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旖旎 辛欣
摘要: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新的問題,需要學生管理者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管理方案,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調整管理方案,大幅度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文章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為著手點,給出優化學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優化措施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明確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選擇合適的創新點。學生管理工作核心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推動學生發展,這就需要學生管理工作者選擇合適的切入點,及時改善與優化學生管理工作,為類似研究提供借鑒。
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
(一)學生管理工作聯動性不強
高校其他工作與學生管理工作歸屬不同,造成相關工作處于分割局面。雖然學院層面兩項工作都是圍繞總支開展的,但學校層面上學生處指導與部署學生工作,黨委組織部指導與部署黨建工作,兩者上級歸屬不同,造成從事相關工作的教師思想處于分割狀態。
教師的工作習慣也會造成學生錯誤的認知,部分學生在黨務工作與黨章學習時表現積極,而在輔導員或班級工作時敷衍,表現不積極,出現分裂現象。高校學生在開展黨建或學生管理工作時,普遍存在雜亂無章和得過且過的情況,給輔導教職工作造成極大的壓力。實際開展相關工作時缺少目標與動力,存在敷衍的情況,無法形成完整的工作體系。高校管理體制中雖然輔導員承擔學生黨建與學生管理工作的大部分內容,但經常由不同的輔導員分擔實施工作。
(二)學生管理工作缺少經驗
高校輔導員的選拔大多是學校管理者從本校的優秀畢業生中選拔任用,這些學生既不是畢業于專業管理學校,又從未學習過相關管理知識,高校也未對其進行過相關的崗前培訓,通常都是直接上崗,然后跟著學校老一輩輔導員學習相關的管理內容,這些老一輩輔導員的工作經驗也是在日常工作中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而形成的,雖不夠系統和完善但也夠用。
但對于剛從事輔導教職工作的應屆畢業生而言,想要在幾天幾月內學到別人幾年甚至十幾年所積累的經驗無疑是癡人說夢,致使這些應屆輔導員在服務學校,進行學校事務安排和學生管理過程中經常因為自身缺乏必要的工作經驗而導致事故頻發,影響其工作積極性。很多高校輔導員在進行學生管理活動時,不懂變通,仍然按照傳統管理思維,將大學生當作小學生,對其思想和行為進行高壓束縛,在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時,限制了學生全面發展,對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不利,還導致學生對輔導員管理工作的排斥和反抗。
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優化措施
(一)提高輔導員的專業素質
目前為止,將所有學生看作一個整體對其開展無差異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環境發展的要求,滿足不了學生實際需求,而且這種教學管理模式所取得的效果極其微弱,因此改變傳統的一視同仁的教育模式迫在眉睫。這種傳統的、單一的、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不僅教學效果甚微,同時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還是一種扼殺,限制學生思維發展,也忽略學生創造性的發展和培養,不能滿足當前社會對于人才培養和發展的需求。
現今為止,學生培養和管理模式都是依據“90”后學生發展特點而定的,但卻不符合“00”后和“10”后,甚至是以后的“20”后等的發展需求。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學校需要根據學生實際發展特點和個性需求,按照其表現出的特性將其劃分成不同的群體,然后根據這些細分后的不同群體進行針對性教學管理。如在新生剛入學時就建立相應的班級信息檔案,同時安排專一人員對其進行統一管理和更新,并將其作為以后學生個人評定和評獎評優的重要依據。
(二)塑造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對學生起到熏陶與引導作用。因此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提前創設良好的校園氛圍,推動師生互動有效性的提升,主動構建師生溝通渠道,使教師能更多參與學生學習和生活,促進師生之間情感交流、溝通和分享。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要明白自己在課堂中、在學生中的位置,這樣才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一方面,教師要尊重學生,包括學生自身獨立性、差異性、個人愛好、性格等;另一方面,學生雖然是學習的主體,但學生的學習力離不開教師的諄諄教誨,可見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就會推動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
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主動關愛、體諒、理解并尊重學生個人發展,如此學生才會與教師真誠相處,沒有敷衍,沒有敵對,才能真心體諒教師的辛勞,聽從教師的教誨。而教師在關心學生時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一味絮叨,惹學生厭煩。特別對那些成績較差、性格內向、自卑的學生,應該多關注,多鼓勵,加強與他們的溝通交流。此外,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就要換位思考理解學生。很多時候教師無法理解學生的一些做法與行為,彼此之間產生矛盾,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體會學生的心情,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
(三)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高校開展實踐活動時可以搭建多實踐平臺形式。目前很多高校重視校外實踐,忽視校內實踐活動。這就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直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擴大社會實踐的覆蓋面,大幅度提升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性。
首先,建立在團委領導下的青年志愿者隊伍,對活動次數、活動主題、活動形式和效果提出要求,保證實踐順利完成。其次,引導學生自主管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包括學生班主任助理隊伍、學生晚自習管理隊伍以及學生社區管理隊伍。根據不同的崗位要求,實行競聘上崗,以“學長”助理的身份,現身說法,積極引導“學弟、學妹”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并及時調整學習方法與策略,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扮演好引路者與榜樣的作用,做好教師的幫手。通過這些平臺的鍛煉,能夠讓一個個大學生成長起來,綜合能力不斷增強,政治覺悟不斷提升,為黨組織不斷輸送新鮮血液。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夠促進黨建工作與學生管理工作的融合,提高大學生培養質量,促進大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切入點,調整傳統學生管理方法的不足。要通過引入新方法與新模式,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促進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