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文
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師的教學方式越來越趨向單一,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教學目的,教師的教學也變得更加枯燥。小學生對于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首先從識字教學開始,因此識字教學也是教師引導學生對語文這門科目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過程。因此教師采用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識字至關重要,通過兒歌幫助學生識字,不僅可以增加識字的樂趣,也更容易幫助學生掌握生字。因此教師要努力推廣這種兒歌識字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寓教于樂。
目前小學生的學習面臨著多方壓力,一方面是家長望子成龍的急切盼望,另一方面則是應試教育背景下學校和教師所帶來的教學上的壓力,這些均對于小學生語文成績作出了很高的要求,從而導致小學語文教學過程過于機械化和僵硬。這種教育方法不利于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和識字的興趣,會讓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也不利于教師教學有效性的充分體現,因此教師要改善教學方法,增強自身的教學效果。
針對當下語文識字教學面臨的情況,迫切需要教師做出教學上的更新和改進。教師可以利用兒歌的方式教導學生,幫助他們提高識字的效率。然而教師采用兒歌教小學絕不是簡單地教學生念念兒歌,而是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適合小學生識字的兒歌幫助他們進行識字學習,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對于語文識字的學習興趣以及他們的學習效率。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一個愛玩愛動的年齡段,教師過于繁重的教學任務和家長的過度逼迫往往會讓他們對學習語文失去興趣,產生逆反心理,這樣一來,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進行語文識字教學時,可以開展一些與兒歌有關的有趣的游戲和課外活動,增強語文識字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例如教師在教小學生聲母學習時,可以教小學生們唱兒歌:“小小手,最靈活,左手指向上做個b;左手指向下做個p。右手指向上做個d;右手指向下做個q。”通過兒歌學習,這樣小學生們就會對這四個聲母有更加直觀的印象和認識,也會有繼續學習的興趣,教師通過兒歌方式進行識字教學,大大增加了教師教學的趣味性,也讓學生在進行游戲同時也達到了教師教學的目的。
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應當圍繞課文內容進行相應的兒歌教學,而不是盲目的兒歌教學,那樣不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根據課文內容的場景,教師也可以編一些與之內容相關的兒歌,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課文內容,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冬天來臨的課文時,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教小學生們唱兒歌:“冬妹妹,走來了,帶的禮物真不少。給小草,銀帽帽;給大山,白襖襖;送她一個胖雪人,站在門前呵呵笑。”通過這種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兒歌,把學生們帶入到課文情境中去,并帶領學生朗讀兒歌,這樣一來,可以大大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和進度。再比如學到有關動物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帶著學生一起編一首兒歌,幫助他們了解小動物們的習性和特點如“小兔子走路跳跳跳,小鴨子走路搖呀搖呀搖,小烏龜走路爬呀爬,小花貓走路靜悄悄。”這樣一來,學生不僅通過兒歌識字,還學到了很多小動物們各自的走路特征。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導小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時,一定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與課程內容緊密契合,善于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一成不變。教師和家長也要明白,對于小學生來說,高強度和高壓力往往只會帶來反感和不耐煩,對學生的學習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對于教師教學工作的推進也有很大的不利影響。教師在課堂上教小學生識字時,可以借助一些兒歌,搭建與教學內容相應的兒歌情景,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理解。此外,學習離不開生活,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多觀察身邊的事物,鼓勵小學生根據周圍事物自己編兒歌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