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山東 東營 257200)
對于職業教育院校的專業教學而言,使學生充分得以實踐是完成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只有學生得到大量實踐機會,才可能不斷提升其專業技能,從而為其未來就業奠定基礎。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進行,包括中職在內的各類學校都在探索新型教學模式,以更好地匹配專業特點與前景。然而,就目前現狀而言,對職業教育至關重要的實踐教學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專業知識普遍停留在課堂之上,而為真正進入相應的實踐場地。這與為社會生產領域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的教育目標背道而馳,因此,為了改善當前中職等職業教育院校的這一現狀,建立健全實踐教學體系應該被置于首要位置。本文將系統闡述中職化工專業建立實踐教學體系的全過程,以期為職業教育專業的深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論示范。
目前中職化工專業項目實踐教學方式仍基于傳統教學模式與規劃,其實踐場地主要包括多個專業實驗室、實習教室和校外實踐訓練基地,其中院校內提供的實驗室主要有有機、無機化學實驗室、分析化學實驗室等,而校外的實踐訓練基地主要是學校對接的當地化工企業,中職院校通過這套較為全面穩定的實踐教學系統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實踐平臺,為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確實產生了積極影響。
然而就目前中職化工專業項目的實踐過程而言,學生的專業實踐過于集中在理論層面,即實踐過程大多是對于理論的檢驗,而非專業實操技能的針對性訓練;而就實踐結果而言,學生對化工生產的認識普遍沒有通過實際操作有有所深入,實踐操作遠達不到真正市場上的化工生產水平;針對院校內部提供的設備機器而言,類型不齊全且功能普遍落后。在當地化工企業實習時,因企業內部流水線完整順暢,學生在生產現場基本只是觀察而不會真正操作生產設備,因此,學生的實際專業技能并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由目前現狀可知,中職化工專業的實踐教學系統需要進行改善與改革,以真正為社會化工生產培養輸送高技能人才。
在實踐教學中,整體化規劃一般包括兩方面內容:首先為理論與實踐一體規劃。通常來說,專業項目教學內容都有明確指向,其依靠的教學模式也是十分典型的,教學規劃的目標也是切實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素養,即使其獲得完備的操作能力。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具體內容應該包括:教學場地整體化,也就是化學實驗室、實習教室與理論課堂應為統一整體;理論內容一體化,即承載專業理論知識的教材設計應該連貫且具有良好銜接等。
其次為專業技能與專業技能資質證明的整體統一。按照市面化工行業普遍要求的專業技能標準認真選擇不同化工領域學生需要取得的專業技能資質證明,且把考試需要的專業理論與技能標準納入實踐教學系統中,從而指向明確地規劃項目內容。
職業教育院校為社會生產領域輸送具有專業技能操作人才,因此中職化工專業的教學目標應緊扣職業教育的社會職責,通過建立健全實踐教學體系為化工行業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而在進行實踐教學時,應該首先保障學生對化工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基礎操作技能的掌握,為其穩固快速提升專業技能奠定基礎。
在規劃實踐教學體系時,要時刻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學生現階段的知識儲備與認知程度,科學有效地與專業技能標準結合,按照由易入難、從簡至繁、由單一學科到綜合學科的過程層層遞進,既為學生打下牢固的知識技能基礎,又可以優化教學效率與品質。
有上述內容可知,校外實訓基地是中職化工專業學生實踐的重要平臺,學校需要充分發揮這一實訓場地的作用。因此,學校在為學生設計實踐教學體系時一定要結合當地化工企業的特點,譬如,校內用于實訓場地的設備機器等在型號、作用、技術變量等層面努力適應當地公司的現狀;且需要和當地企業建立長期持續的密切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穩定的實踐平臺。
對于中職化工專業,該內容包括無機、有機、分析化學與其他課程知識的基本化學實驗和綜合實驗,基本涵蓋了化工專業的所有實驗內容。現實來講,專業的基礎知識不都會有相應的實驗項目,比如,最基本的化學反應和操作手法,但諸如此類的基礎知識反而成為符合標準的工作人員了解的必要內容。由此一來,在設計實踐教學系統時應該遵照現實情況,即若某一課程存在對應的完整實踐過程,那就以實踐過程本身為課程的項目任務,若不存在,教師或設計人員可以將完整的基本實驗獨立作為一個項目任務。通常意義上說,基本實驗或相對簡易型項目更有益于剛接觸此專業的學生學習,為其掌握熟練的造作能力打下基礎。對此內容設計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注意各專業課程的關聯與知識遞升,從而引導學生進行不斷深入的實驗項目。
