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峰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也需要響應號召,加強對幼兒的語言教學力度。幼兒語言教學,主要是指通過不同類型的語言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為了可以使幼兒對我國傳統名著和不同語言活動進行更好的感受,教師需要積極創新語言教學模式,滲透中國古典文學,對幼兒的傳統文化興趣進行培養,進而保證中國傳統文化不會流失。下文針對中國古典文學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滲透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幼兒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中國古典文學;幼兒園;語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230-01
引言:幼兒時期,是兒童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盡管其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夠深入,但是其動手能力與思維方式大多是在幼兒園時期形成的。幼兒園教學程度如何,會對幼兒未來的生活和成長造成長遠影響。因此,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滲透中國古典文學,是非常正確且明智的選擇。中國古典文學具有深厚的底蘊,和現代人們追求的網絡熱詞不同,其不容易過時。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應凸顯在每個家庭和每個幼兒身上,這樣才可以對中國人的獨有特點進行體現。并且一個人的語言學習水平,會對其文化修養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對中國古典文學進行滲透,使幼兒可以在無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同時促進幼兒綜合發展。
1 挑選合適古典文學內容,調動幼兒學習興趣
針對幼兒園孩子來講,其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感知能力,但是語言感知能力相對較弱,很多中國古典文學的誕生都和當時歷史背景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對于幼兒來講理解起來還是具有較大的困難的[1]。因此,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挑選合適的中國古典文學,挑選故事內容較為簡單的、人物較少的、人物特點鮮明的、情節有趣驚險的片段,把這些片段作為語言教學活動的材料。例如,“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片段、“西游記”中“三打白骨精”的片段。在“武松打虎”片段中,武松具有高超的武藝,嫉惡如仇;在“三打白骨精”片段中,孫悟空英勇無畏、機智勇敢,這些內容對于幼兒來講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語言教學活動中,進而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
2 創新語言教學活動形式,培養幼兒語言能力
2.1兒歌活動。兒歌結構單一、篇幅較短、節奏明快、語言活潑,并且兒歌活動更加易于教師掌控。因此,在語言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兒歌活動和中國古典文學進行充分融合[2]。例如,在“武松打虎”該故事中,人物包括老虎和武松,教師可以把該故事改變成為兒歌,對文學中的一些形容詞進行保留,如白眼吊頸很兇猛、手持哨棒真威武等;或者是教師還可以添加一些易于幼兒學習的動態語句,如老虎“撲”、武松“閃”。在這樣的兒歌中,不僅描述了武松與老虎打斗時的場景,還突出了中國古典文學語言特點,并且幼兒非常喜歡該首兒歌,積極主動的念出來和做出來,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
2.2故事欣賞活動。幼兒的理解能力、想象創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隨著年齡的增加,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大班的幼兒。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幼兒日常喜歡聽故事和講故事。因此,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把故事欣賞活動和中國古典文學進行充分融合。例如,教師可以把“長坂坡”改變成為故事欣賞活動。為了可以更加貼合名著,教師可以把名著中有關趙子龍的描述,左手青虹劍、右手龍膽亮銀槍等進行保留。在逼真的畫面中,不僅可以使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還可以使幼兒對其中的詞語進行學習,對故事場景進行感受,自主復述出來,進而有效提升幼兒語言能力。
3 挑選合適的藝術形式,對古典文學進行感受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幼兒大部分的感知都是通過視聽途徑獲取的。在以往教學活動中,教師常常都是利用圖片的形式,這樣雖然可以調動幼兒的興趣,但是文字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與特點,教師可以與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形式進行融合,進而更加有效的調動幼兒興趣,還可以突出古典文學的特點[3]。
例如,在“武松打虎”兒歌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把京劇武松打虎的視頻片段呈現給幼兒,利用定格的形式,使幼兒感受武松與老虎搏斗的情境,對武松的閃、踢、空拳打和老虎的撲、剪、掀等打斗動作進行感受。這樣,在兒歌活動中,幼兒可以快速理解和掌握歌詞,在誦讀時還可以增加一些京劇的樂曲。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模式,不僅可以調動幼兒的興趣,提升幼兒的語言水平,還可以使幼兒感受到古典文學的魅力。
結語: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滲透中國古典文學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水平,還有助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現階段,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部分教師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并沒有意識到中國古典文學滲透的重要性,導致語言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把語言教學和中國古典文學進行充分融合,使幼兒可以通過學習中國古典文化,規范幼兒的行為,凈化幼兒的心靈,開闊幼兒的眼界,不斷提升幼兒的語言水平和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慧.中國古典文學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滲透[J].中華少年,2019(16):6-7.
[2]郭瑛.中國古典文學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滲透[J].中華辭賦,2019,000(002):P.254-255.
[3]張秋霞.中國古典文學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8,376(28):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