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翠霞
摘要:目前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就應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促進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全面發展。科學應用ERP系統對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提升成本控制的效果。本文首先介紹ERP系統的概念和核心管理思想,其次探究基于ERP系統成本控制的優勢,最后總結應用ERP系統進行成本控制的模式,即在ERP系統的作用下設定成本控制目標、建立目標成本管理策略、構建成本控制體系。
關鍵詞:ERP系統;成本控制;應用
引言
在企業的內部管理中成本控制占據主要地位,決定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實際的運行中應該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提升成本控制的實施力度,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企業管理中科學應用ERP系統,把資源進行有機整合,提升研發效果和生產的效率、豐富銷售的模式,提高研發、生產、銷售環節成本控制的效果,提升科技有限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ERP系統的概述
ERP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的應用,是一種適用性高的管理系統。在運行中依托于大數據和計算機設備,并配置現代化的管理理念。ERP系統為企業提供科學決策的數據以及運營管理的平臺。ERP系統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能夠有效處理管理中的各項瑣事,具有系統化的發展歷程,對促進企業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1]。
二、基于ERP系統成本控制的優勢
第一,提高控制的統一性。能夠對研發工作中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合理預測,對已經獲得的研發成果進行系統管理,對客觀因素進行篩選和判斷,利用系統應對意外的變故。在研發后,系統能夠對結果進行補充,提高研發成果的完整性。
第二,整合生產資源。在原有的模式中,探究生產成本只能依靠人工進行,工作效率較低并且會浪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在應用ERP系統之后,能夠對石料的開采環節進行有效控制,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第三,優化銷售流程。應用ERP系統,充分應用企業的各項社會資源,及時探知市場變化的動向,從而樹立自身的競爭優勢。規范銷售和營銷流程,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支出,實現成本管理的目標。
三、應用ERP系統進行成本控制的模式
(一)設定成本控制目標
第一,在計算生產成本時應用ERP系統,礦業企業根據加工的一般流程,結合產品的特征進行細致分組,確定每道石料開采工序需要耗費的時間。技術人員根據每一步的實際情況,明確具體的操作步驟,根據裝配情況進行加工。在制作清單的時候應該考慮每項工序需要的時間。同時在清單中還應該考慮材料損耗的情況,或者因故停工的情況。
第二,對生產成本進行分析。原有的模式中無法及時獲得生產成本的相關數據,并且數據內容較為煩瑣復雜,企業的財務人員無法及時地進行數據信息的反饋,各項工作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但是在應用ERP系統之后,能夠實時更新需要投入的機械和人員數量,以及開采和銷售的數量,對應收和應付的發票進行分析,能夠立刻把計算的錯誤下達到各個部門,把責任落實到個人。
第三,在物資采購階段進行實時監控。采購工作具有一定隨機性,價格會隨著市場經濟的變化而上下浮動。要想對采購工作進行合理控制,就應該了解市場的發展情況,對市場的變動進行實時的監督和管理。應該對露天廢棄礦山的綜合治理與環境修復;礦物分選工程總承包;低丘緩坡土地開發利用;城鄉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等工程相關的材料進行合理把控。如果能減少材料的成本支出,那么就會提升工程的經濟效益。科學運用ERP系統,與材料的供應商建立緊密的聯系,把提供的報價錄入到系統中。形成采購清單,與原始價格和其他商家的價格進行對比,選取最為物美價廉的一家,提升成本控制的效果[2]。
第四,對銷售成本進行控制。在石料、商品混凝土的開采與銷售;建材受托加工;電子衡稱重服務;智慧運輸管理服務;動產、不動產租賃服務;供電服務等工作中利用ERP系統加強與用戶之間的聯系。當銷售人員把石料、商品混凝土的信息以及報價發送給客戶的時候,系統就會自動生成相關的產品成本以及利潤空間。如果客戶的理想價格低于利潤的限制范圍,系統就會自動進行標紅處理,操作人員經過確定后應該移交到上級部門進行審核。經過處理后數據就會傳輸到財務部門和銷售部門,他們可以結合ERP系統提供的數據和內部審核的結果進行決策,提高對目標成本的控制效果。在ERP系統的作用下不僅簡化銷售的流程提高工作的效率,還能夠減少經濟的支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目標成本管理策略
