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洪蛟 (天津音樂學院演藝中心)
在專業音樂高校開展藝術實踐活動,是增強學生專業能力、提升學校教學水平、藝術水平的一個重要平臺。做好學校藝術實踐工作與藝術實踐平臺建設,能夠更好的培養專業音樂高校中各專業小區塊的業務水平與專業能力。由此,藝術實踐活動不僅僅能為表演專業類師生提供藝術實踐的舞臺,更能給各理論專業的師生提供調研、考察與實踐的機會與平臺,從而做到專業音樂高校教學從藝術實踐中出發,在藝術實踐中鍛煉,在藝術實踐中提高。做好專業音樂高校的藝術實踐平臺的建設,保障專業音樂高校的藝術實踐活動正常順利的開展,是專業音樂高校演出與藝術實踐活動部門的工作重心與著力點。藝術實踐部門在依托學校政策與平臺,參考學校各系部教學建設的同時,結合具體情況,充分利用、發揮,大力挖掘學校藝術實踐活動的潛質,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各項專業素質。
與其他普通綜合類高校教學有所區別的是,專業音樂高校教學更具針對性,對學生的培養也更具專業性和應用性,可以說,專業音樂高校在教學與實踐中更具“專業性高”與“技術性強”的特點。針對此特點,在專業音樂高校中設立專門的演出管理與藝術實踐部門以保障學校藝術實踐工作的正常、順利開展就顯得十分必要。
在全國現有的專業音樂高校中,以音樂學院為例,除了天津音樂學院設有演藝中心外,如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上海音樂學院藝術處,西安音樂學院藝術實踐管理處與藝術中心,星海音樂學院藝術實踐中心等,眾多專業音樂高校都設有專門的演出與藝術實踐場所和策劃、組織學生演出與藝術實踐的單位。以天津音樂學院為例,除天津五月國際音樂節、夏季達沃斯論壇文藝演出以及一些大型演出任務、活動外,還有如學位音樂會、師生音樂會、藝術講座等多種藝術實踐活動,如何協調組織好這些活動,就成了演出與藝術實踐部門的工作重心,與此同時,協助學院赴外交流演出、組織申報各位專業藝術比賽也是演出與藝術實踐部門的工作一環。專業音樂高校演出與藝術實踐部門的設立,對學校有效開展演出和各項藝術實踐活動,提高學校師生專業素質,提升學校辦學水平起到的十分積極的作用。
近些年來,在保障與協調學校藝術實踐方面,天津音樂學院在機構體系化與工作職能具體化方面一直在不斷探索與改革。學院在原來隸屬于教務部門的演出科、電教科的基礎上,從新組建專門負責管理演出與藝術實踐的處級部門——演藝中心;此外規范了演藝中心的部門職責,即負責學院演出及藝術實踐的專門場所——院音樂廳與演奏廳的日常申請及管理,同時負責組織、協調、保障校內校外的藝術實踐活動的開展。學校對于設立演藝中心的探索與改革,體現了學校辦學宗旨,順應了現代化管理理念,從專業覆蓋面與管理針對性上切實做到了專職專管。與此同時,天音演藝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對學校各項藝術實踐活動的組織、管理以及保障工作上也做了許多積極性的工作探索。
作為天津音樂學院各教學單位中的重要輔助與支撐,演藝中心在校內演出與藝術實踐活動中成為了重要的組織者與參與者。據統計,2017 年第三季度至2019 年第二季度,僅碩士研究生學位音樂會就達362 場;2018-2019 學年度其他各類演出多達上百場。在如何科學、高效的組織并保障校內演出和藝術實踐方面上,演藝中心做了更具針對性的探索與改變:針對校內演出及藝術實踐做到準確定位、簡化流程,最大限度的發揮實踐場所的服務功能;在校內藝術實踐與演出的組織和策劃角度上,盡可能的發揮自身作用,讓學校優秀的藝術實踐作品更多的走上舞臺。
演藝中心定期聯系全國各專業音樂院校,邀請好的藝術作品赴津研討、交流。以“天津五月音樂節為例”,演藝中心全程參與了數十場演出的節目策劃到演出宣傳的設計再到最后演出過程的實施保障。與此同時,演藝中心在整合原有的、學術積淀較深厚的管弦、民樂、聲樂、鋼琴與鍵盤等專業的優秀資源基礎上,組建了“天音室內樂團”,這是一個從服務教學到參與實踐的重要進程與改變。“天津室內樂團”組建后曾先后赴瑞士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各類演出活動數十場,充分發揮了音樂學院演藝中心的資源優勢。通過演藝中心的組織策劃與參與,從而更進一步向外展示了音樂學院的教學與藝術實踐成果。
演藝中心作為天津音樂學院的演出組織策劃管理與保障機構,在保障學院各類演出與藝術實踐活動成功開展的同時,更立足于與自身優勢,整合各類資源,積極向外展示學院教學與藝術實踐的豐碩成果。保障好演出與藝術實踐活動的有效和順利開展,不僅有利于學校的學科教學建設,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專業水平發展,從而打造專業類音樂藝術院校的以專業為主、質量為先的專業發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