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舟
各學科教師對教育領域中的核心素養一詞已經并不陌生,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教學的重點不應單純為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教師備課時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也應當順應教學改革的潮流,基于核心素養設計教學活動。
關于語文核心素養的研究越來越多,說明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核心素養對語文教學的積極影響?;谡Z文核心素養進行作文教學,能夠將教學目標變得更加具體和清晰,也能幫助教師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設計作文教學內容。語文核心素養為教師進行語文學科育人提供了方向,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也應當以核心素養為指路燈。圍繞核心素養而展開的初中作文教學在理論上更加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在實踐中也更加具有操作性與先進性。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加上中考帶給教師的壓力,導致長久以來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失去了靈活性,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進行作文教學,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想要突破這樣的困境,首先需要教師更新教育理念,結合語文核心素養對學生發展的要求,將課堂交還給學生,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而并非套用老舊的教學模板關注學生作文分數的高低。比如,一些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經驗一一具體地傳授給學生,告訴他們要想取得高分應當如何開頭,選什么樣的素材組織內容,最后應當怎樣結尾。在這種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抹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學生創作出來的文章很可能千篇一律毫無新意,違背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師應當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基于核心素養設計教學內容。
大量生動的寫作素材都蘊藏于日常生活之中。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文教學時,不應紙上談兵,而要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現靈感。教師應當基于核心素養,注重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素材的能力。比如,核心素養理念中要求學生欣賞并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教師就應當在作文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有意關注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在春節假期記錄各家各戶的春聯,在清明節讓學生在踏青、祭祖、緬懷烈士的活動中記錄真實感受等,并在進行寫作的時候加以運用。這樣培養了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使學生親身感受并繼承傳統文化,還能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初中語文教師在組織作文教學的時候,應當從學生角度出發,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可以關注當下在初中生之間流行的人事物,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并結合自己的感受創作。還可以打破文字的限制,讓學生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閱兵式、有教育意義的影視片段等,讓學生欣賞視頻,從中積累素材,進行寫作。
基于核心素養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要求注重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化與獨特性。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的創作環境,教師應盡量減少對學生寫作方面的限制,但讓學生自由展開寫作不等同于跑題,教師要在指導學生不偏題的基礎上給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
語文核心素養規定教師在教學中要體現對學生“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的培養。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多多設計中考高分作文、優秀作文的賞析活動,通過賞析評價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發現學習和生活中的美好并將其運用于寫作,還能通過具體優秀的文章加深對比較抽象的知識點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設計讓學生間互評作文。學生在品讀同學的文章時一定會更加認真細心,能夠學習身邊同學寫作的優點,還能發現一些問題并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盡量避免。
語文核心素養越來越受到語文教師的重視,基于核心素養理念,初中語文在寫作教學上也有了巨大的進步。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從改變自身教育理念做起,注意寫作教學的生活化、個性化,讓學生通過賞析、互評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從而提升寫作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