開想象進行描述,為圖畫補充一些較為生動、動態化的內容,使得圖畫中的人物更具思想性。低年級的學生無論是在知識儲備,還是表達技巧上都相對欠缺,在進行看圖寫話時,往往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一、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一)觀察圖片比較隨意
觀察是寫話的基礎。由于低年級學生尚不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他們看到一張圖片時往往毫無頭緒,不知道該如何展開觀察。看圖的視角較為狹隘,有的學生不注意細節,有的學生過于注重細節反而忽視主體,不善于整體進行圖畫的分析。
(二)學生詞不達意或寫不出來
由于低年級學生缺乏生活閱歷,并且識字量不多,學生知識儲備以及表達技巧受到限制,在表達時往往都是想到什么說什么,缺少條理。還有一些學生雖然看得懂圖畫的內容,也能夠很好的想象出圖畫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但是在寫話的時候往往出現句子不通順,標點符號用錯等現象,甚至有的學生還反映,自己心里明白自己將要寫什么,但是就是無法寫出來的現象,產生這些情況的原因都是由于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的欠缺,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在看圖寫話時寫不出來。
(三)教師教學方向發生偏差
看圖寫話的目的是要求激發小學生的寫話興趣,讓學生循序漸進的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借此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并能認真的感知生活。但是部分教師過多的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學生是否掌握了技能,反而讓學生忽略了對生活場景真實的感受,教學方向發生偏差。例如,對于學生的看圖寫話答案,有些教師以一種為標準,學生如果出現其他答案教師就會判定為錯誤,這樣會極大打擊學生看圖寫話訓練的積極性。比如,教材上的很多圖畫實際上并不嚴謹,有的圖畫人物描畫的是姐姐,但學生就認為應該是阿姨,這種矛盾點并不少見。其實看圖寫話訓練本身是一個開拓思維的訓練過程,重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如果教師總是規定一個固定的答案,就影響了看圖寫話訓練的初衷。
二、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
(一)指導學生識圖方法
注重指導學生識圖方法,教給學生學會按照一定順序進行觀察,如長短順序、大小順序或者空間順序等,然后再對圖片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提取,進行具體的描述,以此突出圖片的重點內容,增強學生的寫作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例如二年級上冊的看圖寫話,來源是漫畫《父與子》。寫話時我先讓學生仔細讀寫作要求,然后觀察圖中給出的幾個不同場景,人們分別在做什么,再讓學生說說圖中人物的變化,從而想象人物之間的對話以及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學生發揮想象力,把故事串聯得十分精彩。只有把圖看懂了,學生才有寫話的信心,才能有話可說。
(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
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提升最基礎的條件就是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這樣學生才能在進行看圖寫話時有所感、有所寫,而不是胡言亂語。閱讀是字、詞、句積累的過程,教師要在閱讀中帶領學生多去積累素材,掌握一些寫話過程中優美的語言,引導學生邊閱讀、邊積累,在閱讀中積累寫話素材,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記敘文的幾大要素,比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發展等,這些都是學生在看圖寫話過程中必須存在的主要因素,以此為基礎進行填充,是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練習的常用步驟,教師要讓學生通過閱讀來積累素材,整理方法,這樣學生在進行看圖寫話的時候會更加具有條理性和邏輯性。
(三)結合學生生活課后多加練習
只在課堂中的教學是不行的,還需要學生課后多讀課外書或者多觀察生活中的點滴,寫一些簡短的日記,讓學生多了解多看,這樣學生的眼界才能提高。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逐漸的被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的課余生活不再局限在“過家家”、“丟手絹”、“捉迷藏”等游戲,逐漸的向動畫片觀看、網絡游戲轉變,學生通過互聯網、電視等平臺觀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寓言故事、動畫片、科幻片等等。如何才能讓借助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呢?例如:在拓展活動“推薦一部動畫片”為例,教師指導學生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動畫片,從故事情節、人物描繪等方面進行語言描述,
(四)教師要注重指導的方式和尺度
教師要注重指導的方式和尺度,給學生留出充足的自我發揮空間,為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進行看圖寫話教學時,為了培養自主學生的想象能力,可以讓學生在白紙上自由發揮,機或者教師可以給出一個最簡單通用的圖形,讓學生在教師的這個簡單圖形上開始作畫。例如:在部編版《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先給學生展示一組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去嘗試構造一個新的故事,讓學生“會看圖,學說話”。
三、結束語
看圖寫話不僅是一種創新的語文寫作教學模式,也滿足新課程下低年級小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可以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和創意空間,讓學生在看圖寫話中感受樂趣。教師一定要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來不斷優化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促使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投入到看圖寫話的學習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鄭聞雯.看圖寫話,點燃學生的想象力——談如何落實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J].華夏教師,2019(18):51.
[2]史金玉.看圖寫話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32):87-88.
[3]屈小牛.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中的讀寫結合策略[J].才智,2019(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