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輝
摘要:城市的暗涵和暗渠擁有有限的空間范圍,所以在一定的空間范圍之內容易導致人發生中毒,咬傷等各種危害。本篇文章研究的對象是城市暗涵等各類隧道體,找出各類隧道體中存在的風險。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和措施,比如在救援設備,應急救緩執行能力等各個方面進行闡述。通過以上可以看出本篇文章具有較高的價值,能夠為學者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類隧道體;暗涵;暗渠;應急救援
中圖分類號:U4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082-01
1 引言
城市類隧道體擁有很多的特點,比如有限的空間、和外界產生隔離、出口的空間有限等。目前我國逐漸向城市化的方向發展,所以城市暗涵和暗渠的數量逐漸增加。由于城市類隧道體空間狹小的特點,所以工作人員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各種安全事故。比如在2014年浙江省對BT項目污水管網施工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就發生中毒的現象導致三人受到傷害。在2015年,安徽省在搶修管道的過程中發生中毒,導致三人死亡,一人受到傷害。同年,在上海市修理管道的過程中發生中毒和窒息,導致超過兩人死亡。在2017年陜西省對污水檢查的過程中發生中毒和窒息,導致4人死亡。
我國對于城市暗涵、暗渠發生危險事故的時候,采取的應急措施沒有制定出相應的方法。本篇文章對城市暗涵、暗渠的風險辨識進行分析,找出城市暗涵、暗渠存在的各種風險,然后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2 風險分析
救援人員在進行救援工作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以下風險:(1)缺氧;(2)有毒、易燃易爆或窒息性氣體;(3)高處墜落、跌落;(4)觸電;(5)物體打擊;(6)淹溺。
除此之外,還要提高對以下風險的關注程度:
(1)水位急速上漲:強降雨導致洪水、潮汐等各種情況,工作人員應該立刻撤離。
(2)動物咬傷:如老鼠、蛇等。
(3)微生物風險:污水中可能會包含許多病微生物,對于工作人員的身體造成損害。
(4)通信風險:暗涵、暗渠內空間有限和外界進行隔離,所以在進行信號傳輸的過程中受到阻礙。
3 應急救援
3.1應急救援基本原則。
(1)實施非進入救援。
(2)救援人員要按照指令完成救援工作。
(3)如果不明確暗涵、暗渠內空氣中有毒氣體的含量,應該采取最高級別的防護措施。
3.2應急救援設備
如果發生安全事故,應該需要配備以下設備:
(1)氣體檢測儀;
(2)個人防護服;
(3)絞盤(或三腳架);
(4)全身式安全帶;
(5)救生繩索;
(6)正壓式空氣呼吸器(SCBA);
(7)緊急撤離呼吸器(EEBA),可提供最少15分鐘的新鮮空氣;
(8)移動通風設備;
(9)急救工具包;
(10)防爆移動燈具或手電(本質安全型);
(11)信號和通信設備;
(12)路障、交通標志牌和錐形交通標;
(13)動物驅散藥劑;
(14)疫苗。
3.3應急救援防范措施。針對城市暗涵、暗渠可能存在的主要風險,救援人員在實施救援行動前,應做好相應的準備措施。
(1)防中毒和窒息。在進行救援的時候,應該利用相應的機械,對于城市暗涵、暗渠進行通風,通風后的空氣質量能夠符合相應的標準。應該提前對城市暗涵、暗渠內的空氣進行檢測,了解到空氣設備中含有有毒的物質,除此之外在進行救援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對空氣進行檢測。如果不明確城市暗涵、暗渠里面的有毒氣體含量,應該不能夠施加救援。
應該采用隔離式的防毒面具。
如果在進行救援的工作過程中,通風設備停止工作,應該立刻撤離。
(2)防觸電。在進行救援過程中使用的電氣設備應該在相應的標準范圍之內,比如照明燈是12伏以下的安全燈。如果超過安全范圍內的工具,應該按照相關的標準來進行操作。
(3)防火災、防爆炸。如果暗涵、暗渠內有可燃性氣體時,使用的檢測儀器等相關工具要符合相應的標準,除此之外還要配備滅火器材。
(4)防高處墜落、防物體打擊。
①在暗涵、暗渠的周圍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
②傳遞工具的時候要保證繩索牢固,同時在下方要進行人員撤離。
③高處作業的時候,工作人員應該使用防震機和安全帶。④正確使用合格的安全帽。
(5)防淹溺。
①在救援之前,相關部門應該對于暗涵、暗渠的現場進行實地的調查,了解到排放口、水庫等各個情況的真實情況,制定出合適的救援方案。
②對于水流下游的渠段應該設置攔截,同時應該配備相應的救援設備,比如救生圈、安全繩等。
(6)防動物咬傷。救援人員應該配備防護用品,避免在救援的過程中被動物咬傷。
(7)防微生物。救援人員應該配備個體防護用品,避免身體接觸污水,結束之后應該對防護用品進行清洗。
(8)防通信受阻。在暗含暗渠內部增加應急廣播系統,除此之外還要建設相應的逃生渠道。
參考文獻:
[1]基于物資種類的救災物資儲備模式及其結構分析[D]. 趙瑩瑩.北京交通大學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