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增華
摘? 要:有效課堂是教學活動永恒的主題,而有效的提問是有效課堂的核心,是師生相互溝通的基礎,是啟發學生思維的方法,也是實現教學反饋的基本方式之一。本文旨以筆者多年高中生物教學實踐經驗對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生物課堂有效提問進行淺析,并借助一些生物學教學實例分析在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關鍵詞:生物;課堂提問;有效性
一、有效課堂提問的含義
日本著名教育家齋藤喜博稱提問是“教學的生命”。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調動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和想象力,也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引導學生進行信息的收集活動和探索行為,并且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增進對問題的全面理解,使學生的思維達到較高水平。因此,有效的課堂提問在高效課堂的構建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有效課堂提問的策略
(一)如何設計有效課堂提問
1.教師有目的地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教學活動,從而增強學習生物的動力。比如溫故知新的復習性提問、新知理解的啟發性提問、觸類旁通的遷移性提問、歸納總結的概括性提問、了解學情的檢測性提問、學習方法的指導性提問等。比如:在《光合作用影響因素》的教學中,我預先復習性地提問“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如何書寫?”,并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書寫,其余同學練習本上書寫。這樣起到了溫故知新的作用,然后我繼續啟發性地提問“分析反應式,你能得到哪些因素可以影響光合作用?”。給同學們一定時間相互討論,并以小組為單位總結對比。大家紛紛搶答。有的小組回答“CO2”,有的小組補充“光照”,這時我補充性提要求:“有哪個小組可以把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分類完整地回答出來?”,教室馬上變得安靜,大家開始在練習本上分類總結。不久,有些同學開始舉手要求回答。結果第一組同學和我預想的一樣,按照反應物、產物、反應條件來分類整理。第二組同學馬上舉手有不同見解,很出乎我的意料,他按照氣體、液體、離子等類別分類,也很全面,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超出預期地實現了我要達到的目的。
2.提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引發思考的出發點,有效提問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戰性,能將學生的思維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達”的境界,在學生大腦中形成一個個興奮中心,促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相關知識來積極探究。比如:在《實驗——還原糖的鑒定》的實驗教學中,學生做完實驗后,我發現不同組別試管中的顏色不是完全一樣,絕大部分組都出現紅黃色沉淀,但是個別組出現淺紅黃色沉淀,有的組出現的是藍色,我本想宣布他們實驗失敗,但靈機一動,將課堂總結最后這幾分鐘改用為實驗現象的分析,于是我提出問題:“為什么有的組中出現淺紅黃色,有的組出現藍色?給我全面準確的總結?!边@個問題一出,全體同學馬上在笑聲中思考起來,有的同學立即開始動筆總結,結果總結出很多條可能性,如水浴溫度不夠,或水浴時間不夠,或者實驗材料不純,再或是加酶后直接加熱,這樣,不僅通過這個問題啟發同學們回顧了整個實驗的過程,還總結出實驗的易錯環節和注意事項,一舉三得。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有時所提問題或過于直白而顯得價值不大,或要求不明而不能令學生思維聚焦,或缺少必要知識鋪墊而使學生無所適從。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啟發性的研究,切實達到“有效”的標準。
(二)有效課堂提問的問題方式
1.多媒體提問法
所謂“多媒體提問法”就是應用多媒體技術將問題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可以讓抽象的生物概念等問題具體化。多媒體教學中要加入與問題相應的圖片,或者是動畫效果和音樂。例如,在《細胞分裂》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后提問分裂各時期的細胞的主要變化,這樣將問題以一種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示給同學們,讓學生能夠產生直觀的感受,在這種新鮮的視聽刺激中開發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得到結論就輕而易舉。再通過投影各時期DNA、染色體、染色單體數量變化問題的表格,進行提問,數量上的變化迎刃而解。再例如,在《核酸是遺傳物質的證據》的教學中,我在課前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首爆紅網絡歌曲《我不想說我是一只雞》的動畫音樂,在繁忙的學習間隙可以聽到這么幽默的歌,看到有的同學隨著音樂也一起哼了起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趁同學們聽歌過程中,問題投影出來:(1)引起雞患禽流感的罪魁禍首是什么?(2)它是以什么作為遺傳物質的?這節課同學們始終呈現出積極活躍的狀態,因此,一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開始對于營造課堂的氣氛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2.情境提問法
設置情境提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渡镎n程標準》指出:“生物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問題情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高效的生物課堂需要教師精心創設有利于生物學習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真實的生物情境中真正激起學習生物新知識的積極性,樹立學習生物的信心。如:在《細胞與能量-ATP》的教學中,可以先預設情境,以詩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遍_篇。讓我們重溫唐代詩人杜牧這情景交融的詩句,想象夜空中與星光媲美的點點流螢,思考有關的生物學問題:“螢火蟲體內有特殊的發光物質嗎?”“螢火蟲發光的過程有能量的轉換嗎?”這樣的情境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積極思考,從而達到有效的教學目的。
西方學者德加默曾說過:“問得好即教得好?!庇行У恼n堂提問是教師綜合素養及教學機智的具體表現,是源于教師、學生、設備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個有效的問題,猶如一顆投向平靜水面的石子,可以在學生的腦海中激起陣陣浪花。核心素養的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更離不開有效的課堂提問,教師要從有效提問的設計和有效提問的實施兩個層面把握好有效課堂提問,用教師的智慧和學生的思維締造更加有效的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錢志亮.有效課堂哪里來(演講稿及視頻).錢志亮博客.2009.
[2]潘志偉.讓教師的智慧和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彰顯綻放.中學學科網.2011.
[3]潘世龍.生物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課改前沿.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