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萍 青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鋼琴一直以來都被稱為樂器之王,其音色十分豐富,音域也相對廣泛,彈奏過程中的手法也很多。不同的鋼琴演奏家在演奏同一曲目時,給人的感受有非常大的區別。演奏者在練習高級練習曲時,一定要明確鋼琴演奏中如何把握住準確的音色、注重彈奏的技巧以及觸鍵的力度、速度等,這些都是鋼琴演奏者在演奏時的基本要素。特別是隨著鋼琴制作技術的不斷提升,有關鋼琴的結構也出現了一定的改變,演奏者需要追求演奏過程中的技術化、科學化與合理化,以確保每一次演奏的質量與效果都能提升,讓聽眾在聽到鋼琴曲的演奏時,內心是十分喜悅的,能夠感受到鋼琴所帶來的獨特魅力。
鋼琴演奏中鋼琴觸鍵力度的不同會影響到鋼琴的音色,鋼琴演奏者在彈奏時的力量、身體協調能力則會影響到整體演奏的效果。在鋼琴演奏中特別是高級練習曲,更需要演奏者注意演奏時的觸鍵方式。鋼琴演奏中經常會涉及一點,那就是熟能生巧,演奏者只有長時間地練習不同的演奏技巧,了解在演奏時手指的力量使用的是背部的力量還是肩部、手臂、腕部的力量,才能實現觸鍵時對觸鍵力度的控制,并且讓觸鍵的音色更加優美,滿足練習曲的實際練習要求。在進行鋼琴音色演奏時,演奏者要注意以下幾點觸鍵的要素。
在面對不同的因素變化時,演奏者應考慮到不同的觸鍵力度。在鋼琴彈奏時,手指的發力點不同,其力量的大小也會存在一定的區別。由于手指的力量并不完全來自手指,還受到背部、肩部、腰部、腕部、腳部等部位的影響。演奏者應注意到,在觸鍵時其觸鍵的力量越大,所產生的鋼琴音色就越響亮、越透徹;而觸鍵的力量相對較小時,鋼琴同一個按鍵所產生的音色則是相對優雅且安靜的。在鋼琴彈奏的整體過程中,手掌是手指力量的直接來源,也是手指力量的支撐,演奏者應明確手指所在的不同位置以及彈奏力度的大小,以及其對音質、音量所產生的影響有非常顯著的區別。在鋼琴彈奏的過程中,彈奏者只有不斷地去聆聽同一個鋼琴曲,仔細去揣摩這一鋼琴曲的內涵、鋼琴曲的情感,并針對一個鋼琴曲勤加練習,才能真正掌握鋼琴曲彈奏過程中手指力度因素的變化,以及彈奏的整體效果,從而選擇最合適的力道去彈奏該首鋼琴曲,進而呈現最美妙的音樂,使彈奏的效果符合聽眾的聽覺需求。
演奏者在彈奏時應考慮不同的觸鍵速度,同樣會導致音色發生變化。鋼琴的音色不僅受到彈奏者彈奏力度的影響,還受到鋼琴本身的材質,以及彈奏者在彈奏時觸鍵的速度、不同的發力點的影響。多數情況下,快節奏的鋼琴曲由于其觸鍵的速度較快,鋼琴鍵接觸到的力量是短而足的,獲取到的鋼琴音色是清晰的、明亮的、節奏較為明快的。然而在彈奏時如果觸鍵的速度較慢,每一個琴鍵在承受較小的力量時,鋼琴發出的聲音是舒適的、連續的,有非常強的穿透力,帶給人們的聽覺效果十分深沉[1]。
在進行鋼琴彈奏的過程中,演奏者觸鍵的角度不同,同樣會影響到音色的效果。不同的演奏者在同一架鋼琴上演奏同一首曲目時,由于其觸鍵的角度不同,鋼琴的演奏效果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區別。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應明確本次演奏中需要的音色,選擇不同的彈奏手法,以及彈奏過程中的角度,進而獲取不同的音色。例如,演奏中手指如果是垂直下落,琴鍵本身承受的壓力會逐步增強,其產生的聲音就是尖銳的、集中的。音色本身就有非常強的穿透力,如在彈奏鋼琴演奏中的高級練習曲之一《鐘練習曲》時,演奏者手指的第一個關節指尖需要輕輕地去扣動琴鍵,產生與鐘本身相符合的特色音質與音色。如果手指和琴鍵本身的接觸面變小,琴鍵自身承受的壓強就會減小,則演奏時產生的聲音就是柔和的、優美的,給人以舒緩的感受。
