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素華?李沛彬
摘? 要: 如何通過體育運動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青少年對體育運動的認知程度是改變現狀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以普通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一系列問卷調查有針對性地探討了青少年體育運動認知及參與度對其身心健康水平的影響,根據研究結果在實踐層面提出一系列可行的針對性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供廣大中學體育教師借鑒。
關鍵詞: 運動認知;參與度;身心健康;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10-00-02
一、體育運動重要性的認知及參與度現狀分析
一段時期以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青少年(尤其是普通高中學生)的體質水平出現下滑的趨勢 [1]。眾所周知,體育運動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2,3]。隨著國家各項政策的相繼出臺,體育教育在學校綜合素質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體育教育仍處于教育的短板,如何破解其發展困境是當前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2019年,國務院頒布《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指出了我國未來體育建設的五大任務和九大工程 [4],把體育課程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然而,如何從學生的視角解決當前體育教育面臨的發展難題,真正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進而全面增強學生身心健康水平是當前亟須回答的問題。
前期我們通過大量調查問卷,以重慶市南開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發放1693份網絡問卷,探討了青少年對體育運動重要性的認識以及參與度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并針對學生體育運動缺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對策方案。研究結果發現,中學生認為體育運動不重要、一般、比較重要、非常重要的比例分別為1.06%、7.91%、35.79%和55.23%。從總體上看,絕大部分青少年認識到體育運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對于是否參與校內外的各種體育活動,23.73%的學生表示自己從不參與,57.41%的學生表示偶爾參與,僅18.84%的學生表示經常參與各種體育活動。 鑒于學生對體育重要性的認知與參與度之間的嚴重不平衡,我們進一步調查了學生較少參加體育運動的原因。結果發現時間缺乏,場地、器材受限,興趣不足,主觀認為體育運動太累、出汗太多是造成體育運動參與度低的主要原因。我們還發現體育運動重要性認知和參與度與身體自我維度中的健康、自尊、學業情緒、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關,與睡眠障礙、焦慮、抑郁情緒呈負相關,表明青少年對體育運動重要性的認知以及參與度可影響其身心健康水平。
二、有效提高學生運動認知與參與度的教學改革策略
眾所周知,體育運動有利于調節情緒、消除疲勞、增強社交能力、提高智力、塑造堅韌的意志品質,以及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等。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階段,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導致外界環境、生活方式等對其軀體和心理健康水平影響可能反映到成年階段。充足、有效、科學的體育運動是全社會倡導的良好生活方式之一。
體育運動作為一種干預方式能有效地緩解青少年的不良行為,提高睡眠質量。有趣的是,強化體育運動還可明顯改善失眠患者的過度覺醒狀態,緩解失眠癥狀[5]。這些證據均提示大力推行體育運動對塑造青少年良好身心素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過度的、超強度的體育運動可能會造成青少年過度勞累,身心俱疲,反而不利于其成長和發育。因此,有效地開展青少年體育鍛煉活動對當前教育教學改革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鑒于此,如何在實踐層面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度呢?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缺乏體育運動參與度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時間,場地、器材受限,興趣不足,擔心身體過度勞累、出汗影響學習等?;谶@些現狀,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革,并取得了顯著效果。
(一)以悅人興趣培育優秀的體育文化
豐厚的體育文化底蘊才能激發學生積極的運動興趣,才能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更好地投入訓練中 [6]。為了培育優秀的體育文化,我們構建了“一核兩翼”特色體育活動課程體系:“一核”指“公能”校訓;“兩翼”指普及性和競技性體育活動課程,普及性按學習要求漸進提升分為基礎類、拓展類和研究類課程,競技性按參與人群逐步拓寬分為高水平運動類、特長強項類和角色體驗類課程。同時,我們搭建了“快樂體育”特色教學框架,包括環境創設、情感驅動、生師協同、學為主導、快樂體驗等五大要素,通過巧妙有趣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被動轉變為主動,學生們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一核兩翼”是南開中學最具特色的體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通過不斷實踐和豐富“一核兩翼”的內容,發展一系列創新舉措,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有了極大提高,整體身心健康水平有了顯著改善?!皩W生體質健康測試”優良率連續數年呈不斷升高的趨勢。
