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艷梅

【摘要】要寫好作文,興趣和方法都是至關重要的。它是進行創(chuàng)作的一種自覺動機;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創(chuàng)作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和孩子們一起把寫作的內容和方法編成兒歌來進行寫作教學,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充分發(fā)揮出了孩子們自身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了他們寫作的興趣和激情。當孩子們朗朗上口地讀出他們的寫作妙招之時,他們就諳熟了寫作之門徑,從而讓那些貌似“老大難”的作文成為了“小兒科”,慢慢地,孩子們會愛上寫作,也會在寫作過程中收獲愉悅和成功。用兒歌來引領寫景作文教學,那就一定要做到“景中有物”。筆者眼中的“景中有物”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在寫景時,要先選擇寫什么景物,要有所側重、不可面面俱到;第二,要將印象深刻的景物的特點寫具體、生動,做到重點突出、能吸引讀者。
【關鍵詞】兒歌;引領;景中有物;大自然;五感;重點突出;過渡句;特點;文采飛揚;秘訣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64-02
我喜歡和孩子們一起把寫作的內容和方法編成兒歌來進行寫作教學,這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充分發(fā)揮出了學生自身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了孩子們寫作的興趣和激情。當孩子們朗朗上口地讀出他們自己編出的寫作妙招之時,他們就諳熟了寫作之門徑,從而讓那些貌似“老大難”的作文成為了“小兒科”。用兒歌來引領寫景作文教學,那就要做到“景中有物”。我眼中的“景中有物”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在寫景時,要先選擇寫什么景物,要有所側重、不可面面俱到;第二,要將印象深刻的景物的特點寫具體、生動,做到重點突出、能吸引讀者。那如何做到“景中有物”呢?我編了一首兒歌來引領孩子們:
“景中有物”妙招歌
身臨其境大自然,調動五感來欣賞;
游覽簡圖畫好看,重要景點選二三;
重點突出顯豐滿,有詳有略才得當;
過渡句式學用上,景點轉換要自然;
突出特點顯才干,文采飛揚更高端。
一、身臨其境大自然,調動五感來欣賞
新課標指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我所倡導的“身臨其境大自然,調動五感來欣賞”與新課標當中的這一點是相通的,意思是讓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讓孩子們經(jīng)常置身大自然,經(jīng)常做一些有生活情趣的事情。在這些過程中,孩子們充分調動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去直接觀察、感受,在習作中能寫出自己真切、獨特的見解。
我經(jīng)常鼓勵孩子們置身大自然的懷抱,經(jīng)常展示孩子們在大自然中放飛自我的照片和視頻,并且會定期評選“擁抱自然小達人”。我也會引導孩子們經(jīng)常做一些有生活情趣的事情,比如:當一個快樂的攝影師,拍下眼中的美好與神奇;種一些菜或者花草,了解植物、陶冶情操;收藏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玩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訓練思維、增強合作意識;做一做美食,感受食物之美、生活之樂……孩子們常常置身于大自然并且常常做一些有生活情趣的事情,他們的身心更加健康,視野更加開闊,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也拓寬了。
新課標還指出: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寫作素材。在此基礎上,我引領孩子們一起用“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來感知外界事物,告訴他們通過視覺,我們可以看到柳綠花紅;通過聽覺,我們可以聽到鶯歌燕舞; 通過味覺,我們可以品嘗酸甜苦辣;通過嗅覺,我們可以聞到甜潤芳香;通過觸覺,可以感受春風拂面……我也經(jīng)常和孩子們一起,調動我們的“五感”來感受大自然的各種神奇。
為了讓孩子們充分調動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去直接觀察、感受,并在習作中寫出自己真切、獨特的見解,我?guī)е麄兠烂赖刈x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視覺詩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聽覺詩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瘦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嗅覺詩句);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味覺詩句);古木陰中系短蓬,杖黎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觸覺詩句)。讀完之后,我會引導孩子們感悟“五感”真是個好東西,詩人們用它,把詩寫得多么靈動。我還跟孩子們一起品讀優(yōu)美散文,比如朱自清的《春》、葉圣陶的《荷花》等,通過品讀、賞析,孩子們進一步感受到“五感”真的很美妙,不僅詩人用它,大作家也用它,從而激發(fā)出了孩子們在習作中也調動“五感”的強烈愿望。
