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探討大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的法律問題首先要依據(jù)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明確體育傷害事故的內涵、產生的原因與適用的法律條款。然后還要在此基礎上,思考這些問題:如何規(guī)避傷害事故、勇于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如何普及體育傷害事故處理的法律法規(guī)問題。
關鍵詞 大學生 體育傷害事故 法律問題
作者簡介:么長青,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理論和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1.237
大學生的體育傷害事故的相關法律問題備受研究者及廣大師生、家長,甚至是社會眾人的廣泛關注。究其原因,一方面與傷害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密切相關,另一方面也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日趨完善密切相關。
大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應從兩個方面著眼:一是適用的法律有哪些?二是如何運用這些法律去預防、處理相關的體育傷害事故。因此,后續(xù)的論述著眼點有二:
一、體育傷害事故及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
這一部分說明的內容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什么是體育傷害事故與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有哪些?
(一)體育傷害事故
“體育傷害事故”的內涵。依據(jù)《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對“學校傷害事故”的 界定,結合“體育”一詞的內涵,我們可以這樣界定“體育傷害事故”:在學校的體育教學、組織的體育活動中或在學校體育館場中所發(fā)生的傷害事故。在此,我們把“傷害事故”發(fā)生的范圍限定在“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內。依據(jù)這樣的界定,我們可以這樣總結它的外延:學校體育課教學中發(fā)生的傷害事故、體育賽事活動中發(fā)生的傷害事故、學校業(yè)余體育活動中發(fā)生的傷害事故以及在學校體育館場內發(fā)生的傷害事故。其實這是兩類傷害事故;前者多發(fā)生在學校組織或教師參與的體育活動中,后者多是因為體育館場內的設施、設備、場地所造成的傷害事故。
(二)體育傷害事故成因
依據(jù)上述對體育傷害事故的界定,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體育傷害事故的主體責任主要存在于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后,學校應該承擔責任?!爱敶髮W生的體育傷害事故完全由學校、教師組織的活動所造成時,學校就應承擔侵權責任?!盵1]引文明確地告訴兩個基本的事實:一是當體育傷害事故是學校組織下發(fā)生的時候,那么學校就是責任主體。其法理依據(jù)是《民法通則》中的相關規(guī)定,如第106條里的陳述。究其原由,就是因為公民法人自身的過錯行為,給學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傷害。這類傷害典型的案例主要有:上體育課時發(fā)生的傷害事故、各種類型的體育比賽中發(fā)生的體育傷害事故以及學校組織的業(yè)余體育活動中產生的傷害事故。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特殊的體育傷害事故也理應由學校承擔。大學生運動游戲類傷害占所有傷害事故的56. 4%,而ESD為極端事故。[2]據(jù)引文可知,占比較大的游戲類傷害事故多數(shù)都可以通過事先的預防來避免的。但對于極端事故而言,若我們的學校構建了相關的防御機構,那么也或許可以減輕ESD的發(fā)生概率。例如,針對那些體弱的學生而言,他們在極限運動中發(fā)生的猝死率是極高的?;蚰茚槍@一極端情況,我們學校擁有相對完備的搶救機構,擁有完備的搶救設備,或許可以把這種事故的危害人為地降到最低。如若不然,或許對這些體弱學生而言,則是惡夢般的打擊。
其次,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后,體育場館管理者應該承擔法律責任。大學生的體育活動不一定都在本校內的體育場館里進行,即使是本校的體育場館內進行的體育活動,由于經營的需要,這些場館或許已承包給了第三方經營。在這樣的管理現(xiàn)狀中,如果發(fā)生了體育傷害事故,那么我們的追責對象則應該是體育場館的實際管理者或者說經營者。這類事故的責任主體往往是體育場館管理者工作上的失誤造成的。這里的工作失誤主要指向管理者對體育設備的日常維護的缺失或者是潛在隱患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等原因造成的。操場上的單杠、雙杠都需要管理者對其精心地維護,否則,一個螺絲的脫落,一個連接點的開裂都有可能對其使用者造成致命的傷害。
再次,體育器材的生產者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在體育傷害事故中,因體育器材生產質量原因造成的個案雖然不多,但它卻的確存在。這類事故往往在新器械的使用或新老器械的更換時發(fā)生。因此,學校的體育場館在選購體育器械的時候,一定要關注體育器材廠商的生產資質,以防濫竽充數(shù)、質量不合格的體育器械、設備被應用到學校的體育訓練中。
此外,受傷害者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在許多體育傷害事故中,學生往往既是受害者,又是法律責任的承擔者。這雖看似矛盾,但如此充滿矛盾的事故卻仍然發(fā)生在了學校的體育活動中。在游泳課上,由于學生甲不聽從教師的指揮,私自違反規(guī)定下水而受到了傷害。在這一案例里,大學生本要應該獨自承擔這一事故的法律責任。作為一個成年人,學生甲既應有預估風險的能力,但他卻不聽從教師的管束,獨自違反相關的教學規(guī)定,因此,他自己承擔本次事故的責任。換而言之,傷害事故的承受者要為自己的任意行為買單。
