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軍強 蘇 超 無錫文化藝術學校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需要舞者利用自己的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在當前的舞蹈教學中,如果舞者忽視了舞蹈所傳達的具體情感,僅重視舞蹈技巧,那么這樣的舞蹈就失去了內在的靈魂,不會帶給觀眾真正的享受。所以教師必須重視情感教育,將情感教育融入當前的舞蹈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舞蹈更具感染力。
就傳統的舞蹈教學而言,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模式相對公式化,違背了當代的育人理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深刻地體會不同舞蹈的真正魅力,將自己融入舞蹈中,從而提高舞蹈的表現力。
情感教育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一大教育內容,強調在當前的教學階段,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情感交流來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培養并且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的學習欲望更加強烈,激發學生內在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擁有更多的自主空間,進一步培養自身的創造能力。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潛能開發、審美能力培養等方面都會產生實質性的促進作用。
基于情感教育對學生能力培養所產生的實質性作用,教師應深入挖掘情感教育的具體內涵,在具體的舞蹈教學過程中實施情感教育,保證舞蹈教學的高效開展,讓學生具備更加扎實的舞蹈表演能力。
首先,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比較嚴苛,所以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會產生比較大的壓力,因為他們需要反復練習同一個舞蹈動作,以保證舞蹈動作的精準性。但是經過觀察發現,當學生在舞蹈練習中出現錯誤時,教師如果對其進行嚴厲地指責,可能會挫傷其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具備一定的親和力,也就是說,教師不能保持過于嚴厲或生硬的教學形象,否則會導致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因此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耐心地引導學生,在學生犯錯時溫柔地加以指正,為學生傳授一些具體的舞蹈練習建議;在學生表現較好時適當給予鼓勵,使其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逐漸增強自信心。這樣的方式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進行動作演示,讓學生對比自己和教師之間的舞蹈動作差異,從而發現自己在舞蹈學習中的不足之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直接指責學生的動作不到位,可能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也可以運用一些和諧幽默的語言活躍教學氛圍,如針對某些動作不標準的學生,可以適當地調侃一下學生的動作,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格外注意自己的舞蹈動作及肢體表現,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有利于構建出一種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更加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
教師在教學中最關鍵的是如何啟發和引導學生的舞蹈表現力。例如,由于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較強,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傾聽與舞蹈相關的音樂,然后讓學生談談自己從音樂中所感受到的悲傷或歡快的情緒。此外,學生在進行舞蹈練習時也可以融入自己的情感,利用舞蹈來進行情感的傳遞。不僅如此,對于一些學生而言,他們的情感表現能力較弱,所以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觀看一些著名舞蹈家的現場舞蹈演繹,以此增強學生對情感的共鳴程度。如果不能觀看現場表演,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創設動態情境,讓學生感受舞蹈的真正內涵。但教師不能一味地進行理論和技巧的講解,還要加強當前的情感渲染,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綜上所述,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不同舞蹈所傳達的具體感情,還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以更加耐心、認真的態度去幫助學生學習舞蹈,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保證當前的舞蹈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