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溫泉鎮聶河小學 史緒強
新課標明確提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感受、體會以及喜愛游戲的天性,讓學生把玩、看、畫、做有機融合,激發與培養他們的想象力,使學生體會到美術的魅力,引起他們對美術持久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只有對美術有興趣,學生才會好好學,而美術教學只有發揮出美術的魅力,才能使課程內容形式和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年齡段的孩子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而美術教學可以滿足他們的這一需求。小學美術活動可以說是展現小學生自我能力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小學生可以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適當地開展美術活動對于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能夠起到積極作用。美術教師可以利用美術教學活動給小學生提供自由的創作空間,使每個小學生都能夠充分展現自我。在美術活動中,小學生由于興趣激昂,會踴躍發言,十分投入,這對于教育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想象力是一種以記憶表象為材料,通過分析表象,結合自己的思維形成新的形象的過程。反映到美術教育中,我們可以發現,想象力是美術教育的基礎,每個小學生在美術教育中都有發揮想象力的空間和機會,教師應該給他們充分的自由與空間,令他們在無拘無束的想象空間中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目前,美術教材中明確規定美術課程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目標與指標,這都可以通過教材體現出來。美術教材不能是學生被動接受的對象與內容,其內容對于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創新能力、想象力乃至人生觀都會起到重要的影響。因此,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應該把新課標的理念充分融入教材中,發揮教材的優勢,促進學生想象力的提升。同時,教師應對美術教材進行整體的了解并梳理其中的知識構成體系,便于教師在培養學生想象力時對教材中的知識點有完全的掌握。
不同年級、不同年齡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特點,不僅如此,他們的接受能力以及知識水平也存在很大差異。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需要通過關注學生的特點、要求以及知識水平等制訂適合該年齡段學生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真正的啟發。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添畫法是最合適的。在對低年級的學生進行美術課程教學時,教師應該選擇一些技能與表現方法單一的內容。低年級的學生對外面發生的任何事情都非常好奇,其“亂畫”的技能是與生俱來的,他們對于美術課程充滿了熱情。因此,美術對他們想象力的激發有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這種天性加以引導,讓他們在畫紙上繪出自己想象中的內容,進而培養其想象力和創新力。例如:教學“校園里的花”時,教師可讓學生觀察校內的花草,運用大小不同的點、流暢富有變化的單線條來寫生各種植物,并將點與線結合,添加上背景,使畫面的構圖更加完整。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添加一些新的內容,表達不同的時間、環境等。最后為學生布置一些相似的作業,如在畫面中畫些小草、小花、小動物等。寫生有助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觀察力、感受力和動手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開始對形有了認識,能夠初步掌握基本形,概括地表現常見物體,比如太陽、電視機、房屋、冰箱等。但是這種一成不變的造型對于學生的想象力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其實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形。比如說三年級的“萬花筒”一課中,學生需要學習的是用幾個相同的三角形進行組合,通過變換形狀的位置、方向、大小等來產生新的、更奇妙的構思。這正是一種令學生展開想象的大膽組合,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極大地提高其創作的質量,充分體現小學生奇妙的童心和豐富的想象力。當然,小學生在創作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教師需要提供一些萬花筒,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觀察、理解進行組合,發展想象力。通過學習“萬花筒”這一課,學生不僅了解了萬花筒的圖案是對稱的,還可以試著按自己的設計來表現色彩類似于萬花筒的圖案,這對于他們創造性思維的開發起到了積極作用。
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命題法,命題法可以分為想象畫、記憶畫、日記畫等。在教學圖片引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如故事啟發、播放視頻、實物聯想、圖片誘導等,進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學三年級“二十二世紀的建筑”時,讓學生想象未來建筑,教師在課上可首先向學生展示我國現有的建筑,引導學生對未來建筑的造型展開想象,并設計出富有創意的建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同時讓他們在繪畫的過程中加入自己在電視、電影以及畫冊中看到的相關事物,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在這一節課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力繪制出令人驚喜的作品,讓我們收獲到不一樣的驚喜。這些作品展現了學生對未來建筑的期望。在“會飛的玩具”這一課中,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發揮創意,力圖做出與別人不同的玩具,然后讓學生在教室里相互欣賞、評價,并分小組比比誰的玩具飛得快、飛得好。這些作品充分表現出了學生的純真和想象力。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美術知識的傳播者。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樹立創新的意識,重視美術欣賞課程,讓學生充分了解不同的藝術,讓他們在欣賞的過程中了解這些作品的年代、表現手法、藝術價值。教師需要創造一些條件,比如幻燈片、錄像、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的使用,通過這些設備的輔助,提升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總之,開發小學美術教育資源的同時不能忽略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和一切為學生發展的目標。所以,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在進行美術教學之前,深刻理解美術課程的目標以及標準,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程培養學生的美術綜合素質,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美術人才。
現實生活中,美的東西隨處可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使學生對萬物產生更多的聯想,用他們多元化的創造力去創造更多多姿多彩的作品,不斷滿足他們的表達欲望,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并通過想象力的培養,影響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影響學生的衣食住行的每一個角落。21 世紀的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只有重視美術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才能培養學生將來對自然和社會的審美和欣賞能力,真正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