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瀟
摘要:體育游戲可以提升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體育游戲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本文以小學體育中學生身心發展為基本點,對體育游戲在小學生身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進行探究,并提出將體育游戲應用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相關教學建議。
關鍵詞:體育游戲;小學體育;身心發展;優勢
一、體育游戲與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教育關系辨析
體育教學對于小學生的成長發育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其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培育作用卻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原因之一是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學生個體在身體素質上存在著天然的差異性,也造成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的差異,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不高。學生不能夠有效地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自然也難以獲得相應的教學影響。為了充分發揮小學體育對學生身心發展的作用,體育教師需要從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上人手,通過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來提升教學效果,以達到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積極影響。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體育教師中,體育游戲的教學作用正在不斷地挖掘與應用。小學體育具有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職能,而體育游戲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有著相應的積極性,但是體育游戲應當從何種方面與角度切入體育教師中,體育游戲對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積極作用應當如何發揮,這些問題在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還處于研究階段。本文以小學體育中學生身心發展為基本點,對體育游戲在小學生身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進行探究,并提出將體育游戲應用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相關教學建議。
二、體育游戲的類型
體育游戲是游戲在體育活動領域的延伸,是娛樂游戲活動與體育運動的融合,其不僅僅是游戲,也是體育運動,是以體育運動為載體開展游戲的活動形式,有增強體質、娛樂身心、推進個體全面發展的作用。
體育游戲有著不同的分類形式,按照組織形式可分為個體游戲、群體游戲等。不同的游戲有著不同的要求,如群體游戲更加注重團體之間的協作,個體游戲則對個體能力有所要求。而將體育游戲應用在教育活動當中,則可以根據體育游戲的內在特性來進行分類,分為運動性游戲與心理性游戲。
運動性游戲指的是以身體運動類項目為主的游戲,游戲目的是達到有效地鍛煉身體。心理性游戲是在一定的規則下以心理活動為主的游戲,是旨在提升注意力、反應力與思維能力的游戲類型。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圍繞運動性游戲與心理性游戲在學生身心培育中的作用與優勢來進行探討與分析。
三、體育游戲對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積極作用
(一)體質提升方面的作用
體育游戲是建立在體育運動上的游戲,其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相關積極作用中,最為直接的便是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體質。相較于傳統的體育項目,體育游戲作為復合型的運動游戲項目,可以帶來更加多元化的運動內容,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身體機能。在體育游戲中,通過開發與應用不同的運動游戲內容,改變單一運動項目的單調性,可以增加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積極性與興趣。在具體的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適當地選擇具有一定運動量、需要一定運動技能的體育游戲,如追逐游戲、球類競技游戲等,讓學生調動全身的肌肉組織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又如接力游戲,可以培養學生的速度、持久力與爆發力。相較于傳統的體育課程,借助體育游戲進行體育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更加投入到運動當中,骨骼肌、軀體肌等都能夠得到相應的鍛煉,提升學生在體態、速度、力量等方面的進步。
(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優勢
體育游戲不僅僅能促進學生的身體發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積極作用。心理性游戲,通過相應的游戲內容,可以引導學生在心理層面獲得相應的發展。如團隊競技類的游戲,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對學生的人際交往行為培養有著相應的積極作用。開展心理性游戲應當適應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現狀與水平,符合小學生心理成長的需求。可以以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為主要游戲內容,以降低學生對人際交往的焦慮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對學習生活的適應能力,幫助學生進行相應的挫折教育,使得小學生能夠在基礎教育當中逐漸養成良好的世界觀與是非觀。
四、提升體育游戲對小學生身心發展培育作用的相關對策
(一)提升教師應用體育游戲的能力
教師是組織教學活動,保障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目標是否可以順利實現。因此,要充分認識到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不斷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的能力,從而真正發揮體育游戲對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積極作用。從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看來,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普遍還是沿用展示示范的方法進行體育教學,教學方法單一,很少會主動采用游戲教學的方法。體育教師對體育游戲教學的認識也存在一定偏差,部分教師甚至認為體育游戲等同于玩樂,忽視了體育游戲在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因此,要提升教師應用體育游戲的能力,首先就必須更正教師的教學理念,引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穿插體育游戲,使小學體育課堂成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平臺。
(二)開展形式豐富的體育游戲活動
眾多游戲內容繁雜、形式多樣,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恰當的游戲方式,需要教師進行篩選,選擇最適合的體育游戲活動形式。開展形式豐富的體育游戲活動,必須要結合體育課堂教學的內容。體育游戲活動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最終是為了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因此,所采用的體育游戲活動一定要圍繞課堂教學的目標,不能“為了游戲而游戲”,游戲內容要能促進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每個階段的學生都具有自身鮮明的特點: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重,自控能力差,體格較為弱小,這一時期的體育游戲要趣味性強,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體力增強,此時的體育游戲活動應該更側重于能促進學生智力和體力的雙重發展,可以通過設置關卡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三)強化體育游戲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
一直以來,體育教學在基礎教育中都處于被忽視的狀態,人們錯誤地認為體育教學只是在培養學生的體格,忽視了體育運動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積極意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人們逐漸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體育教學的地位逐年上升,開始成為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體育游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將體育游戲應用到小學體育教學中,既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又能夠促進學生養成自覺健身的意識,形成終身體育健身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