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玉梅/謝陽茂 (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縣幼兒園)
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都有它偉大的民族文化。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注重挖掘和保護我們自己的傳統民族文化。我們應該熱愛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只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才是最真實貼近我們生活的。下面,我站在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談一下培養幼兒對藏族文化及音樂舞蹈興趣的意義:
舞蹈是一種美的象征,舞蹈不僅可以使身體塑造的完美,而且還能增加人的氣質,給人以一種自信感,給人以積極向上,朝氣蓬勃,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使周圍都受光環所照。培養幼兒對藏文化及音樂舞蹈的興趣,可以使幼兒了解藏族的傳統藝術文化,還可以提高兒童的模仿能力和注意力等,最重要的是,通過幼兒對藏文化及音樂舞蹈的學習,從身體方面來說,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平衡力,身體協調能力,增強樂感,節奏感等等。從心理的角度來說,舞蹈用肢體語言表達和傳遞情緒,講述故事展現美感,有時也可作為一種宣泄和釋放的,減壓的運動。
藏族文化及音樂舞蹈蘊含了藏民族文化背景、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民族精神等豐富的藝術財富,是藏族的文化傳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從小受到藏民族文化藝術的教育,在其長大以后,無論從事什么樣的職業,都會對自己藏族的文化藝術,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知,這對于藏族文化藝術的傳承,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談一下如何培養幼兒對本土藏族文化及音樂舞蹈興趣: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具大的,幼兒是模仿能力極強的一類群體,對于學習任何東西,都充滿著好奇心,因此,在幼兒園內以及日常學習中,教師要與幼兒共同營造一個具有濃厚藏文化音樂舞蹈的氛圍。幼兒在這樣的氛圍當中,不需要過多的引導,就會自主的跟著老師和同學一起來學習。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耐心的傾聽幼兒的感受,給幼兒創造表達交流的機會,在學習的同時,能夠對于每一首音樂每一支藏族舞蹈進行學習和了解,從而激發幼兒熱愛藏民族文化以及熱愛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
音樂具有傳播性的特點,在日常園內活動和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幼兒播放一些優秀的藏族樂曲,如:藏族舞蹈《馬蘭謠》、《卓瑪》、《次仁拉索》、《美麗的華銳》、《則柔》、《幫錦美朵》等,這些都是非常優秀的藏族音樂,非常適合讓幼兒來學習。對于3-6 歲的小朋友來說,我們很難讓孩子做到一堂課上全都專心專注聽講,據心理研究成果表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只有15 分鐘左右。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進行音樂舞蹈教學的時候,要多跟幼兒互動,并積極的鼓勵幼兒,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每當他們有一定進步的時候,就要積極的進行鼓勵,這樣才能夠提高幼兒的參與程度。孩子們只要參與進來,慢慢的對于藏族文化的興趣自然也就有了。
想要提高幼兒對藏族文化及音樂舞蹈的興趣,必須要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又跟文化水平和審美能力是分不開的。審美能力就是藝術鑒賞的能力,是人們認識美、評價美的能力。審美能力與先天因素有關,更離不開后天的培養。一個寶寶從出生到長大是經過漫長的時間和歲月的,都是一點一點的去改變,教師要在教學當中,培養學生對于藏族文化藝術的鑒賞能力。只有讓幼兒覺得這些文化藝術是非常美麗的事物,他們才會對此產生興趣。才能夠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藏族傳統文化的藝術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在幼兒園內,教師可以通過通俗易懂的圖文形式加上老師的言傳身教,來進行傳統的民族藝術文化教育,這樣幼兒慢慢就會理解什么是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當下在我們這里,很多藏族學生不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應該呼吁廣大的幼兒教師,要加大力度對幼兒進行傳統民族文化的教育,增強幼兒的民族使命感和自豪感,然后讓藏族文化藝術在中國能夠發揚光大!
綜上所述,藏族文化是我們的圖騰,也是我們的根,是滋養我們的精神財富,是留給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永久的。如果今天我們不加強培養幼兒對于本土藏族文化的熱愛,也許過不了多少年,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圖騰是什么,我們的根在哪里,我們有哪些優良的傳統和輝煌的文明。珍惜藏族文化吧!它給了我們強大的自豪感,讓我們更自信,更堅強。保護藏族文化吧!它給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的子孫后代永遠記住藏族動聽的音樂和美麗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