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起招 陳遠翾 蔣維連 黃穎健 農軍 毛鴻麗 胡春麗 李柱清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1 老年科,3 護理部,4 感染,5 ICU,6 呼吸科), 桂林市 541002; 2 桂林市人民醫院科研科,廣西桂林市 541002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感染流行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并作出了重要的指示,要求醫務人員“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新型冠狀病毒能通過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與患者密切接觸的醫護人員具有極高的感染風險[1]。徐明川等[2]報道,大部分抗擊新冠肺炎的臨床一線護士都存在心理應激反應。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作為桂林市收治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截至2020年2月4日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0例,為滿足救治需求,我院第一時間從全院各病區抽調61名護理人員進入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科室(感染性疾病科、發熱門診)支援,他們都能全身心投入救治工作。本研究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采用現象學研究方法,深入探尋和分析了抗擊新冠肺炎的臨床一線護士的積極的性格力量及其來源,旨為了解護士的心理狀況并促進其身心健康、提高傳染病應急梯隊救治效率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0年2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的臨床一線護士為研究對象,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深入訪談,資料達到飽和后結束訪談[3],最終共訪談護士10名,其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10名護士的一般情況
1.2 方法
1.2.1 資料收集 正式訪談前,準備好預訪談提綱對2名護士進行預訪談,依據預訪談結果修改、確定訪談提綱。訪談提綱主要內容包括:(1)您覺得抗擊新冠肺炎的工作性質怎么樣?(2)請從積極的人格特質(正義、勇氣及自我實現等)角度談談您是如何看待抗擊新冠肺炎護理工作的。(3)談談您是怎樣適應抗擊新冠肺炎護理工作的。在向研究對象介紹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并征得同意后開始訪談,訪談者保持中立態度,讓受訪者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訪談時間40~60 min。訪談過程全程錄音、記錄,訪談結束把錄音內容轉化為文字。
1.2.2 資料分析 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對訪談資料進行分析[4]。(1)仔細閱讀訪談記錄;(2)分析有重要意義的陳述;(3)對有意義且反復出現的觀點進行編碼;(4)將編碼后的觀點匯集、形成編碼本;(5)列出詳細、無遺漏的描述;(6)辨別相似的概念,升華主題;(7)將訪談結果返回到受訪者處進行求證。
2.1 主題1:認知能力 為了盡快適應抗擊新冠肺炎的工作環境,保證患者和自身安全,護士需要及時學習并掌握新冠肺炎相關知識。N3:“疫情剛發生時對新冠肺炎的認識不多,沒有明確的診療方案及指南,只能按原來的護理經驗開展護理工作,在工作中慢慢學習,積累經驗”。N5:“隔離區的大部分醫護人員是從各個科室抽調的,由于對新的工作環境、對特殊醫療儀器的操作不熟悉,起初相互間配合不夠默契,但是經過幾天的磨合與培訓后好了很多,現在我們配合得很默契”。N7:“面對這樣的突發情況,開始時工作流程及職責不明確,工作起來有一點混亂,但經過培訓后工作得心應手了”。N10:“我以前沒接觸過特殊感染的患者,對感控知識不是很了解,但由于事發緊急,我們只培訓了半天就進入隔離區工作了;工作過程中,同事能相互幫助、感染科進行持續培訓、防護到位,我對做好隔離區的工作有信心”。
2.2 主題2:責任感 責任感是指個體自覺主動地做好分內外一切有益事情的一種精神狀態[5]。在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下,護士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N1:“患者因為焦慮、失眠經常打鈴,只是希望多和我們說說話,這激發了我要幫助他們的強烈使命感,因此只要經過病房,我都會和他們打招呼,巡視病房時盡量多和他們聊聊”。 N3:“全國媒體都在贊美醫護人員,我很受鼓舞,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因此暗下決心一定不負使命,全勝歸來”。N9:“氧療對新冠肺炎患者非常重要,氧流量過高會引起患者鼻腔局部不適而拔除鼻氧管,我們只有對患者反復進行宣教、巡視以確保治療有效,這是護士的職責”。N10:“每當我穿上防護服走進隔離病房時,我總會覺得我是一名戰士,認為在一線抗擊疫情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2.3 主題3:應對壓力 個體在面臨壓力時誓達目標的決心和勇氣源于其性格力量,如堅強、勇敢等。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特殊情況下,臨床一線護士壓力源多、壓力大,性格力量讓護士更加堅強,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氛圍。N2:“進入隔離區時須穿戴厚重的防護裝備,護理操作很不方便,增加了我們工作的難度,但護士們能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問題,同伴的支持使我感覺沒那么緊張了”。N6:“為了節約防護裝備,我們要連續工作6小時,不吃不喝,對心理和身體都是極大的考驗,有些護士因為長時間戴護目鏡出現了壓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下班后共同討論,設法通過穿紙尿褲、貼水膠體敷料等來改善穿戴防護用品帶來的不便與不適;我們互相傾訴、互相鼓勵”。N7:“每次進隔離病房前護士長都會幫我們穿好隔離衣,給我們加油打氣,提醒我們保護好自己;每次我們從隔離病房出來時,護士長都會對我們說‘辛苦了’;護理部主任經常在微信群里發一些鼓勵我們的話語。這些領導的支持、鼓勵對我來說是莫大的動力”。 N8:“恐懼心理是我的壓力來源,雖然采取了很好的防護措施,可我還是很害怕,每晚我都會和室友講講當天在病房發生的事、講講我的顧慮,說出來后讓我變得輕松”。N9:“我的小孩還小,沒辦法照顧他,我覺得我很自責;我每天與家人視頻,他們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小孩也覺得我是最美護士媽媽,這讓我很欣慰,我決心爭取早日打贏這場‘戰爭’、回家與家人團聚”。
