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尹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紙藝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造紙術的出現為紙藝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紙藝是一種鏤空藝術,需要借助剪刀、刻刀進行創作,具體包括剪紙、折紙、衍紙、紙浮雕及立體紙工等。隋唐時期,紙藝得到了充分發展,進入紙藝成熟期,明清時期是紙藝的鼎盛時期,紙藝與其他藝術緊密結合,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它豐富了民眾的生活,深受人們的歡迎。如今,紙藝成為傳統民族藝術內容之一,在民族教育、文化傳承中有著重要作用。
學前教育藝術領域的手工制作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和身心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手工制作能夠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助于培養幼兒對事物美的感受、欣賞和表達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可否認,當代幼兒教師應掌握幼兒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識、技法,既需要有開闊的視野,又需要有創新能力,制作出有創意的手工作品。紙藝運用能夠較好地將幼兒的手眼結合在一起。幼兒園美工區域為幼兒提供了自發、自主地觀察、欣賞和創作手工作品的場所,它能夠促使幼兒盡情表達和不斷豐富內心的情感體驗,還能拓寬幼兒的視野,滿足他們的各種需要,同時有助于促進幼兒的互動。因此,幼兒園美工區域要盡量滿足幼兒的各種創作需求。例如,區域內要放置各種繪畫、手工制作所需要的工具材料。特別是要充分利用豐富的廢舊材料制作出可供幼兒欣賞的作品。
幼兒園美工區創設需要符合幼兒審美情趣的美術氛圍,色彩宜豐富、變化、鮮艷、明快,區域四周放置與美術相關的工具,墻壁上可以懸掛一些美術作品和圖片,或繪制一些抽象裝飾畫、幼兒感興趣且與美術創作有聯系的卡通創意畫,而且要定期更換不同風格、不同種類的美術作品獲獎圖片。美工區域宜設置在光線充足,靠近水源的地方。幼兒園可以根據表現方法的不同,設置多個美工區域,如色彩區域、國畫區域、手工區域、泥工區域等。其中,手工區域可添加一些紙藝作品。
幼兒園常規墻飾設計中,戶外大型壁面裝飾大多是由專業的畫家、建筑師或工藝師們量身定做的“命題”之作,保存的時間也比較長久。其場所、方位、結構、視覺效果、材料選擇、制作方法等,均需經過周密考慮和研究,必須具備較強的美術專業能力才能完成。
大型室外壁畫的制作材質具有多樣性,有木質、陶瓷材質、纖維材質、漆材質和繪制材質等,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其有一個初步認識即可。而小型常規墻飾、主題墻飾及互動墻飾的設計與制作,則是每所幼兒園都不可缺少的常規工作,也是幼兒教師必須掌握的職業技能,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詳細的了解。
一般情況下,小型常規墻飾和主題墻飾多采用繪制手法,或是采用軟材料拼貼等便于更換又安全的低成本材質。室內的壁面、天花板、地面及過道常常是布置互動墻飾的場所,在選擇這類墻飾的材料時需要更多地考慮對于幼兒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同時由于幼兒參與活動的損耗較多,故而通常會使用顏料、紙藝,或利用廢舊物進行制作。下面以某中班(花蕾班)活動室主墻飾的設計與制作為例進行具體的探討。
第一,平面的貼墻飾設計與制作技能。平面的貼墻飾畫技能實訓部分的重點是班級主墻飾的設計制作。下面我們就結合某幼兒園中班教室主墻飾的設計與制作,詳細介紹幼兒園活動室墻飾的設計思路和整體制作步驟。
(1)設計草圖?;顒邮覊︼椀闹黝}為花卉,采用了夸張、簡化的裝飾手法,主題符合花蕾班的特點,如讓蜜蜂和花卉相呼應,使整體畫面形成均衡對比的藝術風格。
(2)做底和放稿。做底:利用墻面本身,乳膠漆墻面和瓷磚面可以直接使用,普通墻面需要白乳膠調立德粉做底,按要求用水粉或丙烯顏料大面積刷色(與手繪的做底方式一樣)。放稿:按照設計稿的要求,在墻面上定出大致的位置,再將每個造型分解成各個部件,進行基本制作。
(3)完成主題墻飾。
第二,玻璃粘貼裝飾畫的設計與制作技能。
第三,半立體紙雕墻飾的設計與制作技能。
將紙藝融入幼兒園區域環境創設中,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園的物質環境更加豐富且富于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