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貴
剖宮產手術屬于婦產科極其重要的手術,對于麻醉方式也應該引起足夠重視。特別是很多準媽媽更應了解的產前常識。本文主要與大家共同熟悉剖宮產術不同的麻醉方式的利與弊。
局部浸潤麻醉
使用安全有效的足劑量局麻藥在產婦下腹部手術切口位置呈扇形于皮下及肌膜或腹膜浸潤麻醉,待剖宮娩出嬰兒的頭部之后,為產婦靜脈注射哌替啶或氟哌啶(安定也可以)混合液,抑或者哌替啶和異丙嗪。
1.優點:簡便、快速、安全、不受限。
2.缺點:①無法完全鎮痛,宮縮依舊且腹肌不松弛,手術操作不便。②局部麻藥用量大或誤入血管可能導致局麻藥中毒等危險。局部麻醉一般更適合母嬰緊急狀況下采用。對于重度妊高征和妊娠子癇的產婦而言容易引發麻藥中毒的概率比較高,且疼痛容易刺激產婦發生抽搐,使用此方法時應該謹慎。
硬膜外阻滯麻醉
注射局部麻藥于硬脊膜外隙,阻滯脊神經根部位置,暫時性麻痹所支配區域,稱此為硬膜外隙阻滯麻醉,又稱硬膜外阻滯。臨床上使用此方法較多。
1.優點:①降低全身鎮痛用藥的需要,鎮痛或肌松完善。②阻滯交感神經節并使下肢血管擴張從而減小回心血量。③降低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使血流動力學保持穩定。④不會波及胎兒。⑤易于掌控麻醉平面,產婦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比較清醒,且在產程當中可以合作,伴有嘔吐、惡心或者誤吸的概率較小,手術結束后可以通過硬膜外間隙自行控制鎮痛。
2.缺點:①臨床上比較常用2%的利多卡因,其阻滯一對脊神經節段通常需要0.5~1.3mL,用藥個體之間差異性較大,且其主動性控制麻醉的實際范圍有一定的困難性。②阻滯完全的時間比較長(一般需要維持15~20min),很多患者切皮時依然會產生痛感,也有患者不斷訴痛,容易引起精神緊張焦慮,因此手術沒有辦法按照時間進行,特別是對于一些精神緊張以及緊急剖宮產術患者而言最為不利。③很容易導致骶神經阻滯不全的現象,且出現這種現象的概率高達15%,主要表現出盆底肌群松弛差,且內臟牽拉反應也比較強烈,常常使病人非常痛苦,手術操作過程中存在較大困難,時間也會拖延,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借助大量的麻醉藥方才能完成手術,并且又容易過度抑制呼吸循環功能,最終形成低血壓而使子宮胎盤灌注不足,極有可能會延遲分娩的過程。
蛛網膜下隙阻滯麻醉
它是將局部麻醉藥灌注進入蛛網膜下腔,從脊髓發出去途經蛛網膜下隙脊神經根部受藥物阻滯,從而對脊神經支配的對應區域產生一定的麻醉作用。此為阻滯脊神經最為簡便的方式。
1.優點:此法簡便、快速而效果可靠、肌松佳、術中鎮痛良好。
2.缺點:①單次給藥無法滿足長期手術需求,沒有辦法達到術后鎮痛的目的。②有時候對于麻醉平面是很難控制的,很容易引起惡心嘔吐或呼吸道梗阻,另外阻滯平面太高會使血流產生較大的動力變化(低血壓、心率緩慢),縱使減少子宮胎盤灌注或導致胎兒窒息。 ③尿潴留或術后頭痛要比其余的麻醉方法更顯著。
腰麻-硬膜外腔聯合阻滯
簡稱腰硬聯合阻滯,它指的是在同時及先后采用硬膜外阻滯及腰麻兩種麻醉方式,腰麻體現出時間短見效快的優勢,但硬膜外置管則可以用于長時間的手術麻醉或術后鎮痛,帶來諸多方便。
1.優點:①見效快、緩解鎮壓疼痛、肌松完善。②更方便調節麻醉平面,避免麻醉平面太高。③使用腰麻時小劑量的用藥能夠幫助緩解血流動力學變化,減緩由于血容量不充足引起的低血壓。④腰硬聯合阻滯過程中應該將阻滯范圍控制在T8以內,這樣能有效解除宮縮痛使胎兒呼吸循環過程中不會引發不良反應。
2.缺點:①可引起局麻毒性反應。②如果麻醉平面過高則會導致血流動力變化大,最終導致子宮胎盤灌注不足。
全身麻醉
1.優點:①起效快、可靠性高,可控制氣道或通氣。②相較于區域阻滯麻醉,能避免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出現低血壓癥狀。③方便管理。
2.缺點:①有誤吸、插不進氣管、無法通氣的可能。②伴隨藥物可引起胎兒循環抑制的危險。
臨床上使用的吸入及靜脈全身麻醉藥物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胎兒,此時明顯全身麻醉的比例會降低,但一般在例行高危剖宮產手術過程中,大多數時候會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所以,一般產婦伴有嚴重心臟病、精神疾病、子癇昏迷或者心力衰竭問題或硬膜外阻滯有禁忌證(血小板減少和凝血病),胎兒窘迫等,通常都會選擇周身麻醉,目的在于能夠達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并且又便于管理,使母嬰度過一個安全的手術期。這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防止返流誤吸的狀況發生。
(作者單位:三臺縣北壩鎮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