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鵬 高一心 北海藝術設計學院
本文以海洋元素為研究對象,根據海洋元素的形態與特征分析,分別從生物形態借鑒、色彩借鑒、紋樣與質感借鑒方面闡述海洋文化元素在服裝立體構成藝術中的應用。
裝飾課程是北海藝術設計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必修的設計基礎性課程,是學生將來從事藝術設計所必須具備的重要專業設計技能之一。新時代的發展對于藝術設計專業提出了新要求,而培養現代設計高素質人才的設計基礎課程——裝飾教學,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課程內容的設置應借助地域性文化的優勢,符合應用型專業的教學模式。目前,仍然有許多藝術院校的裝飾設計基礎課程授課內容較為陳舊,將普遍的傳統元素作為裝飾的題材內容,不能很好地與地方特色相結合,缺乏創新,非常不利于新時代大學生對于藝術設計的認識與研究。
因此,通過對地域性文化海洋元素的深入研究與分析,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文化元素應用到藝術設計專業裝飾課程中,鍛煉學生對海洋自然形態的觀察、概括、歸納、變化與創造能力,以及色彩造型、裝飾形式和構圖的表現能力。裝飾基礎是一個從寫生到歸納再到創新的過程,教師應當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學習海洋自然元素的構成規律并強調采用不同的表現手法來實現創新。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圖案的視角來感受視覺表達的多樣性、多元性,并運用這種思維方式來指導實踐。
北海藝術設計學院地處北部灣海域,海洋文化歷史悠久,豐富的海洋資源文化也促進了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也為藝術設計專業提供了寶貴的設計素材和創意靈感。從藝術設計角度出發,海洋元素從形態上大致可以分為抽象和具象兩種形態。抽象的元素主要有各種不同類型的珊瑚形象、形式各樣的海浪、五彩斑斕的大海、礁石形成的特有肌理紋路、各種不同貝類的幾何形態、品類繁多的海洋動物及海洋植物等事物。具象的元素主要有北海的疍家文化、形式多樣的船只、不辭辛勞的漁民形象,以及北海特有的銀灘、日落云層豐富的色彩等形象,這些形象都為藝術設計裝飾課程提供了很好的教學素材。
在新時代,藝術設計基礎裝飾課程內容需要結合當地特有的文化元素進行創新性的發展,教師可以打破以往的教學形式,可以結合海洋生物獨特的造型來進行關于裝飾學科的實訓。例如,對于人物畫的裝飾訓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漁民的造型特征來獲取外形上的靈感,將其進行簡化、重組,進而形成新的裝飾形象,然后結合疍家文化的裝飾特點完成創作,塑造出具有北海當地特色的裝飾畫。對于植物題材的裝飾訓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北海當地的紅樹林、鐵樹、海草等事物,利用它們獨有的造型創作出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裝飾畫。
海洋文化中海洋元素的紋樣有著天然的抽象美感,將其合理地運用裝飾課程中,能夠為裝飾內容增添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同時可以避免裝飾作品的雷同現象。海洋元素中,魚類的紋樣各式各樣、豐富多變,如有斑點紋、線性紋、抽象的幾何紋等;貝類也有形式不一的獨特紋樣,如螺旋紋、波浪紋及肌理特有的紋路等。這些都可以在人物、動物、植物等題材的裝飾造型訓練中加以運用,借助這些紋樣按照一定的形式美規律完成細節創作。此外,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到海邊取材,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的樂趣,也可以進一步豐富課程教學內容。
色彩是彩色裝飾畫制作過程最為關鍵的一環,海洋資源的色彩多樣,能夠為藝術裝飾提供豐富的資源。多彩的海洋中,比較常見的色彩可以分為暖色系、冷色系、無彩色系等幾類,如大海、天空、藍色的魚類、海洋植物、帆船等都是以冷色系為主,海邊的日落、偏紅色和黃色的魚等是以暖色系為主。在對海洋元素的形態、紋樣進行借鑒之后,以上色彩都可以為彩色裝飾畫提供參考,從而完成獨具海洋文化元素特色的裝飾畫。
在新時代,高校藝術設計的裝飾課程有必要與具有地域性的特色文化相結合,將地方特有的海洋文化元素融入課程教學中,以促進課程內容的創新與發展,同時幫助學生了解當地特有的海洋文化,而且,課程的實際訓練對于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