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屹 (云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舞蹈表演是不僅是一種勞動人民生活現實與情感的表達,還是樸素情感的藝術升華,更是文化藝術傳承的一種宣傳手段,在不同時代反應著不同時代的主題,以舞蹈的形式頌揚著每一個時代,積極地為不同時代服務。由此可見,舞蹈表演在高校開設專業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是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的傳播途徑之一,是社會主義建設不可或缺的藝術學科。
舞蹈始發于原始民族勞動生活的表現,情發于心,情現于舞,感于生活,奉于精神,作于娛樂,完美生活。舞蹈是每一個原始民族在生活中都不可缺少的行為藝術之一,為人們的生活凝聚力量,提供精神和動力。中華民族有著長達5000 多年的舞蹈表演文化藝術,現實生活中今天的舞蹈,不僅存在于原始民族的行為特點,更增添了豐富多彩的行為,豐富了舞蹈在現實社會中的深刻內涵,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體現。
舞蹈表演就是通過人體的各個部位動作的變化和張揚,伴隨著音樂以雕塑的形式表達人們的內心情感沖突的變化過程。它不僅是一種情感表達的藝術,也是一種人體表現藝術,更是一種綜合文化的展現。
21 世紀的舞蹈藝術不同于古代那種最為直接和樸素的行為表現,把原始民族的內心情感和沖突赤裸裸地表現,雖然也賦予生動的感染力,但是后來的舞蹈表演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舞蹈表演藝術在舞臺、燈光、服裝、化妝、音響、音樂等的立體和一體化的表現下卻更是百花齊放,把人們的生活情感和社會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為著時代的進步而努力豐富和發展,賦予人類最為表現得藝術形式。無論如何發展,何等的豐富和多元化,古往今來,從舞蹈的誕生到現在繁花似錦,都離不開音樂的存在和支撐。
從古羅馬帝國到中國的堯舜禹時代,雖然沒有舞蹈與音樂的名詞,但卻有舞蹈與音樂的痕跡,古人們敲擊石塊、竹竿和木頭等自然物質,吹奏骨笛和竹筒編制不同音高,碰撞出和諧的有節奏的音律,人們自覺地興致地舞起動作,有自發的獨立的動作,也有和諧統一的動作,展現出舞者的內心世界和團結互助的心態。這些敲擊出來的節奏和音律無疑就是早期的音樂,這些獨立與統一的動作無疑也是舞蹈的早期雛形。今人更是如此,在節日慶典等活動中無不以舞蹈的形式占據重要組成部分。現實舞蹈表演中,沒有音樂的舞蹈極少,但凡有,也蓋不過有音樂的舞蹈而成為精品。舞蹈總是伴隨著音樂而存在的,由于音樂節奏和韻律的存在,讓舞蹈有了靈魂,有了動力,有了思想,音樂與舞蹈成為一對不可分的戀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由此可見,舞蹈表演與音樂不僅是一堆孿生姐妹,更是一對靈魂與形態的表現。雖然舞蹈表演與之相聯系的文學、歷史、哲學、服飾、燈光、化妝、音響等諸多因素不可分割,但是,首要聯系的當屬音樂。我認為舞蹈就是音樂的化身,沒有音樂就沒有舞蹈,沒有音樂的舞蹈就沒有靈魂,沒有音樂的旋律流動就沒有舞蹈千變萬化的源動力,沒有音樂的思想就沒有舞蹈情感的表現,就不能打動觀眾,吸引目光。這就是音樂行為對于舞蹈表演的本質所在。
在我們經歷的所有舞蹈表演中無不展現的是音樂的思想,當然音樂的思想是音樂賦予文學的修飾和裝扮。所以,舞者的舞姿動作變化、眼神流露、面部表情展示、形體的造型以及服飾的裝扮都是在為音樂的思想服務。舞蹈就是音樂的外在形態,音樂就是舞蹈的內在靈魂,那就是舞蹈與音樂共同需要表達的最終目標和內涵,即情感。
在舞蹈表演藝術中,人們認為舞蹈藝術是一種人體藝術,我認為“形體藝術”更為形象,但是舞蹈有不僅僅是形體藝術的代言,它更多的是以人體為媒介展示形體百態的一種藝術。而這種百態是有思想、有靈魂、有動感、有時間、有空間的百態。舞蹈表演就是在人體裝飾和動態表演上的創造性藝術,也就是說,舞蹈是用人體來進行藝術創造的一門藝術,是一種造型藝術。它以造型的形式表達舞蹈的思想,舞蹈就是根據音樂的需要把一個又一個的不同造型串聯起來,編制一個又一個的情感故事,來抒發表演中和創作者的情感,還以此來吸引觀眾參與,為觀眾服務。
這一個個造型在舞蹈中扮演著一個個動作,成為舞蹈最精妙的組成部分。這些造型就好比一個個完整的雕像印象,一個完整的舞蹈猶如無數個美妙形態的雕像的排列組合,這種排列是動態的,按照時間的推移完成雕像進行動態的排列,當這些雕像完整地排列完畢,這一場舞蹈表演就完美終結。一個舞蹈演員也是一樣,她是造型的主體,造型則是舞蹈演員表演的每一個個體的融合。一個好的舞蹈演員就猶如一個活動的雕像,把一個個完美的面部表情、眼神、肢體語言以及服飾等元素以靜默的方式留給觀眾美好的印象。因此,我認為,舞蹈表演就是以雕像的形式和時間的推移來完成動感的表演,舞蹈表演必須存在于實踐之中和動態之中,如果離開了時間和時間中的運動和變化,舞蹈就沒有音樂這一靈魂,就沒有雕像造型的存在,舞蹈也就無所形成。
舞蹈與雕像一樣,非常重視空間位置和空間形態,而不同的是舞蹈是動態的,雕像是靜態的,舞蹈是靠無數個靜態的雕像組合,在時間和音樂流動的幫助下,形成動態的造型變化,就形成了舞蹈。舞蹈和雕像同樣注重空間感和體積感,要求舞蹈必須符合雕像體積的變化,并善于組織體積的形成和運動,使舞者找到表演的動力,抒情的感覺和思想牽引的韻律。雕像的這種體積對比、起承轉折、變化和推移,就形成舞蹈表演的韻律,從而表達一種特殊的感情。
舞蹈表演與音樂、造型是同時存在,一體運行的,是靜態與動態的組合。造型的環境藝術和音樂的心象藝術成為舞蹈表演的共性,最終表現為一種人體藝術,這就是舞蹈的本質與行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