(二)以細化功能完善運動場地
運動場地器材不足是校園體育教育面臨的又一重大難題。學生在校時間被課時化,統一安排鍛煉時間難以保障學生鍛煉。師生運動場地比率嚴重失調,體育場地小、器材缺乏、管理不當是造成學生體育運動參與度低的直接原因 [7]。
我們在已有標準的田徑場、體育館、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和乒乓球館的基礎上,通過加大體育設施投入,增加相應的配套鍛煉器材,盡量保證每個學生只要有鍛煉意愿就可以實現在相對寬松的場地和充足的器材條件下進行運動。在運動場周邊設置單雙杠、平衡橋、蛇形跑設施、障礙攀爬器材、跳高、跳遠等固定的鍛煉設施,并在落地區地面設置軟道,盡量擴大學生的安全鍛煉區域,開放學校所有室內運動場所,增加小型多樣的室內健身房和健身器械(如腳踏車、爬步機、坐姿推胸器、肩部推舉器、坐姿劃船器、二頭肌訓練器、三頭肌訓練器、臀部復合訓練器、深蹲架、平臥推架、腹肌板、啞鈴架等)等一系列措施,方便學生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運動中來,在摸爬滾打中檢驗自己身體的活動能力,舒展自己的身心。
通過增加專業的功能訓練設備,學生的訓練積極性明顯提高,對體育運動的不同細化類型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身體素質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三)以集趣優化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
體育運動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鍛煉的效果和對體育運動的認知學習。在當前的教育大背景下,大部分家長和文化課教師均認為應當利用一切時間抓緊文化課程的學習,學生在校時間被課時化,在家時間同樣被補習課時化,造成學生能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極其有限。我們在保證每周兩節體育課的基礎上,通過增加課間操的新穎趣味性,以競賽為導向引導學生找時間去組織鍛煉,盡量讓學生把在校的交流生活留在運動之中,為學生爭取更多的時間在體育活動中相遇。南開中學體育教學模式采用的是選項課教學,學生在不同的學期可以選擇不同的體育項目進行學習,這樣的模式有助于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以及加深學生對各項目的認識。除此之外我們每年堅持舉行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和自編操的比賽,積極鼓勵每名學生至少參與一種類型的運動競賽,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計劃安排自由地利用和補充運動時間。我們每學期會推出兩套課間操并在每周變化課間操前的引導活動。讓學生從不同項目去尋找搭檔,組建團隊,約定共同鍛煉的內容和時間,相互在有趣的體育鍛煉中實現體能的提高和興趣的拓展。這些措施讓部分忙碌的學生有了更多的時間參與鍛煉。運動時間的增加并沒有影響學生的課程學習,相反學生通過參與學校的各種運動,促進學生情緒和壓力的釋放,提高學生的睡眠質量,三者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讓學生在運動中身心得到放松,用更好的身心狀態投入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質量。
我們通過體育課讓學生提高運動技能,發展身體素質,通過各類體育競賽、課間操、自編操等課外活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以優秀體育文化拓寬學生對于體育的認知,以不斷創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校、家庭、社會的聯系,三維一體,共推學校體育發展。
三、總結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長期形成的“以考試分數、升學率作為唯一評價標準”的觀點在家長和學校教育中仍較為普遍。切實改變這一極端化的評價現象,提升體育運動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已經迫在眉睫,而要改變這種現象,則需學生以及其家長多參與運動,增強運動認知,因為機體是通過運動刺激改變機能狀態的,只有規律的或不斷的且有一定強度的運動刺激才能引起學生心肺機能和情緒的變化,只有當學生感受到自身運動能力和身體的變化時才會改變學生對于運動的認知,而當運動認知反過來作用于實踐,那么運動參與的提升則是必然。
因此,本文通過總結體育教學改革中的一系列針對性策略措施及其良好的實踐效果為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在解決如何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綜合素質方面提供可借鑒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楊樺.應試教育犧牲青少年體質,體育應成必考[N]. 中國體育報,2012-03-12.
[2]楊婉芳.體育運動在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 2020, 10(11): 148-150.
[3]姬芳芳,丁煥香.體育運動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N].運動, 2018 (20): 78+141.
[4]學校體育仍是教育短板 專家:體育課地位依然有待提升[EB/02]. 人民網,2020- 05-20.
[5]王繼輝, 韓自力, 李冠英,等. 增加體育運動對原發性失眠患者過度覺醒的影響[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5, 36(5): 791-796.
[6]張勇.中小學生體育運動興趣開發的策略研究[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20(2): 56.
[7]張吾龍, 胡德剛.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均衡發展的研究[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 51(6): 649-652.
(重慶南開中學? ?4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