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河南省幼兒師范學校)
新時期教育事業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推進,特別是對于一些涉及到素質教育的科目,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和新時代的培養目標,解決傳統模式下存在的各類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上的問題,提升整體的業務效率,提高業務質量。在中專音樂教育中,結合新技術和新理論來做好相關的工作,是很多從業者都在認真思考和探尋的方式。本文中筆者試圖結合中專音樂教學實際情況,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具體應用。結合傳統模式下存在的問題,給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努力克服改革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給實際業務的推進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德國音樂家奧爾夫所提出的,在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支撐基礎之上,奧爾夫結合著音樂理論教學和音樂實踐教育,以自己的實際積累,歸納和總結了一整套理論。在后人的研究中,很多實際從業者都發現了這套理論的重要價值,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推進。最終命以他的名字命名。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上世紀20年代最初提出的,是一類音樂教育體系的結合。在逐步的發展過程中,奧爾夫教學體系的完善度越來越高,融合度也越來越廣泛。除了包含基礎的音樂理論教育之外,還包括了很多音樂素養教育和綜合能力培養,是教育方法的集大成者,象征著一類可以開拓進取、隨時革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態度集合。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本質是原本性,這也是其推進的根本依據所在[1]。這里所提到的原本性,是在充分尊重事物基礎和本源的前提下,在音樂方面入手開展相關的研究。結合音樂專業理論來講,就是一類極其自然、不加修飾的音樂。在自然狀態下的音樂是十分樸素、簡單的。因此,音樂更加直接地反映編寫者、參與者對語言、舞蹈動作內涵外延等元素的直接感受和體會。參與者不僅僅是聽眾,也會將自己的想法結合外在的動作加入音樂其中,成為演奏者和創造者。比如,隨著樂曲舞蹈就是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參與方式。因此,除了原本性以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還頗具創造性和綜合性,這是其音樂教學的突出特色所在。
除此之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還十分尊重音樂的體系性,在樸素自然的參與過程中,讓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夠結合自身的優勢來發揮自己的特長,努力規避劣勢。因此,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不僅僅是理論教學,也包含了很多的實踐能力提升,是新時期具有親和力、具有綜合性的音樂教育理念集合,與時代最新要求相互之間存在著很多契合點,因此得到了諸多人士的認可。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理論上得到中國學者的重視,大體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由很多學者開始翻譯外國文獻,研究外國音樂教學的發展路徑,逐步發現這類教育方法。其在中國的具體推廣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在20世紀80年代,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開始由理論研究層面向著實踐轉換,傳入中國的最初代表。特別是在80年代初,上海音樂學院的廖乃雄教授在赴德國學習期間大量接觸了與之相關的教育方法,在反復的參考和理論研究基礎,將其引入到了國內的教育方法中來。之后,廖乃雄教授又發現了該音樂方法的特征,特地邀請了相關的專業教育者和研究者來到國內做傳播和推廣,極大地促進了我國音樂體系和奧爾夫教學法的結合,也使得整個音樂教育體系獲得了改革的推進力,這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國的引入時期,結合著上海地區努力和全國地區的重視,逐步開始推廣。
從20世紀80年代末到20世紀90年代,國家相關部委開始重視中小學音樂教育,推出與我國發展路徑相關的教學大綱,在其中就加入了以奧爾夫教學法為代表的實踐性、創造性、綜合性音樂教育項目,將其真正的納入到了教學體系中來。因此奧爾夫教學法得到了極大地傳播,在國內音樂界獲得了熱烈的討論、借鑒以及學習[2]。
不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我國迅速推廣,同時也有不少學者和實際從業者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照搬該方法所帶來的不適應性,因此20世紀90年代末起至今開始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辯證思考理論,在繼續引入該方法的同時,加入了很多與我國國情相關的內容,做了充分融合處理,使得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可以更好地輔助于我國的音樂教育體系。因此其在中國的傳播更加深入、更加廣泛。
