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萍 邢燕飛
摘要:新課改提出的高效課堂教學目標,并不是單一地指學生學習效率的“高”,而是包含教師、學生在內的整個課堂效率程的“高”。小學數學這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至關重要,因此數學教師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進而促進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和綜合能力同步提升。
關鍵詞:新課改;高效課堂;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學生;綜合能力
傳統教學模式下,大部分教師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組織教學活動,恨不得將所有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成績的提升只是暫時的,不利于學生的長久發展。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提出了很多與時俱進的新觀念和新方法,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應用新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真正實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傳統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弊端
在傳統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師通常會在一節課中將數學概念、數字、公式等一股腦兒地“傾倒”給學生,方式“粗暴”,學生學起來也會感到單調和乏味。因此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并不高。深入了解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后,筆者發現了以下弊端:第一,課堂教學模式單一,缺乏趣味性;第二,數學課堂單純教授數學知識,很少與其他學科或者生活產生關聯,學生不會融會貫通,不會將知識應用到生活和生產實際中;第三,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差,被動接受教師的“投喂”式教學;第四,學生“唯教師論”,不認可其他學生的意見和想法,更不愿意主動地與其他學生進行討論。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根據傳統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一些弊端,并結合新課改提出的新觀念和新思想,筆者總結出以下幾種高效的課堂教學策略,希望能夠逐漸改變課堂教學現狀。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培養學生數感
小學數學與生活有著緊密聯系,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在生活中應用,生活也可以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引導。情境教學法是新課改提出的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出生活化教學情境,將生活和數學知識結合到一起,促使學生能夠從生活化角度分析數學知識,感受到數學學習樂趣,也能夠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數感,為更好地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打下基礎。
例如,學生在學習“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內容時,數學教師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培養了學生的數感。一上課,數學教師便問道:“同學們在吃晚飯時會準備幾副碗筷呢?”有的學生直接將數字說出來,有的學生則是將家庭成員說出來。教師根據學生給出的回答,引出數字教學,并將課本中的校園場景圖通過幻燈片展示出來,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中的人物和事物的數量,并將數字1~5展示出來并逐一講解。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獲取知識的效率較高,很快便認識了數字,并且學會正確書寫數字,數感也得到了提升,為以后認識更多的數字奠定了基礎。
(二)問題化教學,培養學生推理能力
問題教學法是新課改背景下廣大教師常用的一種高效教學手段,它能夠通過問題啟發學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問題,對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幫助極大。小學數學中很多知識點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將課堂打造成問題式課堂,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問題討論中去,并且通過一步步地解答問題,推理出正確答案。小學生在問題式教學中,主動性較強,學習積極性很高,思維很活躍,能夠快速提出自己的觀點,推理能力也進一步增強。
例如,學生在學習“小小運動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內容時,數學教師通過實施問題化教學策略展開教學活動,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課上,數學教師一上課便組織學生開展報數游戲,將學生快速帶入課堂教學中來。隨后,數學教師提出問題:“如果學校要舉辦一場運動會,我們班推薦了6名男生和8名女生參加,學校讓上報總人數,大家能夠幫助老師計算出兩者之和嗎?”學生立即開始計算,有的學生掰著手指頭算了起來,但是當超過十以后便不知如何進行下去。數學教師隨之又問道:“應該怎樣列算式呢?”學生齊聲道:“6加8!”教師繼續問道:“那怎樣計算6與8的和呢?”學生不語,教師隨之將11~20十個數字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將這些數字和10的關系表達出來,并自主推理出20以內進位加法如何計算,以培養他們的數學推理能力。
(三)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能力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輔助工具之一,它改變了單一的教學模式,將課堂變得有聲有色,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小學數學知識學習起來較為枯燥,如果利用多媒體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圖片或者場景展示出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數學學科中含有很多數據和公式,學生很難一下子理解它們的意義,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這些數據和公式以一種直觀的形式展示出來,帶領學生共同分析,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
例如,學生在學習“我換牙了——統計”這節課的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一上課,數學教師便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們討論換牙問題的視頻展示出來,并提出問題:“同學們通過觀察視頻能夠得出什么結論呢?”有學生回答道:“有的人換牙的數量一樣,有的則不同!”有的學生繼續道:“換了2顆牙的人數最多!”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教師隨之鼓勵學生將換牙人的姓名、數量等總結出來,帶領他們認真分析這些數字,引導他們說出從這些數字中得出的結論。學生在多媒體環境下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很高,能夠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數據分析能力也隨之升高。
(四)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育在不斷創新中迎來了課程改革,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新希望。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手段,小學數學教師應用此方法展開教學活動,能夠將學生團結到一起,促進學生不斷發散思維,提出解決問題的高效方法。
例如,學生在學習“休閑假日——解決問題”內容時,數學教師通過組織探究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學習中,促使學生的思維和創新意識同步提升。課上,數學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中學生旅游的圖片,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其中的數學知識,并且應用數學算式和符號把這些數學知識表述出來。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將車的數量、旅行團的人數、費用總數等內容都提了出來,并且給出了正確的解答方法,數學教師在此過程中只起到了指導作用。隨后,教師鼓勵學生為自己的同桌創設一個場景,引導他們應用此方法解答問題,促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一言蔽之,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理念,在認識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的基礎上應用一些高效的課堂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使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究產生興趣,進而高效地獲取數學知識。學生在科學的教學模式下學習數學知識,不僅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綜合能力和素養也會得到逐步提高,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充分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