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芳
摘要:就我縣而言,電子商務是一種新事物,這種新型的交易方式,能有效規避交通不便制約,交易成本相對較低,經濟效益可觀。尤其能通過網絡把貧困地區生產的天然、綠色、無公害而富于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銷售到各大中城市,甚至國外,不僅中間環節減少,貧困地區的群眾收入卻顯著增加。因此,把電子商務用于扶貧是隴南市委“433”發展戰略和宕昌縣委“1355”發展思路的重點工程,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縣許多鄉鎮注重結合電子商務進行扶貧開發。為了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機遇,盡快融入“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進一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縣電商扶貧的發展現狀,破解瓶頸制約,找準存在困境,探尋持續快速發展的有效對策,為縣上相關部門做決策參考,我校電商扶貧調研組一行三人于2018年8月初,在有限的時間內先后前往木耳鄉、理川鎮、阿塢鎮等鄉鎮,通過實地察看,走訪座談,并多方搜集材料初步掌握了全縣電商扶貧總體情況,并對如何進一步放大電商扶貧效應進行了深入思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電商扶貧
中圖分類號:F724.6;F3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166-02
1 宕昌縣電商扶貧的現狀
2015年以來,宕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電商扶貧工作,將其列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增收產業”之一。
1.1電商扶貧網店服務體系建設情況。截至目前為止,我縣結合試點村子的實際情況,按照已確定的電商扶貧試點村網店建設“六有”標準,大致確定了運營模式和主打品牌,并完成了包括縣鄉村三級在內的電商服務體系建設。18個電商扶貧試點鄉鎮已建成鄉級電商扶貧服務站12個,依托已實施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去年50個電商扶貧試點村已全面建成,2018年正在建設42個電商扶貧試點村,幫助貧困戶開通186家網店,帶動貧困戶297戶實現創業,并為3600余名貧困戶銷售中藥材、百花蜜、花椒等農產品,實現增值2043.5萬元。
1.2電商扶貧網貨供應體系建設情況。目前縣內多家傳統中藥材生產企業已開發出20種藥膳產品,同時建立了“線下+線上”的銷售平臺,通過把貧困戶培育成網商,把農產品培育成網貨,把貧困村培育成網貨供應基地的電商扶貧培育機制,帶動貧困村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帶動貧困戶從事網貨生產加工,參與到網貨供應中來。開發了以藥膳包、中藥材切片、蜂蜜等農特產品為主的各類網貨53大類284種,網貨產品不斷豐富。尤其是沙灣鎮大寨村,把農村電子商務作為載體,已成立1家村辦企業、3家合作社,種植350畝油橄欖、800畝杜仲、300畝梅花椒。開發了宕昌罐罐酒、宕昌參芪蜜、沙灣蜂糖酒、沙灣臊子、沙灣梅花椒等網貨產品5類10款,探索構建起“種植戶、養殖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集體企業——多渠道銷售”農產品供應鏈管理體系。精心打造成功全鏈條農村電商富民產業。與此同時,著力發揮宕昌道地中藥材、農特產品的品質優勢,采取有效措施落實網貨產品監管責任。選定6家生產加工企業為示范點,建立健全中藥材可追溯體系。現在,對福江源中藥材企業和田野公司土蜂蜜網貨供貨基地建設任務已由華昌電商公司完成。
1.3電商扶貧網絡物流建設情況。完善鄉鎮以及村級物流網點建設,想方設法讓物流企業和郵政系統在農村集市、小賣部特別是各行政村網店設置代辦點,努力做到“縣有中心、鄉鎮有點、村有代辦”,切實解決農村一直以來存在的物流成本高的問題,接通農產品物流“最后一公里”。目前,今年42個電商扶貧試點村的寬帶覆蓋任務已完成,為下一步電商扶貧工作全面推進打下了基礎。同時,結合基層25個郵政物流網點建設,整合資源,實現了三站合一,提高了網貨配送效率。在全省率先推出專門針對電商企業和網店店主的中國郵政電商"優惠寄"VIP業務,截止目前,已經發放VIP服務卡560多張。