2.4 主題4:自我實現 馬斯洛提出,個體需求的最高層次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當自我價值得到實現時個體就會表現出自我完善的欲望、表現出積極向上的行為。N1:“被選派到隔離區參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是醫院領導對我工作能力的認可,由于診療指南不斷更新,我必須不斷學習,掌握最新的護理診療技術,不辱使命”。N4:“現在我不再懼怕接觸患者,能更真誠地對待他們,得到了患者的肯定與感謝,我自己感到很滿足”。N7:“我的工作得到了科室、院內領導的肯定;我們團隊的工作得到了全市人民的贊揚,我們的付出很值得”。N10:“我作為一名白衣天使,在抗擊新冠肺炎這種特殊時期能夠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患者、為社會做一點事情,特別是在患者對我們豎起大拇指時,我覺得非常自豪”。
2.5 主題5:職業價值 職業價值是個體自我價值的一種體現,良好的職業價值感會影響個體積極的觀念、行為和態度。N5:“在我們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許多新冠肺炎患者病情開始好轉,截至2020年2月3日下午4點,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中有4例治愈出院,桂林電視臺第一時間到現場報道采訪,我上電視了。出院患者說‘終于看到了你不戴護目鏡的真實樣子’了,我很自豪,感覺我的工作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N4:“我只是一名普通護士,在平凡崗位上工作了14年,當國家需要時我有能力勝任我的工作,我感覺很自豪;披上白大褂抗擊新冠肺炎,我成為了一名最美的逆行者”。N6:“平時很多人都看不起護士這個職業,覺得護士只會做做打針、發藥等簡單的工作,但在新冠肺炎隔離病房,我們護士承擔了大部分患者的臨床觀察工作,充分體現了我們的職業價值”。N8:“社會各界紛紛獻愛心、捐贈防護物資,為我們提供防壓瘡的水膠體敷料,保護我們免受佩戴防護用品的傷害,我覺得我們的工作得到了認可,感覺很有成就感”。N9:“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我們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照顧隔離患者的飲食起居,與患者家屬溝通、鼓勵患者,有效減輕了患者的思想顧慮,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支持,對我們非常感激”。
“人格優勢的價值實踐分類體系”指出,人類本性的6大美德包括正義、勇氣、智慧、仁慈、節制、自我實現,常被用來描述人性中的正向力量,其中人格優勢又叫做性格力量,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性格力量,如果善于在生活和工作中運用這些積極力量,將會最大限度地增進人們的積極體驗[5-7]。臨床一線護士處在抗擊新冠肺炎的全新的工作環境中,面對防護裝備厚重不透氣、高強度的工作和復雜的工作流程,激情昂揚、眾志成城,具有積極的性格力量,充滿社會責任感與職業成就感。本研究從積極心理學、積極人格的角度出發,對抗擊新冠肺炎的臨床一線護士的積極性格力量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責任感是抗擊新冠肺炎的臨床一線護士積極性格力量的直接表現。責任感是個體對自己、國家、社會負責的認識、情感和信念。抗擊新冠肺炎的臨床一線護士面對可能被感染、防護物資緊缺的困境,在等待救治的患者面前并沒有退縮,反而充滿斗志,在訪談過程中始終出現天使般的微笑,這是發自內心的對職業價值的認可、滿足,是積極性格力量的直接表現。
自我實現以及職業價值感是抗擊新冠肺炎的臨床一線護士積極性格力量的內在感受。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個體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滿足了這一需要,人們才有可能提升職業價值感[8]。護士的工作得到患者、醫院、社會的認可,患者不斷痊愈出院,滿足了護士專業自豪感需求,增強了他們工作的內在動力,從而使他們能更好地面對工作壓力。臨床一線護士臨危受命,在參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后,得到了社會及組織的關注與認可,加深了對護理職業的認識,獲得了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和良好的職業價值感體驗,展現了高尚的護理職業精神。
加強對抗擊新冠肺炎的臨床一線護士的心理指導,能顯著緩解他們的應對壓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突然,具有強烈傳染性;醫院早期防護設備供應普遍出現不足,臨床一線護士防護裝備使用緊張;護士需在與家人隔離的情況下長時間連續工作,被傳染風險極高,承擔著很大的心理壓力[2]。進一步完善新冠肺炎應急管理機制,時刻關注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積極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對緩解他們的應對壓力至關重要,對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的最終勝利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