1.研發階段
第一,產品研發以及目標的價格確定的研發方案。在研發之前應該對市場中其他競品的情況進行詳細了解,確定市場的需求量以及走勢情況,然后再規劃研發成本。在研發新品時應該選擇一名專門的負責人,對研發工作進行全程把關。研發負責人處于軸心的位置,需要對產品進行全面定位。提交的研發議案包括它的適用范圍、結構屬性、利弊、額定價格、利潤空間、產品標簽、目標銷售量等。在對新研發的材料進行定價時應該考慮市場中同類產品的價格,統計詳細的費用,與業務部門進行認真探討,確認最終的目標成本。
第二,打造價格工程優化產品設計。為了實現對成本控制的目標,在最初的研發階段,研發的負責人應該與各個部門進行通力合作,把成本管理的規劃進行分解,把任務落實到各個部門中去,每個部門負責各自的價格工程,進行細致分析和歸納。然后研發部門推出基本初稿,以材料的基本屬性和特征為依據進行劃分,要求在不影響質量和使用效果的前提下,適當調低制造的成本。當成本在目標成本規定的范圍內時就可以正式進入到生產環節。如果在生產階段發生成本支出超過目標成本的情況,就需要返工,直到價格與成本目標相符合。
2.設計階段
在設計階段應用的策略與公司的成本控制有密切的關系,計算的成本差距,把市場上其他競品的成本與目標成本進行對比就能得到成本差值。當設計成本出現問題時,不需要全盤否定,只要優化結構構件的價格,材料的成本中剔除它的價格就能確定基本的改進方向。
3.生產階段
在對進行生產時應該采用滾動成本法對成本進行控制,確保其符合目標成本的要求。在普遍的情況下,只有進入生產階段才能確定最終的目標成本。然后以目標成本為基礎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評析,探究造成成本差異性的原因,并立即進行優化處理。把目標成本與生產經濟效益進行比較。在生產的最終階段,制定目標成本時主要致力于減少資源的損耗,為接下來的成本核算提供保障,確保目標成本一直處于可以控制的范圍內。在生產中,應該利用EPR系統對結合實際的情況制定全面的生產計劃,明確判定,對石料的開采成本進行嚴格控制,加強核算工作的精準性,確保企業的資金流處于穩定的發展狀態,確保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料流的全面發展。
(三)構建成本控制體系
1.降低庫存成本
利用ERP系統能夠結節約大量的人力成本,優化材料進庫的各個環節。通過ERP系統,企業的管理人員可以實時查詢庫內的材料情況、倉庫中剩余的空間、采購的需求等數據信息。并且可以進行遠程操作,一旦有入庫或者出庫的要求,在系統內就可以直接操作,隨后系統會把各部分的工作下達到負責人處。這樣不僅刪減了操作環節,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又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加強操作的精準性。把責任落實到個人,一旦出現材料丟失或者損壞的問題,能夠馬上找到相關的負責人,有效降低庫存管理成本。
2.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
一般情況下,制定科學的工程規劃能夠縮短施工的時間,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把施工效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在進行露天廢棄礦山的綜合治理與環境修復工程、低丘緩坡土地開發利用以及城鄉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工程時。應用ERP系統了解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的施工方案,在EPR系統的協助下配置合適的施工工藝,明確每一階段應該投入的時間、確定施工單位應該負責的部分,確保能夠在工期內順利完成。一旦出現與施工計劃不相符合的情況,就應該立即進行整改,把人力資源和材料的成本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范圍,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
3.提升成本控制的全面性
利用EPR系統對企業的研發以及生產的經濟總賬進行分析;理清UFO報表中的具體細則;對企業的物資材料的采購工作進行全面系統化的管理,明確材料的庫存情況;對新材料進行規范化管理;對企業的收付款項進行全面管理,把每項資金的應用范圍進行明確規劃,確保數據的真實完整性;對企業的固定資產進行細致化管理,充分彰顯企業的內在競爭價值。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應該科學應用ERP系統,充分發揮它的內在價值。它能夠幫助企業實現自身的成本目標,提升經濟管理的水平、提高決策工作的準確性、促進各項資源的有效整合,加強企業資金的流動性,為企業提供不竭的發展動力。在ERP系統的助力下,企業能夠樹立發展的眼光,制定專屬的成本控制目標,推出系統化的目標成本管理策略,打造成本控制體系,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惠玲.ERP系統在出版社生產成本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08):97–98.
[2]鄭堯力.基于BIM技術和ERP系統地房地產企業成本控制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