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蘭芳
【摘要】當前,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性難以體現,自主精神難以集中,學生處于學習的被動地位,教師成為課堂的主角。加之教師講述存在著靈活性不足的特點,所以也就影響到了學生的發展。就英語學習而言,課堂無非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但若要升華學習效果和英語能力,必須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下文就如何培養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主學習;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37-02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風格,整體安排學習策略的發展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發展具體的學習策略,把學生培養成為自主的學習者。教師要幫助學生不斷嘗試各種學習策略,指導學生自我監控使用策略的情況和效果,并根據需要及時調整,以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還存在著一定的依賴性,所以更習慣受到教師的主導與支配。如果教師在這一階段中不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那么也就很容易讓學生出現難以跟上學習進度的現象。
一、開展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自主學習指學生所具有一種主導學習的內在機制,由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方面綜合而成。它是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具有探索性、選擇性、構建性、創造性,是突破學習效果的基本能力。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對于學生的能力發展,未來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的同時,要注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教學,幫助學生學習策略能力的提升。引導學生的自我學習,自主完成學習計劃,能夠進行自我監控學習。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及進行記錄,及時發現問題并反思教學過程的不足。及時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自主學習效率,如此才能最終實現學生英語自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本校英語自主學習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方面:我校是屬于鄉鎮初級中學,學生都是來自農村,基礎參差不齊,家長監管和教育方式情況也各不相同:1.部分學生屬于留守兒童,家里只有爺爺奶奶或是托付給叔叔阿姨照顧的,管教缺失,造成貪玩,厭學情緒,教師的說教作用不大。2.部分學生雖然家長在身邊,但忙于生計,無暇顧及。這些學生中有一半學習目的明確,能自覺完成相關學習任務;一半受外界因素誘惑,如手機游戲。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在自學學習方面,精神注意力難以集中,缺乏自主學習精神,對自主學習目標認識模糊。
教師方面:教師們在教學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對于學生的課前預習不夠重視,缺乏指導,預習要求模糊;對于學生的學習情緒,情感的了解不足,沒能及時顧及這些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采取有效措施消滅不良情緒等。以上問題雖然表現在學生身上,但是教師作為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引導者在幫助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自主學習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
1.實事求是的原則。學生要自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知識占有的水平,根據自己的實際確定自學內容,完成自學目標,不過高追求,也不過于放松自我。
2.循序漸進原則。不能對學生學習作統一要求,而是經常啟發學生自問是否日有所得、月有所進呢?要經常教育鼓勵那些落后的學生做自我的縱向比較,設定學習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
3.尊重個性,鼓勵創造的原則。學生們由于身心發展程度的不同,生活環境的差異等而導致的性格特征,學習需求都會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就要關注不同學生的特征表現,學習需求,積極調整學習策略,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位同學的需求,調整教學策略,取得更高的教學效果。
四、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1.引導學生自學,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對中學生而言,已經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基本能獨立完成自學。教師可逐步引導學生帶問自學,主動尋求答案,進而逐步掌握英語學習主動權。如在教學人教版九年級unit 1 Section A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時,學生導學案中,我設置了問題: How do you learn English?作為課前任務,學生小組內搜集相關答案匯報。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哪怕只回答只言片語。另外,就怎樣學習英語、英語的重要性等問題用英語表達,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語法的應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能夠將知識點應用于實踐中,通過實踐提高對知識點的把握程度。通過學生的英語表達問題活動,學生能夠在自主討論,探究、分享經驗中取得知識成長,提高學習積極性,參與性。
2. 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母語化環境。英語學習并不單純是需要在課堂中來完成的,要從學習環境上入手,讓學生如同學習母語一樣來學習英語知識。在教學中適當引入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師教學,彌補黑板教學的不足。并憑借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呈現更多的生活案例,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吸引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如每個學期我都會向學生推薦教材相關的網站和鏈接,學生除了在家自學之外,還可以通過訪問網站,全方位地了解英語這門語言,就如同置身于一個真實的運用英語的環境中,這樣可以讓學生學會用英語來進行思維,養成英語思維的好習慣。并且鼓勵學生借助WeChat或qq來尋找能夠進行溝通的同伴,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展現自身優勢的基礎上來提高學習效果,實現英語知識的內化。
3.倡導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之間能夠相互交流,分享學習經驗,提高默契度。并以團體成績作為小組學習的考核標準,能夠激發學生的合(下轉第139頁)(上接第137頁)作學習積極性,提高合作學習能力,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憑借濃厚的小組學習氛圍,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不斷思考,討論,獲取自主學習成果。這種“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組員之間的相互配合,能夠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如在教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中,我選擇了? make a survey這一任務讓學生開展調查訪問活動;在教學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中,讓學生小組內討論哪些行為是允許,哪些是不允許的。經過討論,學生們進一步熟悉和掌握本課相關新單詞(如:pierce, earring, part-time, smoke, safety等)。同時了解和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符合中學生日常行為準則,規范自己的言行。
4. 做好教學延伸工作。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一直占據主體,且受到固定時間、地點與內容的影響,使得教師與學生的思想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尤其是對于英語教學來說,這種模式使得學生的正常學習與發展受到了影響。只有真正激發出學生的自主性,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如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課下時間來組織學生進行實踐,在學習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這一內容時,可以要求學生自行制定假期行程,通過收集相關圖片與信息,以此來做好教學講解工作,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學生收集好素材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分享,激發出學生的自主表達欲望。其次,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從環境上出發,將學生帶到室外,通過感受實際生活環境,以此來學習英語知識。如在閱讀教學中就可以將學生帶入到圖書館,借助圖書館等來對學生產生出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能夠帶給學生不同的感受與體驗,同時也可以實現思維的開拓與延伸,而實現自主學習的目標。
總之,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該明確自己教學任務,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教學中滿足學生的實踐體驗,交流互動,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高度的自我監控學習中獲得語言知識積累和技能成長。
【參考文獻】
[1]鄧如波. 基于自主學習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研究[J]. 求知導刊, 2015,(10):128-128.
[2]周春嬌. 自主學習模式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研究——以黑龍江省蘭西縣遠大中學為例[D]. 2015.
[3]陳莉蓉. 基于自主學習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探討[J]. 中學教學參考, 2016,(18):60-60.
[4]羅燕. 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討[J]. 未來英才, 2014,(01):47-47.
[5]曹娜. 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J]. 新課程(中學), 2015,(09):89-89.
[6] 孫潔.對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現狀的調查分析https://www.doc88.com/p-0972680487829.html
作者單位
(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石澗中學;廣東;廣寧;5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