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亞南 黃亞玲 梁俊
鄭州市骨科醫院頸肩腰腿痛二科,河南省鄭州市 450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較為常見,患者主要表現為下肢麻木、腰部疼痛,給工作與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目前,臨床治療該病的方法較多,但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常伴隨腰椎功能受限,科學護理可有效減輕患者的腰腿疼痛等癥狀[2]。中藥熏蒸及推拿在腰腿疼痛等多種疾病患者中被廣泛應用,效果良好。中藥熏蒸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散寒之功效;推拿通過推、拿、提、捏受損部位,可通經活絡、推行氣血、扶傷止痛[3]。為探討中藥熏蒸配合推拿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響,本研究選取78例進行了干預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78例,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每組39例。對照組患者男22例,女17例;年齡34~67歲,平均(44.73±8.65)歲;病程3個月至6年,平均(3.27±0.41)年;腰椎間盤突出節段有L3-412例、L4-518例、L5-S19例。觀察組患者男21例,女18例;年齡35~66歲,平均(44.75±8.63)歲;病程5個月至6年,平均(3.31±0.42)年;腰椎間盤突出節段有L3-413例、L4-518例、L5-S18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診斷標準 中醫診斷: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中腰腿痛的診斷標準,患者氣滯血瘀、腎氣不足,伴膝軟無力、腰腿酸痛、心煩失眠;舌淡苔白、日輕夜重。西醫診斷:符合《常規病康復診療規范: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規范管理與分級診療》[5]中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X線檢查顯示患者腰椎側彎畸形、生理前凸減少,椎間隙變窄、錐體周圍緣骨質增生;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1.3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意識清晰,可配合治療;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脊椎功能退行性病變嚴重;伴發惡性腫瘤;椎管嚴重狹窄;巨大腰椎間盤突出。
1.4 方法
1.4.1 對照組 給予常規康復護理干預。(1)健康宣教: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認知。(2)心理干預:及時與患者溝通,消除其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治愈信心,積極配合治療。(3)牽引干預:使用FYQ-A6型自動牽引床進行牽引訓練。患者取仰臥位,根據患者體質量設置牽引重量,初始重量為體質量的1/3,30 min/次,后期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加減重量。每次牽引完畢后,指導患者緩緩復位,并于牽引床上休息2~3 min。(4)功能鍛煉:當患者急性疼痛癥狀消失后,指導其進行腰背肌訓練。患者以頭部、雙肘、雙足跟作為支撐點,緩慢向上挺腰抬臀,并維持3~5 s后緩慢放下,根據具體狀況,進行循環鍛煉。患者取仰臥位,進行直腿抬高訓練,即保持雙下肢自然伸直,交替抬高,每次持續30回左右,3次/d。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患者康復護理干預的基礎上,給予中藥熏蒸及推拿。(1)認知干預:向患者仔細講解中藥熏蒸及推拿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干預過程中的注意事項。(2)中藥熏蒸干預:選取XZQ-Ⅲ型中藥熏蒸儀對患者進行中藥熏蒸治療。將細辛、川楝子、歸尾各15 g,紅花、制草烏、桂枝、桑寄生各20 g,透骨草、赤芍、威靈仙、羌活、伸筋草各30 g裝入紗布袋中置于加熱器內,加水,設定熏蒸溫度為 42~55℃。患者取仰臥位,使熏蒸孔對準腰痛部位熏蒸。根據患者耐受情況調節熏蒸溫度,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適。每次熏蒸20~30 min,1次/d。(3)推拿:先進行腰部推拿,以推、滾、斜板及旋轉手法幫助患者放松腰部,之后使用按、點、拔等理筋手法松解臀部痛點,選取大腸俞、秩邊、腎俞、環跳、關元俞等穴位點按。腰部推拿完畢后進行下肢推拿,選取患側下肢委中、陽陵泉、承山、承扶、絕骨等穴,使用拿、揉、點手法推拿,之后選用腰椎后伸法或腰椎斜板法,幫助患者活動腰部。推拿過程手法循序漸進,不宜過重,推拿結束后叩擊或拍打放松腰部。兩組患者均持續干預14 d。
1.5 觀察指標 干預前及干預14 d后進行評價。(1)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兩組患者的疼痛狀況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6]。(2)腰椎功能評分[7]:采用JOA評分法對兩組患者的腰椎功能進行評分,包括主觀癥狀、臨床體征及日常活動受限度等方面,總分29分。分數越低,表示患者腰椎功能障礙越嚴重。(3)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應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價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包括自理能力、行走能力、睡眠等方面,總分5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功能障礙越嚴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低。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同組干預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 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腰椎功能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4 d后,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腰椎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疼痛評分、腰椎功能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 (n,x±s)
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化學性神經根炎、機械性壓迫等是誘發該病的主要因素。當患者神經根受到壓迫后,其腰脊旁肌功能受到損傷,累及神經肌肉,進而出現疼痛等癥狀,活動受限[8]。目前,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常規康復治療,大多通過腰椎牽引及功能鍛煉進行。腰椎牽引主要通過外力牽拉機體軟組織和關節,增大關節間隙,降低神經根受壓程度,促進突出椎間盤的回納,減輕患者疼痛[9];功能鍛煉可提高患者腰背部肌力,加快肌肉韌帶的彈性恢復,預防神經根粘連,緩解腰腿部疼痛[10]。
中醫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多由風寒濕邪侵入機體、流注經脈,導致脈絡不通、氣血瘀滯所致;或慢性勞損、外傷閃撲,致使機體氣血運行不暢,瘀阻于經脈之中所致。不通則痛,故臨床治療患者以活血化瘀、舒經止痛、祛風散寒為主[11]。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14 d后,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腰椎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提示,中藥熏蒸配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效果顯著,可明顯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改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腰椎功能障礙狀況[12]。中藥熏蒸是中醫常用的保守療法,可借助熏蒸儀器產生的熱力、藥力對患者局部皮膚進行刺激,促進局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增強淋巴循環[13]。熏蒸所用中藥材具有祛寒濕、通經絡、化瘀血之功效,可顯著改善患者局部水腫,加快病灶的無菌性炎癥吸收,減輕患者疼痛。推拿可有效解除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神經根壓迫狀態,放松腰腿部肌肉,緩解痙攣狀態,增強腰肌張力,升高局部組織痛閾[14];推拿還可調節椎間盤內外壓力,促使突出物還納,滾、撥、揉等手法可加快病灶處血運,增強氣血循環,提高機體新陳代謝能力,消腫、消炎,促進受損肌肉及神經修復,改善腰椎功能。腰部斜板法能調整患者脊柱后關節紊亂,擴大椎間孔,松解突出物及神經根粘連。中藥熏蒸與推拿聯用可協同增效,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腰部血液循環,消除無菌性炎癥,減輕機體疼痛,幫助突出部位回納,增強腰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