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玉珍
【摘要】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經歷了一段“在家上學”的日子,按照“停課不停學”的要求,課堂教學從“面對面”變成了“屏對屏”,知識獲取方式和傳輸方式、“教”和“學”都發生了明顯變化。線上教育,對師生來說既是一場考驗也是一次成長。而疫情中蓬勃生長的在線教育,也讓我們感受到,即便困守家中,身處天南地北,我們也共同完成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盛大教育實驗,隔著屏幕進行教與學,我們從新鮮生疏到慢慢適應。當有了全面“觸網”的初體驗之后,不少創新的混合式教育也在老師們的教學中不斷涌現,教師把現場教學和網絡教學的各自優勢更加靈活地結合起來,實現教學效果的優質升級。
【關鍵詞】線上語文;口語表達;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97-02
線上口語交際教學讓教師可以創造性地利用語文教材內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口語交際資源,并將交際元素整合進語文教學中,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語文教學因口語交際而豐厚、口語交際因語文教學而生動的“雙贏”效果。
針對網絡授課中最困擾老師們的問題——師生、生生互動少,缺少面授教學中的情感交流和人性化的教學環境,教師對學生的監督和指導性變弱等情況,我采用“三板塊”的授課法實現線上與線下教育的有機融合。
首先,課前通過釘釘群在線推送精選預習資源包,如“預習單”、預習課文音頻、視頻等資源,用“小組評比”的方式激勵學生做好預習,助力線上教學順利開展。線上直播,還需要暖場熱身。提前10分鐘進入cctalk,播放一首好聽的歌,與孩子們一起做做熱身游戲,如猜猜謎語、腦筋急轉彎,三五兩下,就把孩子和屏幕前老師的距離拉近了。
其次,在線上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的優勢,采用多種手段呈現課堂教學重難點,創造機會讓學生展現自己,做好筆記,下課把筆記傳至釘釘的“家校本”,用“最佳聽課筆記齊欣賞”的評比方式,督促學生認真聽講。
最后,課后布置拓展型作業,把語文教學向生活延伸。學生在釘釘班級群或微信小打卡展示音頻、視頻、圖片作業,通過師生、生生互評,一起進步,獲得成長。
下面,我以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五《打電話》教學為例,淺談線上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
一、依托繪本閱讀,引出交際話題
首先,結合孩子們愛聽故事的天性,教師依托朗讀圖文并茂的繪本《我想給你打電話》,引出“打電話”話題,引導孩子在傾聽中提取關鍵信息,并且了解打電話的一般步驟。
師:親愛的孩子們,當你心花怒放的時候,你想打電話給誰分享?當你難過傷心的時候,你想打電話給誰傾訴?因為有了電話,我們可以和千里之外的親朋好友說說話,多有意思!文中的短發小妹妹,在和小狗打電話的過程中,將甜蜜的一天回味了一遍,疫情隔離期間的你,一定也想拿起電話給你的小伙伴打電話了吧?我們一起來學習打電話的小妙招。
二、借助教材插圖,習得交際方法
用足、用好課文內容,就地取材,是師生開展教與學最經濟最適切的載體。從教材出發,連接生活,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初步學會獨立打電話和接電話的方法。
(一)結合課文插圖,歸納打電話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項
師:一起看看課本中張陽和阿姨的對話,看看你能發現打電話的小妙招嗎?
學生討論,預設:“喂,你好。請問你找誰?”問候以及禮貌用語的使用。
“阿姨,您好。”這是稱呼和問好。
“我是張陽的同學李中。”這是自我介紹。
“請問張陽在家嗎?”使用禮貌用語“請”。
小結:打電話要點:親切的問候,自我介紹,禮貌用語;接電話要點:聽清楚,禮貌用語。
線上教學,由于時間限制,一定要注意精講多思巧練。在圖文的呈現上,也非常講究。如圖文并茂、畫面需要有沖擊力,給學生留下好記憶;關鍵詞選取重點詞,方便學生好記憶。
(二)創設童話情境,習得打電話的方法
借助線上教學切換場景形式的便捷性,在初步了解打電話的要點,教師順勢引入課外讀物《大狼托克打電話(節選)》中的打電話情節,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做到給別人打電話時有禮貌,能先介紹自己,把話說清楚;接電話時認真傾聽,能聽清楚主要內容。
師:帶著這三樣法寶,我們一起看看作家王一梅寫的《大大狼托克打電話》,看看我們的大狼托克打的電話成功了嗎。你們覺得第二天,熊能收到大狼托克的面包嗎?
(三)對比沖突,揭示討論話題
預設:熊收不到大狼托克的面包。地址沒有交代清楚。他很困。
(四)師生用兒歌小結打電話方法
打電話,先撥號,電話號碼要撥對。拿起電話說“您好”,告訴對方我是誰。明明白白說事情,要點一定要說清。認真傾聽對方話,主要內容記心間。通話結束說“再見”,注意電話要歸位。
(五)結合課本提示重點,補充說明
一是給別人打電話時,要先說自己是誰。二是沒聽清時,可以請對方重復。
(六)再讀兒歌《打電話》,鞏固說話禮儀
三、聯系生活實際,提升交際能力
統編教材口語交際中的情境,均是社會中真實存在的,教材提供了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使學生盡可能多的體驗各種場合的交際行為,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打電話》這個主題對于長期居家隔離的一年級學生來說,猶如一場及時雨。
(一)創設互動情境,鞏固接打電話的重點
1.情景一:打電話約同學踢球
思考:要怎樣才能用簡短的語言把
事情說清楚。(a.你想約誰?b.什么時間?在什么地點?干什么?c.注意使用禮貌用語:“你好” “您好”、“請問”、“謝謝”、“再見”。)
2.情景二:打電話向老師請假
師生對練:教師參與,適時指導,充分練習;
3.情景三:有一個叔叔打帶電話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小組練習,進一步明確打電話的程序和說話的內容。教師巡視指導。匯報表演。各組代表依次上臺匯報表演,師生及時評議指導,評選優秀小組。
評議時以學生為主,主要從是否有禮貌,是否把事兒說清楚,說話是否通順連貫等方面評議,注意肯定長處,指出不足,提出建議。
指導重點:撥通電話,主動問好;先做介紹,再講事情;提前準備,說清內容。
(二)鏈接生活,創設生活情境,掌握接電話的要領
例:此刻萬物明朗,春光可期,即將等到開學的杜哲想打電話通知小組內的同學,明天早點到校打掃衛生,于是在打電話前,他列出了通知的關鍵詞。
如果你接到杜哲的電話,會怎么回應呢?
