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春

摘要:推進保密工作轉型升級,事關保密系統在國家總體安全戰略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事關保密事業的時代發展。為此,我們仍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準確把握保密工作與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關系,開展轉型升級課題理論研究并及時轉化成果,并以貫徹落實“十三五”保密事業發展規劃為契機,爭取政策支持,細化量化具體項目和任務,以人才素質、科技支撐和創新驅動加快推進保密工作新發展。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下保密工作發展新思路。
關鍵詞:總體國家安全觀;保密工作;發展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105-01
1 概述
國家秘密是國家安全和利益最重要的信息表現形式,是國家的核心戰略資源。國家秘密安全,才能從根本上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和我國海外利益的拓展,保密工作面臨著遠遠超越過去的新課題和新挑戰,既有一些國家把情報竊密作為對我實施西化、分化、弱化等政治圖謀的重要手段,對我政治、外交、經濟、國防軍工等重要領域實施全方位、立體式的情報竊密和信息監控,又有一些人奉行“拜金主義”,主動出賣國家秘密。與此同時,國家秘密存在的形態日益呈現數字化、網絡化特征,保密工作的對象、領域、方式和空間發生深刻變化,違法違規以及互聯網大數據匯聚分析帶來的泄密隱患屢見不鮮。
2 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下保密工作發展新思路
2.1準確標密,嚴格定密,動態調整密級。“標密”是指在文件生成時,由科研人員根據單位涉密清單、項目和文件內容的涉密程度對文件進行密級和保密期限的初步標識。準確標密是文件保密管理的第一步;文件標密完畢后,由單位的定密責任人對作者所標識的密級進行審核,查看文件密級是否錯編、亂編、漏編等,審核后文件正式定密。文件的準確嚴格定密,為提供有效安全的利用打下基礎。隨著項目的動態發展和保密期限的臨近,需要對科技文件的密級進行動態調整。調整分為降密、升密、解密三種,一般來說解密和降密是大趨勢。因此,檔案管理部門要聯合業務部門和保密部門,及時調整檔案密級,滿足檔案利用者的需要。
2.2明確涉密等級,規范適用范圍。一般來說,科技檔案提供利用的首要前提是人員密級必須大于等于文件密級。因此,需要明確軍工科研單位涉密人員的分類分級,規定不同類別不同等級的人員可利用的檔案信息級別,確保高密級信息不被低密級人員獲取,劃分詳情見表 1。此表中的檔案默認指文件級,在實際工作中還可以根據單位情況再細分為文件級、條目級、項目級、摘要級等,劃分越細對于保密的精細化管理越有利。
表 1不同涉密人員允許知悉的涉密信息列表
注:“√”表示允許;“×”表示不允許;“—”表示不屬于同一類別,不作比較。
2.3強制密級標識,對電子文件密級科學分類。“密級標識”是對不同秘密程度的電子文件進行分類,并通過技術手段加上標記,使電子文件得到相應程度的安全保護。在信息化條件下,可充分運用技術手段,將密級標識運用密文(MD5 算法加密)的方式存儲于數據庫中,提供強制的密級標識功能。通過系統控制,電子文件密級標識與信息主體進行綁定、不可分離,密級標識不得篡改,一旦發生非法修改要進行審計。
2.4實施分級授權,簡化利用審批。通過調研發現,信息化條件下科研人員對電子文檔的利用有很高的需求,紙質檔案的利用反而日益減少。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該設計符合電子化利用的管理體系,做到既符合保密要求,又能提高利用率和利用的效率。本文提出以“項目管理為中心”的分級授權方式,實現電子文檔有限制的利用,減少紙質檔案的分發和利用,從而降低保密風險。
2.5增強保密工作的針對性。保密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光靠上級指揮,單位自身不結合實際,更不能把上級的保密工作做法作為該單位的擋箭牌推脫責任。科研單位必須增強保密工作與單位實際的融合。要增強保密工作的針對性應該弄清3個問題。(1)保密工作保什么,單位有什么秘密需要保密,除了國家印發的標密文件之外,科研項目中敏感的科研數據、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等內容是否應該列入保密工作的內容,特別是科研人員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科研數據資料、形成的技術不應當在互聯網上“裸奔”,值得深入研究。應當弄清保密不僅僅是保護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內部秘密也應當根據單位實際情況不同列入保密對象范圍。(2)保密工作需要做什么,明確了保密對象,應該采取哪些保護措施,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形成工作機制。(3)單位的保密工作存在什么問題,不斷摸索單位發展過程中保密工作存在的問題,人員是否配備到位、經費是否困難、管理是否規范等。對存在問題采取針對性的培訓教育、建章立制,形成保密工作與單位實際緊密結合的一整套特色保密工作方式,從根本上把國家對于保密工作的部署,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要求落實到位。
總之,科研單位在進行科研活動中涉及大量的秘密和行業核心技術,這些技術和秘密直接關系到國家、行業和企業的安全和利益。為了有效的維護國家、行業和企業的安全和利益,防范政治風險、技術風險和商業風險,各科研單位和個人必須重視保密工作,實行積極防范、突出重點,既確保秘密又便利各項科研工作的方針;同時制定出各項切實可行的保密制度。對違反國家及行業( 企業) 保密管理規定,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依照《中國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夠刑事處罰的,依照單位有關規定給予處罰。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顯得十分的有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秋風.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下保密工作發展新思路[J].學理論,2020(01):28-30.
[2]李玉杰.國家安全觀視域下山東省高校保密管理工作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3]曲丹平.政府信息公開和保密體系建設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