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排水有限公司,浙江 慈溪 315300)
首先是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有力的保障,是在發生勞動糾紛時依法而合理處理矛盾的重要依據。在我國有關勞資關系、勞動方面的一系列的法律頒布之后,企業紛紛按照相關勞動法律法規(包括國家性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規,但是后者依賴于前者)進行勞動合同改革,加強勞動合同簽訂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即使這樣,勞動合同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規范之處。其次是勞動力有序流動問題。勞動力流動問題是勞資關系中重要的一方面,同時,勞動力也是人力資源配置的重要方面。勞動力流動問題中,最重要的是流動的“有序性”“有組織性”。若是勞動力流動呈現無序狀態,將會使企業出現混亂局面及和諧問題。一個大的企業包含許多附屬的電力公司,為了使企業發展更具活力、提高企業員工的適應力、不斷調整員工的福利待遇,企業需要處理好勞動力的流動問題。勞動力流動問題最重要的方面是流動的有序性問題,只有有序的勞動力流動才會真正有利于企業發展、同時有利于員工提高工作積極性、增強企業員工的工作動力,這樣才繼續企業的和諧發展。
首先是提升工會服務與國企經營之間的契合程度。其次是構建國企勞動工作規則秩序。工會服務模式體現國企在經營類型和經營方向等方面的差異性,通過面向不同類型國企生產項目的服務建設,切實地發揮工會制度在維持勞動者合法權益、解決現實勞動糾紛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國有企業自身與員工在思想和認知方面是否具有高度認同性和一致性成為國企發展和和諧勞動關系的關鍵,對于勞動者來說,其規則和思想認知將成為引導和諧勞動關系、勞動環境的關鍵。筆者提出,國企工會應當在新時期認準新的發展任務和國企方向,提出新的勞動規則和勞動秩序,幫助勞動人認清新時期國企發展當中和諧勞動關系對于國企發展和個人進步的作用,幫助勞動者員工能夠形成高度的思想統一,積極完成自身任務。
工會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為職工服務、為生產服務的方向,教育和引導廣大職工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文化水平、業務能力和整體素質,使員工在和諧企業文化創建中精神得以凈化,以滿足新時代的要求。第一幫助黨政積極提升員工隊伍總體素養。大力組織“建設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類員工”活動,加大員工素養提升力度。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指引企業員工樹立科學的價值理念,形成將“八榮八恥”作為中心的榮辱理念。提升企業員工熱愛本職工作的積極性,讓其將自身能量全部奉獻到企業發展中,有效提升職業素質,推進構建健全員工培訓機制,大幅提升員工職業技術水平,讓員工成長為綜合型人才。二是主動參與和諧文化創建。利用組織文化,提升員工凝聚力,培育員工合作精神,用先進的文化凝聚人心,培育職工隊伍,加快企業發展步伐,實現企業與員工共贏。工會應主動加入到組織文化創建中,積極組織員工喜愛的、參與度高的文體活動,讓員工內心富足,提倡和諧思想,培育和諧風氣,指引員工主動參與和諧小區、和諧家園、和諧單位等有關建設活動。通過和諧文化建設來提升企業形象,增強企業活力。三是積極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和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經過營造大環境、搭設平臺,培育與招引與企業實際需要相一致的能力突出的技能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運營型人才,不斷強大有助于促進技術變革與企業成長壯大的人才隊伍。
首先,工會通過積極爭取各級黨政關心支持和全社會廣泛參與,形成各方通力合作的幫扶工作格局。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對工會的互助救濟活動給予了有力的財政支持,社會各界也積極支持和幫助工會的互助活動。第二,通過幫扶切實解決困難職工的問題。企業工會在與企業職工的接觸中,積極了解員工的個人困難,集合工會成員的力量對于有困難的職工和職工家庭提供幫助。第三,一些有條件的工會通過開展基本生活保障專項救助、醫療互助和大病醫療專項救助、困難職工家庭子女教育專項救助等救助活動,既解除了職工工作的后顧之憂,又補充了社會救助體系。第四,工會的幫扶工作還涉及關愛慰問先進模范人物、開展職工文化活動、關愛青年職工成長、推動改善職工后勤生活條件、加強勞動安全保護工作等多個方面。成為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另一種重要實現渠道,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工會的互助互濟和對困難勞動者群體幫扶工作,為有困難的職工和職工家庭解決了燃眉之急,不僅能夠幫助職工及其家庭渡過難關,更能夠使職工形成對工會、企業的認同感和忠誠度,這對于和諧的勞動關系建設至關重要。
總之,構建社會主義新型和諧勞動關系是新時代中國工會的主要任務,工會在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我們既要正視矛盾,又要努力地去解決矛盾。只要積極探索解決矛盾和化解沖突的有效機制,就一定能將矛盾逐步化解,最終實現和諧勞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