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健 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
聲樂藝術重點是呈現表演者的聲音。聲樂表演者一般是在舞臺上展現自己的作品,所以在表演的時候,表演者的肢體動作、表情等既可以直接體現出聲樂藝術的特征,也可以給觀眾帶來唯美的音樂享受,使他們與表演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促使舞臺表演呈現出更好的效果,進而更好地滿足觀眾的欣賞要求。形體語言是聲樂表演藝術的重點結構之一,強化聲樂表演藝術中形體語言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本文就對如何在聲樂表演中充分使用形體語言進行研究,以期給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借鑒。
形體語言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不必運用口頭語言或者是書面語言,只是使用肢體動作來傳達感情及情節的表達方式。對表演藝術來講,形體語言就像是聲樂技巧一樣,是整個聲樂表演藝術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在聲樂演繹過程中,表演者只有將自己的形體語言、肢體動作和表情充分結合起來,才能呈現出完美的舞臺表演。由于聲樂表演者在表演的時候是保持站立的姿態,所以其在表演過程中的肢體動作及面部表情的運用,能促使樂曲的魅力充分呈現出來。即使聲樂表演者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肢體動作比較簡單,但是這些動作仍然可以體現出表演者的魅力。
在聲樂表演中適當地融入部分肢體動作,能使歌唱變得更加生動、有魅力,也是對音樂藝術的一種升華。所以,在進行聲樂學習的時候就必須重視形體語言的訓練,包括身體形態、面部表情及在舞臺上的站姿、走位等。表演者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姿態,在表演的過程中要昂首挺胸,防止出現不美觀的體態,然后必須與樂曲的種類進行相關姿勢的運用。因為面部表情是展現人的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形體語言的訓練中,聲樂學習者要學會面部表情管理,要通過對面部肌肉的訓練來完成樂曲的要求。同時,手勢也是形體語言的組成部分,其重點是鍛煉表演者依照樂曲的節奏和風格做出一系列動作。由此可知,形體語言和樂曲的充分結合可以最大限度地表現出聲樂作品的魅力,使舞臺效果有更好的呈現。
形體語言就是聲樂藝術外化的呈現,能夠使表演者在聲樂表演中呈現出作品的內涵,還能夠幫助表演者更貼切地展現作品中人物的特點。在聲樂表演藝術中,如果表演者缺乏形體語言的呈現,就會使表演過程變得缺乏生機、缺乏美感,不夠形象。形體語言的融入可以使表演者提升自信,并且表演者運用優美的形體語言還能夠增強舞臺的表現效果,進一步呈現作品的魅力。
演唱者的姿勢在表演過程中是非常關鍵的,優美的姿勢是高效聲樂表演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在進行聲樂表演的時候,演唱者通常是站姿或坐姿,姿勢是否優美與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氣息的運用有著極大的關系。假設演唱者是站立的姿勢,那么女演唱者就需要運用丁字步的站姿,男演唱者則需要運用正步站立的姿體,臉部肌肉理應呈放松狀態,背部挺直,呈現出女演唱者的優雅和男演唱者的挺拔。
在進行聲樂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的步法能夠直接呈現出樂曲的情節和人物的特征,因此,表演者的步法應該和樂曲的風格應保持一致。如果樂曲呈現的是舒緩的風格,那么表演者的步法就應該是緩慢的;如果樂曲是輕松活潑的風格,那么表演者的步法就應該是靈活的,快步走,快步停;如果表演的樂曲是哀傷的,那么表演者的步法就應該快速且混亂,以此來呈現樂曲人物的心理狀態。所以,表演者理應依照不同的曲風來選擇相應的步伐以呈現出樂曲的風格特點。
手勢是形體語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調節氣氛、傳達情緒的關鍵方式。在聲樂表演中,比較常見的手勢是“合”“張”“托”“引”“錯”等,表演者通常借助這幾種手勢來調節氣氛及傳達情緒。不同的手勢所要傳達的情感也是不一樣的,手勢的快慢頻率直接營造著不同的氣氛。因此,聲樂表演者在表演的時候要準確運用不同的手勢,動作幅度應該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中。
簡單來講,形體語言對聲樂表演藝術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聲樂表演過程中,表演者應當運用精準的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和傳遞情感,這樣才能夠增強舞臺的美感和魅力。因此,在聲樂學習中,學習者都應該注重對形體語言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