在鋼琴彈奏時,演奏者應考慮到各樣不同的基礎技巧以及觸鍵的技巧,觸鍵的要素會影響其音色的變化,為了滿足鋼琴演奏中的演奏需求,彈奏者應對不同的鋼琴曲目進行分析,深入了解演奏本首鋼琴曲目,因為選擇手指下落的力度、速度及接觸的角度、按鍵的深度都會產生不同的音色效果。鋼琴演奏者需要不斷地去摸索練習,明確不同的琴鍵要素會產生的千變萬化的鋼琴彈奏效果與音色。為了能夠讓一首鋼琴曲所表達的感情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聽眾面前,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要注意以下幾點。
所有的演奏者在演奏時都需要保持手指的獨立性、靈活性及穩定性。鋼琴演奏要求不同的手指控制不同的音區,手指直接給予鋼琴琴鍵不同的力度。隨著每一次的彈奏狀態不同,其觸鍵的角度會有所差異,觸鍵速度快慢以及觸鍵時的時間長短,都會產生不同的音色。為此,演奏鋼琴的高級曲目時,為了保障每一次演奏時音色的準確表達,確保音色的豐富性、層次性能夠展現在聽眾面前,應保證每一根手指在演奏時的演奏獨立性,防止由于手指粘連而導致其音色出現混亂或者是失準的情況出現。音色失準會導致整首曲目的演奏效果逐步下降,手指彈奏的靈活性對音樂本身的韻律表達及音樂的準確表達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彈奏者需要明確在彈奏過程中強化訓練的意義,應做到音色的統一,持續性地進行手部的練習,加強手部練習中的穩定性,并提高演奏的整體質量,以及演奏的協調性。
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不同的觸鍵力度與不同的觸鍵速度相融合,以及不同的觸鍵角度與速度相結合,均會產生各式各樣的音色。演奏者應明確每一次觸鍵的深度、速度。在進行鋼琴演奏時,演奏者也需要結合本次演奏的曲目進行觸鍵方式的處理,確保在鋼琴彈奏中能夠獲取跟本次演奏曲目最貼切的演奏方式,達到最滿意的音質效果,例如,在演奏肖邦的經典曲目《前奏曲》時,應考慮到其想要呈現的是一種明快且連貫的節奏,演奏者在演奏時應注意手指觸鍵的深度,以及手指觸鍵的速度,根據整個曲目的韻律走向、音色變化不斷地進行改變和組合,以獲取相對飽滿并且溫和、連貫的音色,這樣才能提高演奏的整體效果[2]。
在進行實際觸鍵演奏時,演奏者應明確不同的部位的運用的效果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鋼琴彈奏中同一首曲目,由于其手指的發力部位不同、發力的效果不同,其整體作品的音色及質量也會不同。例如,如果演奏者在演奏時手臂處于放松狀態,重量僅僅是通過手腕傳到指尖,其演奏的效果就相對清透、明亮;如果在演奏時整個手臂的重量都放在了演奏中,并通過臂部給予手指力量,進而通過腕部傳遞給指尖,那么在彈奏時其彈奏的力量就會加大,同一首曲目其彈奏出的情感也會有著明顯的區別,整體給人的感覺猶如火山噴發一般,是一種震撼感,這種感受非常明顯,同時也會讓人感受到在彈奏時其彈奏的效果是不同的。如果在彈奏時,彈奏者的腕部處于一種不動的狀態,指尖接觸彈奏,其演奏出的就是美妙且舒適的旋律和歌聲。可見,有效地選擇發力點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應明確不同的觸鍵技巧、觸鍵速度會影響到一首鋼琴曲音色的表達。特別是在演奏經典鋼琴曲時,演奏者需要去聽大量的鋼琴曲,分析不同的人針對同一鋼琴曲的演奏效果,以及如何選擇本次鋼琴曲在演奏時的演奏方式、演奏力度,以提高演奏的整體效果。每一次鋼琴曲的演奏,其演奏效果都是建立在演奏者自身對該鋼琴曲的熟悉程度上,以及鋼琴演奏過程中演奏技巧的嫻熟上。鋼琴曲的演奏者應始終明確鋼琴曲在演奏中的演奏效果,以及將演奏中的情感、觸鍵力度相融合,進而提高演奏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