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泰安 271000)(2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劉志堅 劉海燕( 通訊作者) 宿抱玉
(1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山東省醫學科學院> 山東 泰安 271000)
(2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山東 泰安 271000)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位居我國城市人口惡性腫瘤死亡原因首位[1]。目前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手段有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但患者的遠期生存情況難以令人滿意,非小細胞肺癌五年生存率較低。為進一步改善肺癌患者預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應用成為近年來肺癌治療領域的熱點之一。在多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中,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配體1(PD-L1)研究及針對PD-1/PD-L1 單克隆抗體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應用已較為廣泛。目前PD-1/PD-L1 抑制劑Pembrolizu-mab、Nivolumab 等單抗已應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中。本文就PD-1/PD-L1 抑制劑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進展及其面臨問題進行綜述。
目前已有Nivolumab、Pembrolizumab 等應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治療中。Nivolumab 是第一個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的PD-1/PD-L1 抑制劑。Checkmete017 試驗是一項Nivolumab 單藥應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患者的Ⅲ臨床試驗[2],試驗結果顯示,與多西他賽單藥組相比,Nivolumab 單藥治療組顯著提高了1 年生存率(42% VS 24%)及無進展生存期(3.5 個月 VS 2.8 個月),并且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基于以上試驗結果,2015 年Nivolumab 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成為第一種用于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另一項Ⅱ/Ⅲ期臨床試驗KEYNOTE010 中[3],與多西他賽相比,Pembrolizumab 顯著改善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獲益及安全性,在2mg/kg 及10mg/kg Pembrolizumab 治療組OS 分別達10.4 個月及12.7 個月,而多西他賽治療組僅為8.5 個月,并且安全性方面表現優于多西他賽組。通過以上臨床試驗結果證明,PD-1/PD-L1 抑制劑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中表現出良好的療效及安全性,成為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可靠手段和治療新選擇。
基于PD-1/PD-L1 抑制劑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中取得優異成果,PD-1/PD-L1 抑制劑在一線治療中研究廣泛開展。KEYNOTE024 Ⅲ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4],與單用化療藥物相比,Pembrolizumab 治療組ORR(44.8% VS 27.8%),mPFS(10.3個月VS 6.0 個月),且安全性更優。基于Pembrolizumab 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中的成果,2016 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Pembro-lizumab 作為轉移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用藥。近期KEYNOTE042 研究結果表明[5],在PD-L1 ≥1%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使用Pembrolizumab 仍可以得到生存獲益,表明使用Pembrolizumab 可能使更多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受益。在Nivolumab 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研究中[6],在先前未進行治療的患者或PD-L1 表達≥5%患者中,Nivolumab 治療組mOS(14.4 個月 VS 13.2 個月)、PFS(4.2 個月 VS 5.9 個月)未見明顯治療效果,即使在PD-L1 表達≥50%患者中,Nivolumab治療組較化療組仍未見明顯治療效果。
目前PD-1/PD-L1 抑制劑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三線治療中研究有限。BRICH Ⅱ臨床試驗是同時Atezolizumab 進行一線、二線、三線治療的臨床試驗[7],結果顯示mOS 分別為23.5 個月、15.5 個月及13.2 個月,三線治療PFS 及ORR 為2.8 個月和18%,此項實驗結果提示了PD-1/PD-L1 抑制劑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三線治療中的效果。另一項ATLANTIC 臨床試驗中[8],在PD-L1 ≥25%且EGFR、ALK 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durvalumab 單抗ORR 為12.2%,低于EGFR、ALK 陰性患者及PDL1 ≥90%患者。PD-1/PD-L1 抑制劑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Ⅲ期臨床試驗仍較少,需要進一步臨床試驗證實PD-1/PD-L1 抑制劑療效。
盡管目前PD-1/PD-L1 抑制劑在肺癌治療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且已較廣泛的應用于臨床實踐中,但目前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治療中,PD-1/PD-L1 抑制劑有效率僅約20%,且有較大部分人群對于免疫抑制劑治療無效[9]。因此如何尋找有效預測指標、irAEs(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出現、及如何進一步確定免疫聯合治療方案等挑戰。隨著癌癥分子機制的逐漸清晰,及靶向藥物等新型治療手段的應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監測也取得了更多的手段[10]。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臨床應用逐漸廣泛,irAEs 成為更多臨床醫師的關注問題。盡管眾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應用PD-1/PD-L1 抑制劑發生3、4 級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化療不良反應發生率相近,并已展現出其安全性,但一些學者認為聯合治療會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因此,在PD-1/PD-L1抑制劑應用過程中,應注意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不良反應的監測,如實驗室指標監測、體格檢查等,降低使用風險。隨著腫瘤治療手段的不斷增加,在傳統手術、放療、化療的基礎上,血管表皮生長抑制劑、CTL4 抑制劑等多種新型治療手段也應用于臨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何進行聯合才能達到最佳的生存獲益,及其應用的安全性、耐受性等仍需進一步探索。隨著聯合治療的不斷研究和嘗試,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策略也將更加清晰化、合理化。
近年來,隨著對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重視及不斷研究,PD-1/PD-L1 抑制劑已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二線及三線治療,也為臨床醫生提供了一項新的治療選擇。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從中獲益。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發現較晚,目前對于免疫腫瘤學的認知仍然是冰山一角,因此對于確定預測性生物標志物、如何選擇適用人群、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及如何合理搭配多種治療方法等仍存在很多思考。但我們可以預見,隨著免疫生物指標的不斷豐富和完善,以及聯合治療臨床試驗的不斷開展,未來免疫治療發展方向是個體化、整體化的。
目前我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應用仍在起步狀態,且在臨床實踐中存在費用較高、選擇優勢人群及療效難以預測等困難。我們需要更多的臨床及基礎研究,探索中國人療效預測及預后指標,為更多的癌癥患者帶來生存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