最后,體育傷害事故的多責任主體。有些研究者把其稱為第三方責任。其實從責任的分擔情況上看,這應該是多責任主體的一種傷害事故。這類事故多發(fā)生在比賽中。在一場足球比賽中,觀眾甲因不滿足球隊A里丙隊員的表現(xiàn),向其投擲香蕉皮而致使丙隊員跌倒受傷。在這一案例里的因果聯(lián)系很明確,顯然應該由投擲香蕉皮的觀眾承擔法律責任。但由于賽場的管理者未盡到管理職責,他們也理應承擔連帶責任。因此,與上述其他案例相比,本案例里的責任主體不是單一的。故而,我們把其稱之為多責任主體。
(三)體育傷害事故的適用法律、法規(guī)
處理體育傷害事故時,我們經常運用到的法律、法規(guī)主要有:《民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體育法》《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各學校依據(jù)上述法律、法規(guī)制定的相關制度。
二、體育傷害事故的法律應對
體育傷害事故的法律應對應該著眼于三個方面問題的分析:一是如何規(guī)避傷害事故的發(fā)生;二是勇于承擔法律責任;三是完善事故的處理程序。
(一)規(guī)避傷害事故的法律思考
既然當大學生的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后,相應的主體應依據(jù)特定的法律、法規(guī)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那么我們就完全可以再依據(jù)這些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反思自己參與的體育活動,思考如何規(guī)避這些傷害事故發(fā)生的方法。
在一則文獻中,研究者從學校治理的角度提出完善大學生校園體育運動傷害的保障機制,保障學生在校園體育運動中的權益的建議。[3]體育傷害事故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傷害事故的出現(xiàn)而影響到了大學生的體育教學及其正常的體育活動。為此,我們應該接受引文作者的建議,在安全教育的視角下,審視我們的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的安排。
首先,預估風險的存在,制定詳細的預案。不單單是在對抗性的體育活動中存在事故的風險,在其他非對抗性的體育活動中也同樣存在一定的事故風險。為此,作為任課老師,事先在結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對體育教學中的風險進行有針對性的評估;作為體育賽事的組織者,要依據(jù)賽事活動的特點,評估他可能遇到的風險,從而利用科學的預案,規(guī)避這些事故的發(fā)生。
其次,作為大學體育場館的管理者,要依據(jù)自己的職責,對自己所管理的體育場館及其相關的體育設備、設施進行日常的維護并在維護中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的事故隱患。從而把事故的發(fā)生概率降到最低。
再次,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應該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識。依據(jù)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約束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在常態(tài)化的科學管理中,把體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概率降到最低。
(二)勇于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即使我們在體育活動前制定了科學的預案,即使我們在教學中一再強調安全的問題,但體育傷害事故的概率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一旦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體育傷害事故,我們就應該主動承擔自己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雖然這種責任的承擔意味著一定的懲罰,但這樣的懲罰足可以讓我們校園體育場館的管理者,體育教學任務的踐行者,讓我們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從中汲取相應的教訓,積累提升管理能力,規(guī)避風險的經驗。若我們能從上例足球賽場上的傷害事故中汲取教訓,積累管控風險的經驗,我們籃球賽場上就不會出現(xiàn)因為表現(xiàn)不佳而被觀眾扔香蕉皮滑倒的運動員。相反,若我們一味逃避責任,足球賽場上的滑倒事故出現(xiàn)后,可能再無籃球比賽的安排,賽場上可能就再沒有對抗性比賽項目的出現(xiàn)。所以說,主動承擔責任,充分評估存在的風險,這也理應是在法律視角下審視體育傷害事故的關注點。
(三)普及體育傷害事故處理的法律法規(guī)
這里的“普及”有兩個層面上的思考:一是對上述有關法律相關條款的普及。讓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組織體育活動的老師、管理體育場館的人員都知曉自己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二是指依據(jù)這些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校的相關制度。既然體育傷害事故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們就應該有一套應對其的處理制度。
三、結論
大學生體育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涉及一系列的法律問題。這其中包括體育傷害事故的內涵界定、產生的原因及適用法律、法規(guī)的明確。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思考體育傷害事故的法律應對問題。其中又包括:規(guī)避傷害事故的法律思考、勇于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如何普及體育傷害事故處理的法律法規(guī)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培文,李紅英,牛鵬飛.大學生體育傷害事故中的法律責任與應對策略[J].體育學刊,2018.03.12:35.
[2] 鐘薇.大學生運動性猝死的歸責和預防[J].體育教育研究與教學,2019.03.09:24.
[3] 曲亞囡,初仕婕.大學生校園對抗性體育運動傷害過錯及責任研究——以合肥XX職業(yè)學院方某生命權糾紛案為例[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9.10.3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