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詠梅
高中音樂的特點是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情文并茂的名品佳作,因此具有很強的感情色彩。但是學生本身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約束能力較弱的總體性格特征,所以恰當地使用朗誦的思維,能夠使得枯燥的音樂課堂變得更加趣味盎然,調劑學生的精神狀態。把朗誦新思維教學應用在高中音樂教育中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時代發展的節奏和腳步,但是朗誦新思維應該是合理有度的,我們要通過合適的方法策略來促進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進步,使朗誦的音樂教學方式既要合理又要有效地應用到高中音樂的教學當中。
下面本文將通過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現實狀況、朗誦融入高中音樂教學的意義、朗誦融入高中音樂教學的作用以及具體的朗誦融入高中音樂教學的案例分析來展開本文的論述。
在音樂的教學課堂上,很多音樂教師會習慣性地在講臺上講課,教師對于學生的反應不一定能夠有及時地反饋。這導致了在課堂中學生與教師是處于一個脫節的狀態。
我們從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來看,顯然這種傳統式的說教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代的音樂課堂。教師應該認識到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一旁作為一個引導者,幫助學生進行音樂課本內容的自主學習,讓學生主動去獲取知識。當然,在這其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限制,在解釋的時候盡量用到學生能接受的形象的比喻,促進學生動腦能力的發展,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發揮,這時候就十分需要朗誦的融入來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學習內容。
音樂不僅是進行簡單的一個譜子或者一首歌曲的教學,它不僅僅是只有音符,更是重要的感情和共情。因此,教師通過具體的人物示例、經典故事的朗誦可以建立學生的音樂思想,還可以補充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把音樂多元化,實現音樂課堂的立體式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驅動力。教師在音樂課堂中引入朗誦,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中心思想,增強學生對于音樂主題的代入感,實現音樂的生動化教學。真正的音樂課堂也應該是有氛圍和有溫度的,學生在音樂課堂中不僅是學習音樂作品的樂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豐富情感體驗,能夠引發同學們的情感認知的音樂課堂才是成功的課堂。
在我們的音樂課當中,最基礎的也就是我們的音樂內容,可以理解為文字或者故事。我們在音樂朗誦學習中表達的情感可以達到我們的共鳴,每首音樂中的歌詞或者曲子在朗誦的作用下也具備音樂的想象氛圍。現在的教學設施都很方便,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把準備好的音樂材料通過朗讀的方式給同學們進行展示,再帶領同學們一起朗誦。現在的學生天生就對音樂有一定的感知力,后天又在社會的熏陶之下對于故事、人物感興趣,通過朗誦融入音樂課堂的方式還可以增添教學課堂的生動化。
教師把音樂的朗誦教學與課堂實踐相結合,才可以清楚的明白朗誦是否對音樂教學有幫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實踐的音樂朗誦課堂當中,我們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學生的音樂接受能力以及接收情況,加深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方便因材施教。除此之外,如果條件允許,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就是教師還可以舉行音樂的朗誦比賽,讓同學們真正的體驗人物,在音樂的氛圍當中朗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高中學生們真正地融入到音樂的內容中。
音樂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熏陶和情感培養的作用,對于高中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立足于朗誦來提升高中學生音樂核心素養,是我們進行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方式探索。朗誦思維的培養需要教師建立自己的教育體系,我們希望通過把音樂課堂用詩朗誦的方式展現出來的策略,能夠切實的提高高中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愛和學習效果,讓高中學生的音樂教育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
欣賞相關錄像片段:《陽關三迭》。通過教師提問、同學之間的討論,引出單元的課題以及重點:音樂中的詩朗誦。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們談談對于音樂中的詩朗誦的理解和感受。
請同學們欣賞《陽關三迭》,感受其中的送別友人的留戀和關懷的情感。再提問:同學們感受到了其中什么樣的情感?讓大家先自己練習,之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誦。之后導入本課主題——音樂中的詩朗誦。在這一朗誦探索的過程中,足以讓學生更加高效率地發現這首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首先讓學生在朗誦后互相討論分析歌曲、歌詞的內容、音樂特點及歷史作用。通過朗誦,學生的頭腦中會浮現相應的畫面或場景,這可以引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學生通過朗誦已經感受到了這首歌曲的基本內涵和表達的情感,并且可以有一個自己的詳細的理解和分析,這都是朗誦融入音樂課堂帶來的學習效果。
一首優秀的音樂藝術作品不僅要有深層次的內容,還要有深意的思想表達。只有通過詩朗誦,學生才可以切身體會地感受到音樂的智慧和價值。只有通過朗誦才可以真正地理解音樂學習的內容,才可以真正地掌握住音樂學習的重點。我們會繼續深入到朗誦融入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去,繼續對朗誦融入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具體策略作研究和探討,以此來促進朗誦融入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發展和深入,促進學生全面地接受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