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叢薇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小學生對于語文科目沒有學習興趣。雖然有很強的創造力和觀察力,但是沒有運用到學習語文科目的態度上,同時也會影響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的發揮。小學生在課堂上缺乏紀律性,可能會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制定相關創新語文教學策略,激發小學生語文科目的潛能。本文針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以及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創新策略
【正文】對于小學生來說,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對語文科目缺乏學習興趣,認為語文科目只是在講故事,在寫試卷的時候,心中沒有規范的詞語來表達出內心的想法。教師應該培養小學生規范答題的技巧,以及培養小學生主動積極學習語文科目的能力。教師應該針對小學生在課堂上的現狀以及對語文科目學習的態度制定相關有效策略,幫助同學們開拓自己的思維能力。
一、分析小學生學習語文科目的現狀
1.1小學生自主能力,缺乏對語文的興趣
貪玩是每個小學生的天性,小學生缺乏自主能力,不能積極主動的集中精力去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語文僅僅是為了識漢字、讀課文,缺乏對語文知識的深刻理解。小學生沒有嚴格的紀律性,對老師所講的內容不能夠深刻的理解。部分學生對語文漢字的學習不感興趣,寫字寫得非常潦草。一方面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書上的內容沒有興趣,相比于故事,書上的內容更有意思。因此,學生缺乏對語文科目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師達不到想要的教學效果。小學生應該端正對于語文科目學習的態度,認真并且集中精力聽取老師講的課程。
1.1小學生缺乏閱讀量,寫作能力欠缺
貪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不集中,不知道語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小學生對于課外閱讀量非常少,寫作時不知道如何下筆,缺少寫作能力。小學生將大部分時間用在打游戲方面或者玩耍的時間過多,沒有課外閱讀意識。如果學生閱讀量少,大腦里裝的知識也會少,寫作的時候是有一定套路的。教室應該增加學生閱讀量,指導學生正確規范寫作。
二、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策略
2.1提供學生自主預習時間,自主學習時間
語文教師如果只是單方面的講授知識,學生一時間不能全部吸收進入大腦。學習新知識需要一定的消化時間。如果教師在講授課文時能提供學生自主預習課文的時間。那么講課的效果就大大的提高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還能夠使課程效果更好。學生在自主預習的時候,能夠發現問題所在,在老師講授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提問。回答自己的疑惑,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中《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在講授這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自主預習的時間,學生在看課文的時候可以勾畫出課文中的疑惑點,在旁邊標注出自己想問的問題。對于不認識的詞語,可以查詢字典,尋求答案。學生熟讀課文,尤其是不懂的地方應該加以標記。教師在學生讀課文的時候,也可以在黑板上寫出幾個問題,讓同學們帶著問題去預習課文。這樣就達到了教學效果,使同學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預習課文,激發對這篇課文的閱讀興趣。講完這堂課,教師可以讓同學們發言說說自己對這篇課文的啟示和感想,也可以朗讀課外相關的讀物,同學們更加了解這篇課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
2.2開展有關語文讀書日活動,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通過開展語文讀書日活動,提高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激發對語文課外讀物的興趣,有利于增長語文方面的知識,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引進課外讀物供學生閱讀。這樣不僅可以對于原課文加上理解,也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教師也可以針對課文中的故事,讓同學們寫一下故事的后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擴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學生可以針對寫的內容互相尋找問題。同學之間互換自己寫的小故事,可以增進學生們的美好友誼,提高學生們的對于語文的寫作興趣。
比如,在小學四年級人教版語文教材中,《西門豹治鄴》教師在講完這篇課文之后,可以讓同學們續寫一個小故事,能夠開拓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激發同學們的寫作潛能,對于寫的比較好的小故事,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進行展示。也可以針對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其他同學的關注。激發同學們努力創作自己優秀的故事續寫。鍛煉自己的寫作思維能力,能讓大腦中形成一個固定的寫作框架。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創新環境中,對于提高和培養學生對于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學會自主能力,不僅是對于語文學科有很大的幫助,對于其他學科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教室應該針對學生缺乏自主能力的現象,制定相關的策略來提高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形成良好的管控力,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總結.分析小學生對于語文科目教學現狀原因[J].2020(25)
[2]郝蕾姆.關于學生針對小學語文創新教學措施[J]2020.56(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