指導重點:語音語調,要有禮貌;認真傾聽,積極回應;互相道別,體貼用心。
通過cctalk多人連線功能,同學們在線上可以實現即時互動說話訓練,老師與小評委們可以及時點評互動,學生對交際中傾聽與表達的要點更為清晰。
(三)走進生活,創造“機會”說,運用習得的方法要領
知識改變命運,災難歷練人生。經此一“疫”,同學們已經感受到了個人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誰都不是一座孤島,世界與我相關。戰“疫”之中,孩子們是見證者、參與者。他們見證了全國人民的眾志成城,見證了特殊時期的不畏艱險、迎難而上;他們置身其中,與家人們一同聽從號召、減少外出、注意防護。于是,在口語交際的最后環節,我設置了“任務大挑戰:我想給你打電話”,讓學生以游戲方式抽取任務卡,完成指定任務。
1.情境一:緊急電話
你住在白云小區1棟12樓,有一天,你出門進入電梯,突然電梯失靈了……
教師相機指導慎重使用緊急電話,認識緊急電話及用途。
2.情境二:請假電話
今天你要參加國際象棋比賽不能準時上學,你給老師打電話請假。
3.情境三:溫情電話
(1)今年過年,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和爺爺奶奶一起團圓過年,請你給家人打電話,說說你的心里話。
(2)面對疫情,如何從恐懼、焦慮、煩躁之中解脫出來?請你靜下心來與父母或朋友交流交流感情。
4.情境四:邀約電話
選擇一個同學,約他/她一起去野餐!
5.情境五:感恩電話
經歷了兩個多月,武漢這座“九省通衢”從按下“暫停鍵”到“重啟”,經歷了一次重大考驗,在同無情病魔的卓絕斗爭中,我們一步一步地取得了勝利。請你給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醫護人員(人民子弟兵、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打電話表示慰問。
6.情景六:魔法電話
那些從野生動物身上抖落的病毒,已經施展出洪荒之力,裹挾著我們人類來到了新的歷史紀元。此刻,它已不是醫生才需面對的病例,而是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請你給病毒打個電話,說說你的想法。
7.情景七:經驗介紹電話
(1)居家戰“疫”,你是怎么提升自我控制、時間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的?說說你是如何合理安排時間,自主而有計劃地學習。
(2)疫情期間,跟你的小伙伴們說說你了解的傳染病防治知識和方法。
8.情景八:主題電話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炎黃子孫的抱負與胸懷。同學們,每天看看新聞報道,關心疫情變化,知曉國家防疫的決策方針,把你看到的、聽到的可歌可泣的戰“疫”故事告訴小伙伴們吧!
四、云端作業共賞,分享別樣精彩
最后,學生作業以錄制視頻的方式提交,精彩作業,你我共賞。
王均然:戰勝病毒,從我做起。戴口罩,不出門,不亂吃野生動物,勤洗手。我長大想當醫生,這樣子可以幫助更多的病人。
魏海洋:親愛的醫生叔叔、阿姨,謝謝你們為我們的付出。我們自己也要保護好自己,勤洗手,戴口罩,多喝水,不出門。我們在家不害怕。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一定會勝利的!
陳澤恩: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特別得厲害和狡猾,它正占領了一座美麗的城市。很多醫生叔叔、阿姨為了戰勝它,不得不和自己的小家分開。正因為有了他們的守護,我們才可以和家人在家平安團圓,這也讓我記住了勇敢是什么。勇敢是害怕也要做正確的事。
杜哲:病毒太兇猛了,我覺得很害怕。《媽媽要打怪獸》中的媽媽一定是一位勇敢的醫生,這些白衣戰士為了我們的安全跟病毒戰斗,他們犧牲了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莫子桓:你好,是白曦雨嗎?我在家編了一首《健康生活歌》,想和你一起分享呢。小朋友要健康,及時養成好習慣。晚上按時睡,早睡早起身體好。三餐飲食要注意,不挑食不偏食,營養均衡很重要。每天鍛煉一小時,規律作息身體棒,情緒心態調整好。快樂常保正能量,自身放松助大腦。健康的生活呀,充滿陽光充滿愛。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我們的課堂教育必須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實現學校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良性互動。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要落到實處,需要我們把握住低段學生的特點,樹立回歸真實生活的口語交際教學觀,引導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學習交際,提升交際能力。相信疫情防控阻擊戰是“教材”,也是“課堂”,善用特殊時期的別樣經歷,定會化作孩子們茁壯成長的寶貴養分,讓學生舌燦蓮花。同時,在這個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的新時代,也對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師一定要能夠嫻熟的運用在線教育手段獲取各種教育資源,利用各種數據處理的方法與技術和及時分析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不斷學習,不斷成長適應。畢竟工作即學習,學習即成長,對于教育來說,成長之外無目的!
作者單位
(深圳市龍崗區五園小學;廣東;深圳;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