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馨 魯迅美術學院
動畫產業繁榮發展的根本立足點是受眾的穩定和擴充,以及受眾接受度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受眾對手機動畫行業的影響,研究了國內受眾對手機動畫欣賞的心理需求特征及在時代背景下審美趨向的變遷,從受眾的角度對娛樂元素的融入、創作題材的選擇、動畫形象設計等方面對手機動畫創作理念進行了解析。
受眾是動畫電影產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良好的受眾生態環境是動畫電影的藝術價值、社會價值及市場價值得以順利實現的基本前提。自2010年以來,中國動畫影片產量已經超過美、日、韓等傳統意義上的動畫強國。但是這種光環的背后存在著很多諸如質量低劣、產值低等問題,從整體來看,國產動畫電影在國際上并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因此,從“量”的增加到“質”的轉型已經成為每位動畫從業人員所面對的重大課題。對動畫創作質量進行衡量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受眾的接受程度,受眾是動畫電影及其衍生產品傳播的根源和最終歸宿。
手機動畫就是以手機為觀看載體,并接受視頻信息的一種新型動畫傳播形式,和以往的動畫傳播形式相比,其欣賞角度、瀏覽便攜性以及觀看體驗都有了一定的變化。具體而言,用手機來觀看動畫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如今手機的智能化發展帶有極強的互動社交功能,因此,現如今觀看手機動畫時可以發表個人的看法和見解,不再像曾經的紙刊動漫或電視媒體上的動畫那樣,只能通過信息渠道進行單向傳播。第二,手機動畫可以和手機上的其他應用進行結合,如PS 功能或配音功能,和這些功能進行融合,除了讓受眾感受動畫作品中的藝術性和價值觀之外,還能夠讓受眾參與到手機動畫作品的二次創作當中,可以讓手機動畫的壽命更加久遠。第三,手機作為一種即時性通信工具,具有很強的社交作用,因此,手機動畫的傳播速度比較快,影響力比較大。
當今社會是一個節奏快、講效率的時代,在這一環境下,人們的壓力也在增加,對于休閑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即使是休閑也要講究效率。4G 和5G 的大力建設也讓受眾更方便地接觸到手機動畫。人們更樂于觀看這些喜聞樂見、幽默風趣的動畫,以此來釋放精神壓力、緩解工作疲勞。所以動畫視頻的制作應該更具有娛樂性和趣味性,以滿足當代人解壓的需求。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人們的上網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現在手機瀏覽的內容也是越來越豐富。手機動畫因其簡短、所要表達的意思清楚明了而受到人們的喜歡。手機動畫采用片段式的敘事風格,因此時長短,容易打開或下載,而且所耗費的流量也不多,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因此,這類小片段式的手機動畫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如短視頻軟件的爆紅也意味著現如今民眾更重視對碎片時間的利用。
動畫要想得到大家的接受和喜愛,在內容上還必須新穎。大家司空見慣的體裁是不受歡迎的。因此,新奇是動畫的又一大亮點。新奇既表現在動畫的內容上,又表現在動畫的表現形式上,如含有時空穿越元素的動畫、玄幻動畫、宣揚武俠英雄情懷的動畫等,這些都是內容新穎的、點播率較高的動畫。如現在流行的《秦時明月》《狐妖小紅娘》都是架空歷史、仙魔玄幻,講述的事情更是包羅萬象,雖然在每一集中都有獨立的包袱、笑點讓觀眾開懷大笑,但是每一集之間的劇情鏈接十分連貫,能夠讓受眾養成追劇的習慣,從而讓手機動畫行業持續蓬勃發展。
手機作為社交工具,自身帶有一定的社交功能,其作為動畫的載體更應該發揮本身的作用,讓動畫信息可以與受眾互相交匯。因此,在內容的制作上,相關人員應該考慮如何讓受眾感受到參與感與社交性。
作為當代動畫設計中的一個特殊分支,相較于其他動畫形式,手機動畫具有更高的普及性和行業優勢,創作質量的優劣關系到受眾的認可程度,決定了手機動畫短片生命力的強弱。因此,國產手機動畫要想跳出目前低迷的圈子,實現“十二五”規劃所提出的轉型升級戰略,必須根據動畫電影創作及品牌運營的規律,認真研究受眾的認知心理,依據新時期受眾特有的審美趨向,結合我國民族特點選擇創作題材,并借鑒和吸收國際上成功動畫電影的精髓,如此才能創作出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