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英
摘? 要:初中的科學是中學的主要科目之一,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對教學方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初中科學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學生的科學學習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具有挑戰性的,為了使他們能夠積極觀察、實驗、檢查、思考和交流科學實驗活動,課堂應以科學實驗為基礎,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學科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初中科學實驗課存在的不足,然后對初中數學科學方法的各個方面進行創新性研究。
關鍵詞:初中科學;實驗課;教學方法;創新
引言:
科學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關鍵??茖W實驗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鞏固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因此,我們在科學實驗教學中要結合科學實驗教學,創新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質量。
一、目前科學實驗課存在的不足
初中實驗教學存在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驗步驟操作不規范,實驗設備選擇錯誤。從長遠來看,很容易扼殺學生對科學實驗的興趣,這使得學生習慣了觀看,缺乏參與。
(二)科學實驗課教師主要依靠黑板書寫或靜態實驗原理圖來解釋實驗現象,大大降低了教師演示和學生實驗操作的效果。同時,由于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分心,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擺弄儀器設備,導致儀器損壞,無法進行測試。
(三)在當前的科學實驗課程中,驗證性和測試性實驗占很大比重,而探究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卻很少,不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這種設置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索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四)一些教師在學生完成實驗后,對學生實驗結果分析不認真,因此很難發現學生在操作中的錯誤。學生自己單獨不能彌補自己的缺點。同時,由于教師在示范過程中的實驗步驟不規范,無法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導致學生實驗技能的缺失嚴重。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充分利用實驗教學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夠有效提高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塑造生活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認識,有助于促進他們的聯想能力和自學能力。同時,充分整合多媒體技術和科學實驗活動,能夠有效地優化課堂結構和教學信息的傳播方式,擴大教學信息的傳播,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實驗教學一方面可以生動細致地推進原有的實驗教學;另一方面可以彌補學生動手操作的不足,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不僅能提高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索、研究問題的意識。同時,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優化教學結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通過初中科學實驗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科學實驗活動中來,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
三、從生活中取材
在教授初中科學學科時,教師要選取貼近生活的例子,例如,在學習初中科學人教版《制取氧氣》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整理出自探題目:
(一)什么叫催化劑?
(二)實驗室是怎樣制取氧氣的?有哪些方法?
(三)什么叫分解反應?
可以讓學生分組,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如,在實驗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以及理由,還有沒有其他方法證明這一結論,小組成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討論,找學生代表進行演示和驗證,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盡可能地自己解決問題,不要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在自己解決不了問題時,應該在小組內討論,在小組討論和實驗中,應該進行科學的就地取材,這樣更加容易和便捷。
這樣科學合理的設計能減少干擾因素,有利于啟發學生思考,便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聯想,能夠達到更好的理解知識的目的。在小組討論后教師進行及時的評價,糾正學生實驗中存在的錯誤,并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的質疑共探。
教師可以問學生討論中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產生了哪些新的疑問,讓學生共同探討,教師可以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比如
(一)在生活中只有二氧化錳這一種科學元素可以做催化劑嗎?
(二)催化劑除了加快科學反應,還有什么科學作用?
(三)制取氧氣你還知道哪些方法?
小組進行激烈的討論之后,教師進行總結評價。
四、將學生作為教學資源
初中科學實驗課堂應該是探究性的實驗課堂,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課程要求教師善于把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課程資源,學生敢想、敢說,說明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突出,說明學生在跟隨教師進行思考,教師應抓住并充分利用這一點。給課堂添加豐富的生活氣息,帶給學生個性化的生活體驗,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教師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轉變成學生的實驗,讓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科學實驗本身就是學科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所以教學中,教師應多組織多種形式的生活化實驗活動,創設情景,讓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選取的生活化實驗素材應該是貼合教學實際的,如果教學實驗太過奇異多彩,和教學無關,就有可能出現課堂失控,教師難以駕馭課堂的局面。例如,在學習《杠桿的分類》這一課時,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準備鑷子、剪刀等教學輔助工具,但是這種方式比較抽象,學生的興趣難以激發。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提前準備杠桿,給每組學生分配剪刀,讓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進行實驗,通過實驗證明那種剪刀剪紙的力度大,哪種剪紙的力度小,通過實驗學生能夠知道不同剪刀剪紙的力度差異。
結束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更加重視新理念、吸收新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初中科學教師在進行科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覺地應用科學知識,觀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為學生的科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珍娟.淺談初中科學課堂實驗創新設計策略[J].教育界,2020,(20):49-50.
[2] 滕劍蘭.新課標下初中生物學實驗創新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