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彤 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同時對美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也越來越高,不但希望當代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水平,還應該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豐富的社會實踐及語言應變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希望大學生全面發展。當前,高校對公共藝術教育越來越重視,并把公共藝術教育納入院校的教學計劃中,教學的具體形式主要有藝術導論、舞蹈鑒賞、形體訓練等。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越來越受高校師生的重視。經常進行舞蹈訓練的人,氣質優雅并且身材完美,所以舞蹈教學對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能夠培養大學生的情趣,提高大學生的藝術修養,健全大學生的人格。
形體舞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課程,具有運動性和藝術性雙重特性,其在實際的教學中逐漸被完善,形成了一套形體性與科學性并存的訓練體系。舞蹈不僅能夠塑造形體,還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藝術水平和審美能力。本文主要探討形體舞蹈教學對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形體舞蹈是指訓練者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在對上肢、頭部、胸部、頸部等身體部位進行塑形的同時,進行肌肉拉伸訓練,使線條更加優美,使肌肉更富有彈性。因此,形體舞蹈是舞蹈和身體塑形相結合的一種形式。形體舞蹈課程是高校的一門大眾化的藝術公選課,以高校非藝術類的大學生為主要授課對象,目的是提高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形體舞蹈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基礎知識,如民間舞組合、形體姿態、把桿練習、基本步法、身體素質訓練等。形體舞蹈教學的重點是學生對舞蹈、形體等基礎知識的運用和理解,以示范、觀摩、講解等方式為主,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形體舞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對舞蹈動作逐一進行分解,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把形體舞蹈課程的基本要素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在日常的訓練中掌握基本的技能。
舞蹈來源于生活,與生活中的文化密不可分,舞蹈教師要多方面地詮釋民族文化、風土人情和歷史背景,還要幫學生向更深層次延伸,讓學生在學習舞蹈的同時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由內向外地學習舞蹈。
形體舞蹈是由民族舞、芭蕾舞、現代舞等組合而成的,是一種多元化的舞蹈,也是綜合性的形體訓練舞蹈。教師要按照不同的學生群體編排不同的動作組合。形體舞蹈訓練能陶冶學生情操、增強身體素質,如有的學生需要矯正身體姿態,就可以讓其進行手位芭蕾練習,保持基本的站姿,控制好軀干,只做手的動作。
對于學生而言,形體舞蹈對他們的影響不是質化的,而是量化的。在追求形體美的過程中,大學生會建立一種“美”的價值觀,這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從而改正他們一些不良的行為,而且他們對自己的高要求、高標準會使其舞蹈專業水平更高,更有利于其個體發展。
對自我的認可度讓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或多或少的表演欲,形體舞蹈剛好迎合了人們的內心需求。在課堂上,學生分組進行訓練,這個時候的課堂便成了舞臺,學生既是表演者也是觀眾,這種歷練能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形體舞蹈的節奏變化繁多,音樂元素豐富多彩,能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放松身心。
教師應該注重造型美、示范美、動作美,以美的感染力培養大學生的審美意識,并引導他們將個人情感通過肢體動作表達出來,進而激發大學生對生活美的追求,久而久之,學生的良好氣質就能展現出來。形體舞蹈訓練也可以借助芭蕾舞基本功的訓練方法,首先采用形體單一動作訓練,其次采用形體舞蹈復合動作訓練,最后采用形體舞蹈動作組。分階段進行練習,有利于大學生快速掌握舞蹈動作,提高大學生的外在素質。
形體舞蹈是人體語言和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集藝術性和綜合性于一身。高校開展形體舞蹈教學不但能改善大學生的身體形態,還能夠提升大學生對美的追求,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