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黎明
(江蘇省海門市能仁小學,江蘇海門 226100)
情境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思考探究的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在創設情境時,教師要圍繞教材內容,從學生的認知思維、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出具有真實性、趣味性的學習情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學習動機,讓學生在體驗、實踐、參與、交流中實現英語知識的自主建構。
在情境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真實、趣味、活潑的學習場景中,對相關問題展開思考,以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熱情和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巧妙運用語言技巧,或利用圖片、視頻、鉛筆、書桌等各種實物,引領學生發散思維,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并通過直觀的問題引發學生聯想,讓學生在語言思維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對新知識、新結構的內化加工。
例如,教學小學英語三年下冊Unit 4Where's the bird時,教師向學生展示自制的精美動物圖片“What's in my hand now? Guess!”“Look,it's a bird.”圍繞尋找小鳥的過程設計情境,將學生的思維引入與問題相關的情境活動中,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發展語言和思維能力。教師不斷用質疑的方式,如“Look,where's the bird?”“Is it in the park? Is it in the classroom? Is it in the tree?”引導學生運用新知識討論小鳥和物品的位置:“desk, chair, bird, on, in, under, behind”“The bird stops in many places”“小鳥飛到了哪些地方?”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說一說:“It's not here.It's on/in/under/behind...”從而在問題情境的探究中,理解新知識的內容、含義。
課堂情境設計是思維碰撞交流的學習過程。教師應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互動,為學生創設輕松、有趣味的自主學習氛圍,并引導學生在情境交往互動中,實現對英語單詞的深刻理解[1]。游戲情境的創設,要讓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情緒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關鍵詞句或探究題目,鼓勵學生以不同形式、不同層次、不同范圍的方式進行創新性語言表達,促使學生在滲透情感、思想的角色交流中,提升對英語知識技能的實踐運用。
例如,教學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 Unit 2Let's make a fruit salad時,教師利用水果卡片設計游戲主題:“同學們,今天我們進行Fast response 活動……”由一個學生摸,其他學生問,最后展示摸到的物品,說出“This is a/an...”教師提出游戲規則:“This is a magic bag. There are many toys and fruit in it.”將學生的思維帶入游戲情境中,讓學生在watch and choose, listen and stick 中,理解并會讀banana, mango, pineapple, make 等詞匯,并用Yes/No 流利表達。在游戲中,教師要注入情感教育,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水果有哪些作用?”“Fruit can make us healthy!”讓學生在學習了新的知識技能后,可以創新性地運用口語進行表達。
在英語課堂情境教學中,教師應強調情節的真實性和生活性,根據學生的情感認知和生活經驗,設計引人入勝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心靈共鳴。教師要將生活素材和知識背景融入教學內容、情境,啟發學生聯系生活經驗,理解和分析英語單詞的含義;促使學生靈活運用英語思維思考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使學生在寓意深刻的情境學習中,進行深入的感悟和思考,發現潛在的英語知識節點,有效開闊自身的英語文化視野。
例如,教學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5Seasons時,教師可以從生活角度向學生呈現各個季節氣候的風景圖畫。為強化學生對各季節關鍵詞的學習和理解,教師可以從生活環境、人物穿著、季節變化等角度,組織學生思考:“What can we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教師向學生呈現不同季節的圖片后,組織學生快速反應,并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描述出“劃船”“爬山”“郊游”“野餐”等關于季節的關鍵詞匯。“How is the weather in spring/summer?”“Green, warm...”讓學生列舉與季節相關的景色、特點、事物或者活動,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熱情。
在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具有可操作性、拓展性、實踐性的情境,讓學生在調查、收集、采訪、辯論、匯報的任務過程中,實現對英語知識的深層理解和學習。在設置任務情境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設計不同的任務目標,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的情境學習中,綜合運用英語詞匯表達交流。同時,教師要為學生拓寬任務資源的獲取渠道,鼓勵學生在目標驅動下,發展自身的語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教學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 Unit 4Drawing in the park時,教師以完成任務的教學形式,啟發學生在情境、語境中,熟練掌握“draw, park, boat, river, hill, lake”等與公園物品的相關詞匯含義,并讓學生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拓展應用范圍,切實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教師應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We will go to interesting place—Dream theatre”“They need some actors for the new play”,出示招聘演員的任務條件,要求學生具備“good expression ability”“quick response”“good memory”,組 織 學 生 以 小組合作、互動交流的學習方式,完成演員招聘任務“You should have good expression ability.”“You should have a good memory.”“You have 15 seconds to remember.”讓學生在語言情境交流中深刻記憶、理解英語知識。
教師在設計任務情境過程中,要為學生設計明確的學習目標,在任務情境中讓學生實現英語技能的內化和遷移。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強調任務情境內容的啟示,讓學生通過合作性和競爭性的任務過程,實現對英語知識技能的鍛煉[2]。
總之,在英語情境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技巧,激發學生對英語單詞內容的深入思考,讓學生在整體情境互動氛圍中,靈活運用英語知識展開對話交流,并不斷加深對英語詞匯含義的學習、理解,感受英語學習的快樂和英語語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