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齊琦 (曲阜師范大學)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藝術,包含了諸多音樂知識以及鋼琴彈奏技巧,要求伴奏者能夠熟練的掌握和聲編配知識,同時具有敏銳的判斷能力,綜合運用各種表現手法。
一般鋼琴的學習是從拜厄《初級鋼琴教程》Op.101 開始,從第44 條開始了八分音符的概念,使得左手的伴奏產生了流動性。第60條是一首復調性質的練習曲,學習者可以先分手彈奏,可以將復調的想法引入即興伴奏。第65 條開始學習C 大調的音階,對調式調性有了初步的概念,直至85 條,熟悉C 大調、G 大調D、A 大調和E大調升號調系統的大調音階和練習曲,主要熟悉以上調式的一級、四級、五級和屬七和弦的運用以及效果。拜厄練習曲在鋼琴學習中,學生應當建立起基本的節奏概念和十個手指的位置,學習基本的調式調性的音階,讓學生擁有最基礎的彈奏能力。
在鋼琴即興伴奏教學過程中,運用視唱練耳、樂理、音樂分析、和聲等課程理論。將眾多音樂理論知識融合起來,找出彼此之間的聯系。
1、在學習鋼琴演奏和即興伴奏的同時,首先具備基礎的五線譜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在鋼琴入門教學中的負擔,將學生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手指的基本演奏方式技能方面的訓練。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音樂的內容要有一定的講解。教師可以通過問答的方法讓學生學習一下有關例如奏鳴曲的曲式結構和框架的知識,并闡述該作品的織體結構、和聲運用,主旋律與伴奏間的協調,伴奏的和聲解析,如何把該曲的和聲方法運用的即興伴奏中等等。
1、對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不夠重視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個二次創造的過程,不同的編排設計會營造出不同的感情氛圍,對于這些細節變化的控制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有些學生甚至不能夠彈好24 個大小調的音階、和弦,由此會導致對即興伴奏的忽視。
2、鋼琴即興伴奏師資力量不足
由于對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缺乏重視,任教該課程的教師教學水平也良莠不齊,大多數由鋼琴教師承擔,對于培養專業即興伴奏人才十分不利。由于教師在鋼琴即興伴奏上專業能力的欠缺,因此教學上也不能夠完全依照教學大綱來要求學生的樂理、和聲作品分析等基本能力,從而對更深層次的學習形成了阻礙。
1、教學形式單一枯燥
即興伴奏教材多且雜,其中一部分編排混亂、不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地教材并不適合在實際教學中使用,因此教材選擇的范圍較為局限。另一方面,教師在為強調學生基本功的練習而重教材、重實踐的教學模式單一枯燥,不能很好地使學生真正對鋼琴即興伴奏產生研究興趣。
2、教學方法與實際運用的脫節
從目前高校學生的即興伴奏水平來看,教師上課時通常為理論灌輸和示范,當面對一篇需要伴奏的作品時,學生們不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編配出與教師示范效果相當的即興伴奏。
3、學生水平差異與教學方法之間的矛盾
由于學生鋼琴水平的差異較大,對于鋼琴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說,鋼琴即興伴奏課上的內容并不能使他們學到需要的內容,長期如此,便會認為即興伴奏課無用;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課堂內容并不能完全理解消化,久而久之困難增加,課程也變得哭枯燥乏味。
鋼琴即興伴奏教學通常為集體課,由于學生的和聲理論基礎、鋼琴彈奏水平不同,對待課程的心態不同,對即興伴奏技能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如果在集體課中以同一進度教授,很難同時滿足所有學生的對技能的需求。采用分級教學法,將學生在專業能力上的不同問題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逐類強化。
通過對鋼琴即興伴奏重要性的分析,這是一門涉及和聲、樂理、曲式等理論課程以及鋼琴、視唱練耳等實踐課程的學科。因此,在即興伴奏教學中,與其他課程交叉融合是非常必要的。只關注本門課程,不重視與相關課程的銜接,就會給學生接受新技能帶來障礙,使學生造成困惑,不能融會貫通。在進行教學目標、過程、方法的探究式,通過與相關課程相結合來促進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
即興伴奏最直接目的還是伴奏,與伴奏對象的合作也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訓練,學生通過為演唱者彈奏,可以發現自己在即興伴奏編配中的不足,可能是和聲方面的,也可能是音樂情感氛圍烘托方面。鋼琴即興伴奏常為教學活動和舞臺演出服務,在日常教學中也可通過模擬舞臺的形式,為鋼琴即興伴奏的學習積累實踐經驗,從而提高即興伴奏水平。
通過上述分析,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是目前鋼琴教學中關鍵的內容,是提升學生音樂表現力,增強音樂水平的重要途徑。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發展,必須加強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創新,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入手,提升教學整體的創新性,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提高其鋼琴即興伴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