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臺東六路小學 侯方云
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對于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數學基礎的奠定具有重要作用。而數學思想對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強有力的輔助作用,若能讓小學生從小養成自覺運用數學思想解決數學問題的習慣,對于小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必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的,教師要關注在各個環節中的數學思想滲透,從而引領學生在掌握數學思想運用方法的同時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所在。而以下,便是對此的一些看法與實踐。
數學知識的學習是無止境的,其難度也在不斷地提升,要想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技能,就不能忽視對數學思想的滲透。數學思想存在于教材內容的各個地方,需要教師進行挖掘與探究,再將其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所以,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是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去感受數學思想的存在及其作用,這對于初步構建學生的數學思想意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興趣具有重要作用。如此一來,才能逐漸實現對學生數學思想的培養,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加簡單、快捷和有效。
以“簡易方程”的教學過程為例,為了在教學中滲透方程思想,使學生能夠從數量關系入手,進行方程的轉化和計算,我非常重視對學生的針對性引導。因此,在教學之初,我首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購物的情境,讓學生想一想,如果自己拿著x 元進超市,花了10 元,還剩多少元?通過這一問題,帶領學生復習用字母表示數的一些方式,并初步了解到了方程的特點。由此,我順其自然地帶學生對方程進行判斷、舉例,利用一些習題滲透方程思想,引導學生對題目中的數量關系進行分析和明確。在這一基礎上所開展的教學,使學生能主動關注方程中的數量關系,而數量關系是解決方程的基礎與關鍵,對于學生列方程和解方程有著重要作用。從最終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們不僅理解了方程的意義,更對方程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這對于學生之后更進一步的學習方程知識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更有效地解決數學問題,所以,若能將數學思想滲透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將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主動展開探究,又要適時地提出解決方案,讓學生自己去接觸、了解,從而發現其可行性,如此才能實現學生對數學思想的有效內化。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對問題的設計,又要做好引導工作,如此才能使學生在逐步領會數學思想之奧妙的基礎上掌握其運用方法。
以“多邊形的面積”的教學為例,該課涉及到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為了讓學生在掌握基本圖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同時對數形結合與轉化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我將其滲透到了問題解決過程中。因此,在問題訓練階段,我先向學生出示題目,之后讓大家思考討論怎樣做可以讓題目變得更簡單、直接,從而逐步引導學生利用割步的方法畫出了圖形,進而在數與形的對應和結合中對數形結合與轉化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感受到了數形結合與轉化思想在圖形問題中的便捷性。在這一基礎上,為了進一步對學生展開訓練,我又設計了一組練習題,在這些題中,有的已經畫好了圖,有的則需要學生自己動手畫圖,無論是哪種形式,都能夠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形結合與轉化思想的必要性,而這對于學生數學思想的滲透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復習鞏固的過程也是學生進行知識深化的過程,在這一階段滲透數學思想有助于學生進行深刻的領悟。所以,在復習鞏固的階段,教師可以選擇安排任務的形式進行滲透,從而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對數學思想進行應用的感受,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復習效果,實現對知識的有效掌握具有重要作用。當然,要想讓學生在復習鞏固時主動應用數學思想,教師就要做好自己的引導工作,既要帶學生回想自己所知道的數學思想,又要點明利用數學思想進行復習鞏固的優勢,從而借此讓學生在鞏固知識的過程中完成對數學思想的應用訓練。
以“方向與位置”為例,在復習鞏固階段,為了讓學生學會使用數學語言描述事物,我非常重視對建模思想的滲透。所以,在學生體驗到用數對確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簡潔性之后,我帶學生進行了最后階段的復習和鞏固。在這期間,我將學生進行了分組,之后向各個小組分發了一份任務表,任務中既涉及到對重難點知識的復習和總結,還包括問題探究和問題拓展。在大家對任務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要求大家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任務探究,同時要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思考如何用數學語言去描述問題,并舉出生活中有哪些類似的情況,借此培養了學生的建模思想,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對于降低數學的學習難度,使其更加貼近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在復習鞏固階段滲透建模思想,也有助于學生有效內化知識。
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生活實踐中滲透數學思想,對于小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運用數學思想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到一起,再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去發現數學問題,繼而運用數學思想靈活解決數學問題。同時,在生活實踐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調動,這意味著在這一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思想運用都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此,教師要為學生安排一些生活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并借此有效滲透數學思想。
在學習“圓”的知識時,為了能夠讓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我將其延伸到了生活中。考慮到圓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常見,所以我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圓,并仔細觀察圓的特征,再結合教材進行折、量、畫、比等動手操作,掌握相關知識。借助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的這一生活實踐,學生們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得到了極大調動,并參與到了對“圓”的探究中。在這期間,我還引導學生要從整體看問題,要多觀察、多比較,從而借此有效滲透了整體思想和類比思想。通過與實踐生活的聯系,學生們更為直觀地了解到了圓的特征,并在自主探究知識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就感,這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未來的成長與發展都將產生積極影響。由此可見,在生活實踐中滲透數學思想非常有其必要性,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還有助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總之,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對于小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教師理應在深入了解數學思想的基礎上將其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訓練機會,如此必然能夠在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與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