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玉
摘 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創新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調動廣大農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農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當前,我國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著主體缺位、農村社會結構變化、信息網絡沖擊等問題和挑戰,但同時也面臨著黨的領導全面加強、“三農”工作倍受重視、我國制度優勢越發凸顯等寶貴機遇。新時代推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就要明確責任主體、確定重點內容、堅持實事求是、實行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式方法、打造人才隊伍。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中圖分類號:D42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3-0-02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我們黨為更好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實施的重大發展戰略。然而再好的戰略也是要靠“人”來執行落實的,鄉村振興戰略能否順利實施,關鍵在于能否把包括農村黨員干部在內的廣大農民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激發出廣大農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所以,做好新時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是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的有力保證。
一、當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主體缺位
受市場經濟大潮影響,一段時間以來不少農村基層組織過度專注發展經濟,而忽略了做好“人”的工作。導致一些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主體不明確,沒人抓、沒人管現象較為嚴重。一些農村在工作中注重解決實際問題而忽視解決思想問題,村級組織的政治教育和思想引導作用發揮不好,陷入事務主義。
(二)農村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
村民之間的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已經完全不同于計劃經濟和改革開放初期,農民群體內部發生了嚴重分化,農村人口流動性非常頻繁,利益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問題突出,給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帶來很大難度。大量農民尤其是青壯年農民選擇進城務工居住,生活方式上和城市人口幾乎完全趨同,只有農忙或者年底才短暫回家,在農村留守居住的多數為老弱病殘。在村里定居生活的村民,也大多從事不同產業、不同工作,相互之間缺乏交集,關系松散疏遠,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三)農民素質有了極大提高
隨著我國居民教育程度不斷提高,過去農民文化少、文盲多的時代一去不返了。如今,沿海發達地區的農村村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已經占有相當比例,大中專學歷以上的“村官”,也非常普遍。今天的農民大多數都能讀書看報,會用手機電腦,農民們聚在一起會經常性地談論國際國內大事,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光聊天氣、莊稼、談論家長里短。農民眼界廣了、觀念新了,過去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方式方法就不太管用了。
(四)信息網絡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影響巨大
隨著我國社會進入互聯網時代,4G乃至5G基站進入農村,移動網絡、農村電商在廣大農村也普及開來,農村社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如今,在廣大農村,從年輕人到老人幾乎人手一部手機,網絡電視、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體渠道每天帶來海量信息,極大地豐富了廣大農民的精神生活,也沖擊著我們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充分認識新時代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寶貴機遇
(一)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
這是新時代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證。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近年來,針對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領導不力的現象,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提出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圍繞重點提升組織力,重新修訂了《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制定頒布了《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更加明確了農村黨組織對農村全部工作的領導地位和重大責任,為新時代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組織保證。
(二)黨中央支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這是新時代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農”問題日益成為關系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問題。黨的十九大確定了支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國務院制定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治建設、黨的建設等工作內容和工作目標,為新時代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戰略支撐和政策支持。
(三)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
這是新時代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需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廣大農民的需求也由生存型、溫飽型生活需要向全面小康型、更加富裕型的美好生活需要轉變,人們越來越關心國家大事,越來越關注公平正義,越來越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狀態,廣大農民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呈現出高水平、寬領域多層次狀態。尤其是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廣大農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越發迫切。新時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們黨治國理政重要手段,也是廣大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內在需求。
(四)我國農村逐步進入信息化社會
這是新時代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社會背景。目前,我國網絡寬帶已經覆蓋我國絕大多數村莊,廣大農民足不出門即可進行國內外信息交流、物質財富交流和精神文化交流;外出務工不管身處何地,隔千山萬水都可以通過網絡聯系交流。這對于我們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絕佳平臺。同時也要看到,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對思想文化的網絡陣地爭奪戰時刻不能放松,我們要發揮好對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有利的一面,同時管控好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不利的一面。
(五)我國制度優勢日益凸顯
這是新時代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基礎。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說服教育。但說服教育又得用事實說話。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發展,我國制度已經呈現明顯優勢,即使和西方社會比較,中國人民也越發具有制度自信。幾十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極大改善,綜合國力極大增強、國際地位大幅提升,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穩定,尤其是中國制度在大災大難面前所展現的突出優勢,都為新時代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堅實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