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華嫦
【摘要】閱讀理解在英語中考試卷的比例很重,30分,所以有“得閱讀者得天下”一說。閱讀理解考察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閱讀能力,信息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綜合文化素質。學生想對閱讀說“愛你”不容易,閱讀理解也成了拉開學生之間成績差距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提高中考閱讀理解專項復習的實效刻不容緩。
【關鍵詞】閱讀理解專項復習;詞匯量;閱讀習慣;解題技巧;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83-01
從歷年的考題分析中可以看到,A篇和C篇的體裁都是應用文。A篇多以海報的形式為主,主要介紹各種活動的信息,難度不大;B篇是與歷史、科普、自然相關的說明文,難度較大;C篇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配對閱讀,難度不大。A篇和B篇的題型以細節理解題和推理判斷題為主,詞義猜測題和主旨大意題也是每年的必考題,2017年增加了排序題的考查。2018年A篇的文章詞數有所增加,2019年C篇的文章詞數有所增加。
閱讀能力強的學生都有共同的特點:豐富的詞匯量+良好的閱讀習慣+一定的解題技巧。
所以在進行閱讀理解專題復習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詞匯復習貫穿整個復習階段
單詞是英語學科的基石,在英語復習中突破詞匯關是很重要的,不管做什么題目,詞匯都是基礎,詞匯關不過,是無法取得好成績的。所以詞匯復習貫穿了整個復習階段。每周利用“新突破”的早讀材料,必備手冊和教材梳理進行詞匯的記、默和練。同時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還沒有過關的詞匯在小組內再次抽查和鞏固。為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詞匯復習不枯燥,可進行小組單詞PK賽。
除了記憶初中三年教材中的詞匯,還要求學生適當地增加自己的詞匯量。在平時做題的過程中把常見的生詞、短語摘錄下來。這也可以幫助學生掃清閱讀時的攔路虎。
在平時做閱讀時要求學生必須要把文章中出現的生詞和有用的短語用本子摘錄下來。平時空閑時拿出來看一看,記一記。哪怕不會寫出來,再次出現這些詞匯時也能知道它們的意思,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二、 良好的閱讀習慣助力
1.閱讀小組共成長
興趣是形成習慣的前提,在閱讀中培養興趣,形成語感,擴大視野,穩定詞匯保有量。在閱讀理解專題復習課上,我以小組為單位,成立閱讀小組,給出閱讀內容和任務,讓學生去自由閱讀,然后互相交流閱讀的感想及閱讀方法經驗等。同時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多關注時事新聞,留意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注重自然科學、外國風土人情及歷史背景燈體裁的課外閱讀,摘錄此類文章在小組里分享。每周開展美文分享,利用班上的宣傳欄展出他們摘錄的文章,要求同學們共同閱讀這些文章,并摘錄相關的詞匯進行記憶。這樣增強他們對閱讀的信心,從而培養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2. 保留做題痕跡
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要求學生在文章中標記關鍵信息,保留做題痕跡。保留做題痕跡好處多多。通過勾畫關鍵詞句,可以讓眼睛、手、大腦統一步調,注意力自然集中在卷面上,避免走神、漏看或看錯重要信息。保留做題痕跡能讓學生更容易抓住重點,如題目讓選錯誤選項,一看A正確,BCD也不看了,直接就選了A就可以。
做題時,可根據答題痕跡迅速作出判斷;做完試卷,可針對性地復查,避免從頭到尾再看一遍題目,尤其是那些有把握的題,幾乎可以一掃而過,不需要花什么時間。
同時要特別引導學生劃出文中總領句、過渡句、總結句、涉及人物觀點情感的句子等。這些句子往往是解題的關鍵所在。
平時還要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通過對文章難易的判斷后,來規定具體時間,如5min中篇較難的文章,7min難度大的文章。長期堅持這種習慣,閱讀速度就慢慢提高了。同時,在英語閱讀中,語感很重要,語感來源于大量的閱讀積累,只有大量的涉獵,才能達到語感的質的飛躍。
三、解題技巧不可少
閱讀教學中,注重精讀與泛讀的結合,根據閱讀需要,選擇適當的閱讀方法。所以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解題技巧,其中學生扣分較多的提醒是細節理解題,推理判斷題,詞義猜測題和主旨大意題。
細節理解題最主要是明確問題,以四個“W”和一個“H”,即what\when\where\why\how。根據問題,確定問題關鍵,定位關鍵詞。同時要注意同義轉換、反義轉述、和信息歸納。
又如主旨大意題,主旨大意題一般有歸納大意型: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等;提煉標題型: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還有寫作目的型:The writer wants to tell us…\What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在此特別要談談思維導圖在閱讀理解中的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將枯燥的線性文字變成形象生動的圖式,從而準確反映文章的結構和作者的行文思路。
學生根據文章的內容制作自己的思維導圖。從感知,理解,制作到應用,有了足夠的復現和訓練,他們對思維導圖這一有助于閱讀的“神器”(此描述來自一學生)得心應手了。如文章“Body 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中,我要求他們在理解文章的前提下,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個思維導圖并利用這個思維導圖對文章進行復述。學生交上來的思維導圖圖文并茂,內容豐富。簡單卻有極其有效的思維導圖在閱讀中能讓學生整合知識,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制作簡單的思維導圖,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
總之,學生只要有一定的詞匯量,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掌握相應的解題技巧,就會 “喜閱”—— 喜歡上閱讀。
【參考文獻】
[1]張廣軍,馬飛.初中英語教學與閱讀技巧相結合的策略探究[J].寧夏教育,2020(05):58-59.
[2]陳兵相.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名師在線,2020(05):30-31.
作者單位
(廣東省開平市金山中學;廣東;開平;52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