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海倫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車道鎮初級中學)
我國的音樂教學體系從未存在過到不斷的豐富,教學方法也隨之在不斷演變,教學理念也在與時俱進。然而,由于我國的教育環境主要以語文、數學和英語為主,無法長期為學生營造音樂學習環境。對于音樂的教學水平與新課程標準的規定還存在一定差距的學生,我們將其統稱為“教學困境”。與此同時,農村教學的困境具有其獨特的特征。因此,本文將重點分析農村初中如何走出音樂教學的困境,并基于此提出相關對策,有利于農村初中生學習音樂,提高音樂學習效率。
當前,音樂作為初中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生未來的成長和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國一些農村地方的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許多家長認為像音樂、美術等小學科學好也沒有用,因此音樂課程經常被其它文化課程占據,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則嚴重的制約了初中音樂教學的質量,出現了許多的音樂教學困境。因此,提出初中音樂教學困境的轉化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注重初中音樂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注。因此,音樂教師有必要加強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能力。
農村地區許多的教師對初中生音樂學習的關注程度不夠。老師和家長們普遍認為語文、數學和英語這三門學科比音樂更重要。在臨近考試的時候,音樂課程往往會被取消,而學生們也很習慣這種做法。同時,在初步接觸音樂的時候,某些教師缺乏對學生有耐心和正確的態度,容易影響到初中生之后對于音樂學習的態度。
部分農村初中音樂教學缺乏專業的音樂教學設備及設施,沒有相應的音樂教師及樂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引導他們學好音樂的教學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問題,僅是簡單的重復同一步驟,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和枯燥,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就不會得到充分發揮,使得初中生對于音樂的學習熱情就會減弱,注意力也更加容易分散[1]。
對于音樂學習這件事來說,才能和努力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學習態度。通過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一些初中生非常喜歡音樂,但是有些學生認為這會耽誤自己的學習成績,在音樂課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復習其他學科的知識。
提高初中教師的基本素質是提高初中音樂學習能力的關鍵點。只有當初中老師達到音樂的發音標準時,他才能把初中生教好。更重要的是,初中教師應該不斷創新自己的音樂學習教學模式和策略,而不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進行音樂學習的教學。因此,初中教師應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音樂培訓,積極學習音樂的理論知識和聽音樂錄音、錄像。只有初中老師做了一個正確的示范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初中生才能更好的練習模仿。初中生在日常教學中會觀察到自己教師的某些行為,這對初中生會產生很微妙的影響。比如我在有一次的音樂課堂中,特地選取了五個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在每個杯子中倒入不同毫升的水,之后用一根鉛筆敲出了一段簡短清脆的旋律,這不僅創新了教學模式,也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農村地區家長思想較為落后,初中教師需要激發和促進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作為音樂學習的引導者,初中教師在提高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音樂需要一定的學習環境,而初中生是處于最有趣、最活躍的年齡,所以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注這一點。在音樂學習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對待缺乏自信的學生應該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和嚴厲批評。初中教師應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興趣,積極調動初中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能力[2]。
有關部門要特別關注這些地區的音樂設備是否完善,及時提供教育補貼,并且為農村地區的學校配備教學設備,對于農村地區的學校來說,必須要合理的分配好每一筆資金使用,根據實際的需求制定好教學設備的購進計劃。當初中生對于音樂學習有抵觸和畏難心理時,會大大的降低音樂學習效率,他們會變得越來越不喜歡音樂學習。因此,我們應該充分發揮音樂教學的優勢,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但是,提高音樂學習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學模式,真正把它運用到日常教學中,為初中生樹立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讓初中生在學習音樂學習的早期階段掌握學好音樂學習所需的技能。激勵初中生學好音樂學習,使每個學生在學習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都有足夠的自信和成就感。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教學困境的轉化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須要采用良好的方法,做好引導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課堂中,并讓學生通過音樂學習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積累更多的音樂學習經驗,最終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培養更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