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云飛
摘 要:近年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發展,企業面臨著來自市場環境的機遇和挑戰。在這一形勢下,企業唯有實現自身經濟管理工作成效改善,通過經濟管理有效地增強綜合競爭實力,才能全方位提高經濟效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立足,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谑袌鼋洕鷹l件下的企業發展問題,需要創新企業管理模式,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關鍵詞:市場經濟;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企業管理
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是企業對自身生產經營等各方面經濟活動進行組織調控從而有效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的關鍵所在,通過展開高水平的經濟管理實踐工作,企業能夠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節約生產材料、促進產品競爭力提高,從而增強自身綜合競爭力,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應重視對經濟管理工作現狀進行全面分析,正視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把握其成因,采取科學策略優化經濟管理模式,推動經濟管理實踐朝著規范化與有序化方向發展,切實提高經濟管理質量,真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立足。
1 我國企業經濟管理現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進入到新常態,各個領域中的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受到現代市場、技術等方面的發展,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逐漸暴露出來。在傳統企業經濟管理機制中,管理者的管理重心只放在成本控制、生產控制以及營銷控制等方面[1]。但如今決定企業經營效益、市場競爭力的,包括制度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資源配置、財務管理等多個方面。企業的經濟管理需要從財務管理角度出發,掌握企業的日常支出情況,通過各種方式降低不必要的成本開支,進而評估盈利點和盈利趨勢。
但是企業缺乏科學的經濟管理意識,不能從經濟管理的角度分析自身和市場發展趨勢。尤其是不能對企業資產、資源進行統籌管理和優化配置,導致企業在轉型和應對市場競爭中舉步維艱。
如今的市場環境是瞬息萬變的,企業的發展也是一個不斷革新管理意識、方法的過程。所以,企業的經濟管理一方面要適應企業經營管理現狀,針對企業經營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管理機制改革;另一方面要適應外部市場環境,針對行業發展趨勢、市場競爭環境、政策環境等做好經濟管理優化[2]。
2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思路
近年來,我國企業管理理論持續進步,現代科技革命下的科技理論也逐步完善,企業管理模式受到了較大影響。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管理模式是動態化的,相關制度也趨于完善。尤其是信息化管理機制、計算機管理模式的應用,預示著企業管理模式正處于不斷創新發展的趨勢。
2.1 建立信息化經濟管理機制
信息時代,將計算機與互聯網引入經濟管理工作實踐之中,成為企業有效創新經濟管理工作模式的重要途徑。為此,企業應在“互聯網+”思維的指導下,將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引入經濟管理實踐之中,促進經濟管理走向信息化發展。比如,企業可以應用大數據建立數字模型,應用數字模型對自身競爭優勢進行綜合分析,以此更好地制定經濟管理目標和經濟管理方案,真正有效地實現以最少成本獲得最大理論,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升。在此方面,企業除應構建信息化經濟管理模式所要求的軟硬件環境之外,還應重視提升工作人員的信息素養,從而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經濟管理工作氛圍。
2.2 建立綜合性管理體制
一直以來,保證管理制度的科學性都是促進企業適應現代經濟市場發展需要的基礎。以市場需求為背景,建立綜合性的管理體制,對銷售、財務、行政等多個部門進行不斷整合,對人員進行合理的崗位分配,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將企業的運行效益提升到最大。對此,企業首先需要結合當前的市場環境,綜合評價自身情況,建立起適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將“大目標”拆分,然后通過階段性實現各個“小目標”,同時實施精細化管理,將管理工作落實到細節中,從而全方面的提升企業競爭綜合實力。其次,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就當前而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以及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使得各行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作為新時代的企業,發展必須要跟進時代的步伐,以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建立為企業發展戰略實現的輔助,利用信息化平臺開展各項管理活動,將企業管理推向智能化。最后,改善傳統的管理結構?,F如今,企業應當立足于企業的管理活動之上,對以往的管理結構進行突破,重視員工的個體感受,實現員工自由組隊、自由溝通,保證每位員工在企業中都能擁有自由身份,感受工作快樂、快樂工作,在工作中盡量的保持好心情,從而促進企業經濟管理的質量提升。
2.3 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企業的競爭核心逐漸向著人才競爭轉變。現如今,在全社會、各行業都在關注人才發展的大背景下,人員管理已然成為經濟管理的實質內容。由此可見,要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促進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有所提升,就務必要對人才管理進行優化,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可以讓員工充分發揮自我價值的平臺。在任何企業中,做好培訓都是促進員工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想要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加強培訓力度是一條有效出路,讓不同能力水平、不同崗位的員工都可以有培訓機會。也可以采用“老帶新”、“師帶徒”的模式,進行一對一、一對多的模式迅速的讓新人融入群體,快速成長。其次,根據員工需求,不斷優化完善員工福利制度。員工努力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企業而言,只有看得見員工的努力,并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讓一些表現優秀、進步明顯的員工得到獎勵,才能真正做到激勵員工。再次,加強團結、溫馨企業文化的創設。在傳統的企業發展中,關于企業文化的創設,更多突出的是如何從生產、員工努力等方面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因此,對于現代企業而言,在建立企業文化時,應當充分重視員工的感受,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及企業文化。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管理工作對于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性日漸突出,企業必須加強思想認識,深入理解經濟管理工作的內涵與實質。在此基礎上,分析企業自身的資源配置以及管理模式,對企業分工及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并構建更高水平的資源管理模式和經濟管理機制,提升企業盈利能力。通過落實健全經濟管理制度、創新經濟管理工作模式、構建高素質專業化經濟管理工作隊伍以及在經濟管理實踐中應用信息網絡技術等一系列策略,有效地提高經濟管理工作實效,促進自身綜合市場競爭力提升,從而真正與時代發展保持同步,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晨香.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004):238.
[2]朱珠.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006):110.
[3]程震,張凡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8(002):48-50.
[4]賀書偉.試析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J].價值工程,2018(025):49-50.
[5]李龍海.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0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