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華嵐
摘? 要: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通常根據對課文的閱讀而完成的,進而培養學生根據字詞建立良好的閱讀觀念。所以,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優秀的閱讀能力對于語文學習具有重要的幫助,是學生認識自己、認識社會的重要基礎。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許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如何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出幾點建議,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能力的高低影響著小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而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高效的閱讀學習有助于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對文章中重點內容的研究分析,可有效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并且增強學生對閱讀的熱愛。但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針對學生語文成績進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沒有切實提升,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學生仍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于各種新奇事物都十分地好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小學生這一性格特點,給予學生更多對新事物探索的機會。如此一來,學生便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中去,進而使學習效率大幅提高。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運用,多媒體教學便是教師為學生開展趣味閱讀學習中的重要工具,其優越性可以幫助學生擴寬知識面,學習更多豐富有趣的語文知識,并結合實際教材內容,幫助學生提高語文閱讀能力,使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語文能力。
例如,在進行一年級上冊《秋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我國各地豐富多彩的秋季美景。學生通過多媒體視頻、圖片、音頻中直觀感受到秋天的美好,不出課堂便能領略祖國各地的秋季景色。學生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可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大腦以多媒體音視頻內容為基礎,對文章中描述的景色能夠在大腦中形成更加清晰的畫面。進而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更易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以發揮,使學生更為積極地參與到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同時對課堂教學效率也具有顯著的提高,進一步優化語文教學質量。
二、拓寬閱讀學習渠道,豐富學生閱讀形式
根據研究調查表明,很多語文教師在開展文章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都是教師示范性朗讀,或者進行學生分組分段式的閱讀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單調乏味,極易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不能有效地使學生的情感閱讀真正融入到文章當中。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改變這一現狀,不斷擴寬學生的閱讀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收獲更多的語文知識。
例如,在進行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在課上要求學生對課文反復進行閱讀,無論讀多少次,都不能有效地使學生對文章主旨深刻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播放地球上的恢弘壯麗的景象。首先可以先激發起學生對于新課程的好奇心,使學生在多媒體上欣賞到遙不可及的美景。接下來,教師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人類對環境的污染,使學生通過觸目驚心的視頻直觀感受到人類對于大自然的破壞,進而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最后,再讓學生根據所看內容進行課文的朗讀。學生通過課前簡單的視頻觀看,對文章內容便可深入理解,進而在朗讀的過程中充分調動自身情感,使學生語文閱讀的學習更具效率。
三、創設情景教學模式,營造閱讀學習氛圍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科學地創建某些情景,可以讓學生更能直觀感受到文章的內涵,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語文閱讀學習效率自然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語文教師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情景內容要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內容才能更貼合學生的生活觀、價值觀,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同時也要與實際教材內容相呼應,更貼切于文章內容。
例如,在進行一年級上冊《影子》這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將課堂教學轉為課外活動體驗,并通過實踐的形式使學生對文章中的“影子”具有全面的了解。《影子》這課主要針對影子的形成、關于影子的傳統藝術以及“影”字的演變歷史進行講解。在課外活動過程中,教師可先組織學生觀察自己的影子,并詢問學生是否知道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在學生說出了各式各樣的答案以后,教師可找來一個手電,利用燈光原理向學生們進行簡要的講解。這種實踐活動課程有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使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更符合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同時還能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增長見識,更好地激發學生語文閱讀興趣。
總之,閱讀教學活動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中的重要一部分,教師的教學目的不應當只停留在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層面上,更應當使學生通過科學的閱讀學習,獲取源源不斷的語文知識,進而有效培養自身語文素養,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余玲艷,代建軍.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7,(8):92-96.
[2]王惠惠,于忠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具化反思[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6,(12):80-83.
作者單位 :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