1.4電商扶貧人才培養情況。依托本地及電商發達地區的教育資源加強電商運營人才的培訓與培育,推動形成以電商企業、院校、培訓機構為主體的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和培育一體化機制。一是培訓電子商務領導人才。通過辦培訓班,進一步提升全縣鄉鎮負責人及分管領導對國家及我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趨勢、任務的認識和政策理論水平,不斷提高領導電商扶貧及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能力。二是培育電子商務應用及服務人才。為了充分提升企業和個人的電子商務應用能力,啟動了“宕昌縣萬人電子商務培訓計劃”。針對尚未就業的大學生、退伍軍人、兩后生、返鄉青年以及其余社會人員、合作社和加工企業等開展不同層次、不同內容、不同方式的技能培訓。培育網店裝修、創意設計、網貨攝影、運營推廣和后臺客服等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人才,形成精細化、專業化的分工合作體系,營造良性發展的電子商務生態圈。鼓勵未就業大學生、能人大戶、返鄉創業青年,樹立信心,積極行動起來,主動投身電子商務發展。定期開展針對網商和網店從業人員的精準化培訓,目前已累計開展培訓25160人,逐步培養和建設了一支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網絡技術推廣營銷農特產品的網商隊伍。
2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規劃編制滯后。電商扶貧是一個系統工程。按照《甘肅省關于精準扶貧電商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要求,電商扶貧要以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為此,電商扶貧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實現利用電子商務銷售當地特色產品以便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上,當然也可以通過電子商務購買生產生活資料、交費,吸納、培訓貧困家庭成員主要是年輕人開辦網店賺取差價增加收入,然而達成這樣的目標需要一定規模且優質、經濟、安全、便捷、完善覆蓋縣鄉村三級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里面又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部門、企業和人員,顯然編制三年或五年規劃,或者制定實施方案勢在必行。
2.2人才匱乏。雖然縣電子商務中心通過領軍電商公司多次進行業務培訓,但由于我縣農村大部分青壯年常年外出務工,當下農村留守人員多為老、弱、病、殘、幼群體,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有限,影響了農村電子商務的推廣和發展。
2.3網店規模小,網貨品種少,增收有限。現階段,我縣網貨主要是中藥材、蜂蜜初級加工產品,縣城企業、作坊無深加工能力。
2.4物流配送渠道不暢。物流配送企業現在在縣城較多,鄉村物流配送主要局限于郵政部門。縣郵政公司以郵樂網為基礎,打造“郵掌柜”,新建了上千平方米的縣級倉儲物流處理中心,建成24個鄉級物流分撥中心,87個村級郵政物流便民服務站,139個村級物流服務點,站點覆蓋率達60%。
3 對策建議
3.1及時出臺縣電商扶貧規劃或實施方案。為了實現全面規范縣域電商扶貧,應在已出臺的“宕昌縣萬人電商培訓計劃”和“宕昌縣貧困村電子商務技能培訓計劃”基礎上盡快出臺電商扶貧方面的上位計劃或規劃、方案,人才培養引進培訓、農特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網店開設、物流布局配送、運營監管、組織領導各環節加以詳細規范,一方面與省上制定的相關方案對接,另一方面適應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3.2注重人才的培養、引進、培訓、激勵。當下,對于電?商從業人員培訓,應該注重分類別、分層次、分階段設置培訓課程和內容,更加注重針對性,應該適當降低培訓層次,傾向于更多的以解決電商從業者實際困難為出發點。充分發揮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和隴南領軍電商的培訓資源,為各級電商服務體系提供個性化、定制化培訓服務。應該研究出臺相關優惠扶持政策,吸引農村優質人力資源返鄉從事電商創業,鼓勵優秀電商從業人員開展互助幫扶,以多種形式強化電商扶貧的人才支撐。
3.3擴大網店規模,豐富網貨品種。電商扶貧,網貨是核心。網貨種類豐富、數量充裕并能兼顧個性化,才能在網絡銷售中擴大銷量,積累大量粉絲,最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領制高點。農業產業化、市場化必然要求標準化生產,我們要依托合格的、有資質的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促進標準化種植、標準化生產,這是確保網貨銷量大、退貨率低能夠穩定增收的根本保證。
參考文獻:
[1]讓更多群眾通過電商扶貧致富奔小康——《甘肅省精準扶貧電商支持計劃實施方案》解讀, 中國甘肅網-甘肅日報,2015-06-29
[2]《甘肅省關于精準扶貧電商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2015- 06- 30
[3]關于宕昌縣電商扶貧工作的自查報告,宕商報〔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