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瓊
個性化的寫作能力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因此,教師要樹立個性化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讓學生的天分得到充分展現,提升其語文綜合素養。本文基于個性化教育理念,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個性化作文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就是鼓勵學生在作文中表達自我,放飛靈思,張揚個性。然而,一直以來,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真切體驗的寥寥無幾,大話、假話、空話、套話屢見不鮮。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生個性化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多角度立意,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作文更真實、鮮活,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關注生活細節,為個性化作文鋪路
只要用心,即使是寫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也能讓讀者眼前一亮。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養成關注生活細節的習慣,及時記錄觸動心靈的事件,捕捉他人沒有發現的事物,將自己獨特的體會和感悟及時用文字記錄下來。
一次,上課鈴聲響起,我拿著書從教室后門經過,看到拖把和掃帚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周圍的學生“視而不見”。走進教室,我沒有立即上課,而是盯著地上的拖把和掃帚,我憂傷的眼神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室里鴉雀無聲。我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將剛剛發生的一幕記錄下來,并寫出自己的心聲,做到“情動而辭發”。于是,“老師的嘆息”“老師的眼神”“掃帚的哭泣”“拖把的舞姿”“老師的憤怒”等文章在學生的筆下呈現,學生寫出了自己的感受與體驗,文章閃耀著個性的光芒。
生活每天都在變化,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觀察和記錄生活,將所感所想訴諸筆端。學生養成了記錄生活的習慣,喜歡展示個性,表達獨特見解,作文也就不再是無米之炊了。
二、引導想象,為個性化作文指路
作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個性化寫作技巧,做到個性化表達。這需要引導學生積累素材,寫作時大膽創新,敢于突破常規,進行個性化表達。
例如,指導寫作“未來的世界”這一文題時,教師應讓學生大膽想象,設想未來世界的樣子和生活方式等,使想象更精彩。學生從未來的衣服、食物、房子、交通工具等方面展開想象,描繪出了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令人驚嘆的世界,提出了很多大膽的設想,如海底城市、月球基地、納米房屋、水陸兩用汽車、引力服等,這些別出心裁的設計充分展現了學生的個性。此外,教師也可啟發學生給作文題目“加點料”,標新立異的作文題目能讓人眼前一亮,如“可愛的開心果”“逆襲之旅”“我家的怪貓”“七彩面條” “一顆玲瓏心”“別樣的齊天大圣”“我班的奇女子”“心酸時刻”等充滿創意的作文題目,能立即吸引讀者的眼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題好一半文”,有特點有個性的題目同樣是學生個性化寫作的表現。
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個性化表達,讓學生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敢于打破常規,從自身感受出發,寫出風格,寫出個性。
三、創新評價方式,為個性化作文張本
開展個性化寫作教學,需要建立個性化評價模式,教師應創新作文評價方法,摒棄傳統的“一刀切”式評價法,以個性化評價方式為學生的個性化作文張本。“有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對待同一事物,不同學生有不同的見解,因此,教師應捕捉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發揮評價應有的指導和引導作用。
教師可以采用生生互評的方式,讓學生參與評價,如此,既能體現其學習的主體地位,又能讓學生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寫作水平。學生閱讀到想象豐富、腦洞大開的作文時,往往會情不自禁地指出其優缺點,寫下自己的評價和修改建議,有的學生寫的評語字數甚至超過了正文。幾次互評之后,學生對寫作文、改作文的興趣越來越濃,教師可從中挑選出部分優秀作文在板報和班刊上展覽,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
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還能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找到前進的方向。在寫作教學中,讓學生從“心”出發,勇于表達,打造屬于個人的寫作風格,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這對學生以后的寫作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個性化作文教學是必然趨勢。教師應秉持個性化教學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思維,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吐露真實情感,張揚個性。讓學生愛上寫作、主動寫作,提高其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