結合筆者的實際研究和大量的從業積累來看,在中專音樂教育中引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實際應用大體包括將語言融入音樂教學中、將舞蹈動作融入音樂教學中,以及將樂器加入到音樂教育中等方面。
在將語言融入到音樂教學中的過程中,奧爾夫音樂理念可以提供很好的幫助、倡導。以語言作為一類教育方式加入到音樂教學中的實際教育方法,很多教師都以該理論作為根本的基礎開展了相關的研究。這是一個突破和重要的創新所在。對于音樂教學而言,聽、說是基礎,不過,很多中專專業的從業者和學習者都十分缺乏這類基礎。所以在音樂教育中加入與聽說相關的內容,可以彌補基礎相對比較差的學生,使得他們盡快融入到課堂中來,也可以極大地提升整體的課堂效率[3]。比如,筆者在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引入到中專音樂教育中的過程中,就將有旋律感的詩詞歌賦加入到教育中,學生在結合詩詞歌賦學習音樂時,不僅可以體會到音樂的美感、律動,以及與之相關的節奏、速度、力量等要素也可以很好提升綜合修養,提高自己的文藝素質,這對于他們的個人發展很有幫助。
音樂和舞蹈本身就是藝術的兩個表現形式,相互之間相輔相成、相互助力。彼此之間有很多的共同點,所以結合舞蹈動作來引入相關的音樂教育體系是十分正確的設計。對于參與的舞蹈表演者而言,他們結合自己的動作可以反應出內心的情感以及對于音樂的看法。結合外在表現來做好情感之間的交匯,表演者將音樂和舞蹈做出結合,也可以將音樂的外延得到延伸,平衡內在和外在的沖突。中專學生本身具有活潑、好動的特性,因此講解過多的理論基礎會使得他們產生反感的情緒,因而不樂意自主投入到相關的學習中來。如果結合相對活潑、生動的舞蹈模式開展教育與設計,那么將會極大吸引他們的注意,也會提升整體的教育效率,激發他們的教育熱情,這是實際從業者很好的幫手,可以在教育設計中適度加入。
樂器的類別十分豐富,在中專音樂教育中大體包括弦樂器、打擊樂器等不同類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也包含其自身的特色,特別是學術界提到的奧爾夫樂器。奧爾夫樂器主要指的是打擊樂器的集合[4]。不過和傳統的打擊樂器不同,它的受眾十分廣泛,在門檻方面也相對比較低。比如木棒、,三角鐵等無固定音高的樂器都可以加入其中,或者是有音高的樂器也可以投入到使用中。由于沒有十分嚴格的要求,所以在適用范圍方面相對比較廣泛,只要滿足適用場地和設施要求,那么學生就可以自主結合需求來做出相應的演奏,這將十分有利于把他們自己對于音樂的體會表現出來。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配合理論教學來做好相關的研究。這對于整體的學生創造力和興趣度提升都很有幫助,也是新時期音樂人才體系打造向著多元的實際角度邁進直接展示。
除了上述提到的引入方法之外,還需要做好外部環境的設計和專業師資力量的打造。在音樂教育中由于其涉及到素質教育的問題,特別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于學生起點比較高,內容方面比較抽象。所以很難自主去開展各類的研究。
在教育初期必須由老師帶隊來做好充分的融合和實際科目的講解,這就要求專業從事者必須具有較好的音樂素養和對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理解,進而將自身的業務充分的融入教學體系改革中,合理加入相關內容,做好實際體系的設計工作。
相關管理者應當充分結合的網絡教學課程的開設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融合等措施,在培訓校企合作以及微課、慕課模式等多元平臺的幫助之下,充分打造專業師資團隊。做好課程體系的改革工作。同時,努力培養一支專業的師資隊伍,給學生以更好的幫助。此外,在外部設施方面,也應當充分的結合教育體系的需求和教學實踐的需要來購置專業的設施,打造相對可靠的外部場地硬件條件,這對整體的學生的發展和整體教育模式的推進很有幫助。
以筆者所在的中專院校為例,在實際業務推進之前,相關領導充分結合社會專業人士的指導和相關幫助,打造專業的教師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培訓班在充分的理論幫助基礎之上,使得師資團隊力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也有更加充分認知。在實際教育推進之前,購置了大量的設施和信息技術輔助業務的平臺,目的就是輔助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引入。在軟件和硬件平臺幫助之下,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被推進到實際的教育體系中,不僅吸引了大量的學生參與,整體上教育效率和實際的教育質量也得到了根本的提高,師生都對新方法十分感興趣。因此得到了不錯的效果,這正是提前準備充分應對價值所在。
整體來看,新時期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和中專院校的實際發展來引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不僅有利于提升教育效率,保證教育質量,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人員也很有幫助。因此,相關的從業者應當充分的結合培訓網絡學習等模式,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提高業務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