充分感受到“五感”的妙處之后,我和孩子們一起編了“五感法寶歌”——我有六件寶,觀察少不了。 眼睛看得明,耳朵聽得清;鼻子聞氣味,嘴巴嘗滋味;雙手摸一摸,大腦細思考。用好六件寶,奧妙全知道!掌握了奧妙之后,孩子們調動“五感”來觀察、體驗,他們的生活敏感度提高了。窗前的一棵榕樹、陽臺上的多肉、天空中的云朵和雨滴都成了孩子們觀察和寫作的對象,瞧,他們的作品多么可人:輕飄飄的榕樹枝頭,風繡的花邊瀟灑,陣陣細雨齊下,晶瑩的雨露如畫;你看,陽光下的多肉,它像一個胖嘟嘟的娃娃享受著陽光,那么悠閑、那么歡暢;白云姐姐變成灰色的了,是誰把她弄臟了;一道閃電劃破了天空,嘀嗒、嘀嗒,只見天空中的雨滴朝我落下……從孩子們的一篇篇周記中,我知道了他們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著自己的見聞,寫出了自己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
二、游覽簡圖畫好看,重要景點選二三
新課標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在寫游覽作文時,我會引導孩子們在自己游覽的基礎上畫一個游覽路線簡圖并且在印象深刻的景點處用五角星或者笑臉等符號做上記號,寫作時,做記號的景點就可以重點描寫啦。畫好游覽路線圖之后,孩子們再動筆寫作,他們就有了寫作興趣和自信心,也有了寫作的思路和素材。
三、重點突出顯豐滿,有詳有略才得當
“寫作時,要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圍繞表達中心,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我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以習作例文《頤和園》為例,引導孩子們明白了頤和園的景點雖然很多很多,但作者并沒有面面俱到,只是選擇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來重點描寫,其它景點則一筆帶過。從而讓孩子們弄懂了“重點突出顯豐滿,有詳有略才得當”的含義。
四、過渡句式學用上,景點轉換要自然
新課標指出:要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我讓學生將《頤和園》《七月的天山》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閱讀,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共同之處,孩子們感受到:這兩篇文章都善于運用過渡句,過渡句可奇妙啦,它不僅僅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還能清楚而自然地表現(xiàn)出景點的轉換。感受到過渡句之妙處后,我創(chuàng)設情境、以“去好風光植物園春游”的闖關游戲讓孩子們初試身手、訓練寫過渡句。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很快學會了如何寫過渡句。
五、突出特點顯才干,文采飛揚更高端
我和孩子們在“去好風光植物園春游”闖過第一關(會寫過渡句)之后,很多孩子選擇把“郁金香園”這一處景點作為重點來寫。于是,我讓孩子們勇闖第二關——你能有文采地寫出郁金香園的特點嗎?孩子們興致很高,馬上動筆寫作。寫完之后,我們展示優(yōu)秀作品,全班同學一起欣賞,并請最佳小作者和評委們一起總結出優(yōu)秀作品的成功秘訣。
秘訣一:按照順序有層次(最佳小作者從遠遠看到的滿園的郁金香,到走近細看一行行的郁金香,再聚焦到一朵,按照從遠到近、由整體到部分的順序來觀察、寫作,很有層次感。)秘訣二:動靜結合有生機(優(yōu)秀作品里除了有靜態(tài)描寫,還有動態(tài)描寫。動靜結合、生機無限。)秘訣三:調動“五感”很立體(最佳小作者在寫郁金香園時,既有視覺描寫,還調動了聽覺和嗅覺等,調動“五感”來觀察、寫作,文章果然很立體)秘訣四:多種修辭很生動(最佳小作者在描寫郁金香園時,運用了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特別有畫面感,也顯得特別靈動。)
通過這樣的總結,孩子們都明白了原來是通過以上這四大秘訣寫出了郁金香又香又美的特點,也明白了“突出特點顯才干,文采飛揚更高端”的真正含義。
用兒歌兒歌引領寫作教學,為寫作教學帶來了一種嶄新的視野;兒歌引領寫作,讓我們老師們有一種想實踐和研究的“迫不及待”;兒歌引領寫作,為孩子們的寫作之路增添了一道他們喜歡的絢麗色彩。寫作教學,只要我們做到珍視童真童趣,讓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激活他們的寫作興趣,這塊肥沃的土地就會有五彩的收成。用兒歌指導寫景作文教學做到了“景中有物”,孩子們就會成為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陽光少年,他們會用“五感”來觀察、體驗和感受,把生活中的景寫得細膩生動、豐滿靈動,讓人陶醉。
作者單位
(深圳市龍崗區(qū)五園小學;廣東;深圳;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