在此內容中,繪制化工圖紙與計算機輔助技術、生產設備使用與維護、專業單元操作、工藝操作、DCS實訓等環節至關重要。因為在實際行業生產中基本都會進行以上幾類工作化所以該內容在實踐教學系統中占據關鍵環節。此項目具有較為突出的獨立性與實踐性,其中包含的單元內容都可單獨被納入實踐教學系統之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此內容在實踐教學體系中至關重要,其直接關切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提升,因此,在設計化工專業實踐教學系統時必須著重突出該項目內容。
在該內容中,化工生產、到崗實習和涉及初、中級化工分析、化工操作、化工總控等工作的專業技能資質證明考試是其關鍵要素。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明確指向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因此,學生需要在校外實踐訓練基地進行真正參與生產過程,在化工企業對應的崗位實習,力求切實提升自身的專業操作素養,學習總結生產經驗,為將來在社會生產領域就業奠定實踐基礎。除此之外,為了適應現代化工人才市場的要求,實踐教學體系應該針對此項目向學生提出專業技能資質證明考試的要求,以為其實現就業提供有效證明。
中職化工專業目前所用實驗器具、場地基本都是基于傳統教學模式安排的,如今為了使這些資源配合項目實踐教學的進行,需要對其實現系統協調和改善,從而在新型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上,對校內現有的實訓資源進行整合,改變傳統各個實驗單獨進行的方式,依靠與理論緊密結合的化工實驗、各類新型實訓方式,創立新型實驗教學系統。就具體實踐而言,需要逐步突出理論課堂與各類實驗教室的區別,進而建立專業實驗中心與專業教學實驗中心。盡管兩大中心功能不同,但兩者都是以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素養為根本目標,教學中心為實驗中心提供理論保障,而實驗中心為教學中心提供應用場地,通過此類資源整合,兩者相互銜接配合切實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素養。
建立一個理想的實訓基地所需人力物力基本是一個中職院校力不能及的,因此,院校應該充分利用國家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優惠政策,依靠合理的規劃方案獲得政府資金投入,提升基地建設所需的人才與設備的數量和質量,達成建成理想的實訓基地的目的。而位于共同城市與區域的中職院校可以進行充分合作,模仿大學城、職教園等形式進行信息與資源共享,共同建設與使用實訓基地。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化工領域不斷壯大,突出表現則是某些相關產業園區的建設,而相關專業人才輸送無法滿足行業需求,該行業表現出巨大的人才吞吐量。面對這樣的現實,中職院校要積極利用機會而真誠合作,規劃出合理優秀的共用實訓場地建造方案,共同努力獲得政府的資金政策扶持。
一般說來,中職化工專業的實踐場地基本分為校內與校外兩類,而校外即當地化工企業的生產基地,是學生真正了解化工市場與生產過程的最佳途徑,校內各類實驗室與實訓教室因空間限制,加上院校本身的資源限,基本無法為學生提供與校外基地不相上下的實踐環境,因此,院校要充分利用當地化工企業資源,與企業達成穩定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理想的社會生產場地。企業也需要積極響應政府相關政策,為與職業院校的合作創造機會,適當降低合作要求,積極承擔為國家經濟發展配合輸送專業人才的社會責任,校企一道為中職化工專業學生創建良好的實踐環境。
相較于中等職業院校,高職因其對人才培養的標準相對較高、專業教學體系成熟等特點,各類專業項目與實踐教學系統也相對完善成熟。就高職的發展現狀看,各高職學校化工專業的實踐教學系統普遍取得了顯著效果,切實發揮了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作用。高職院校相對于中職而言,不僅其理論知識層面較高,且其實踐場地其環境較為優越,設備機器類型與功能齊全。因此,中職需要和位于相同區域的高職學校進行對接合作,由此充分利用其現有實踐資源,而當地政府也要積極推動中職與高職的日常交流與資源共享,切實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的體系化發展。
在我國教育改革的時代大勢下,中職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而實踐教學規劃應成為其首要任務,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在建立中職化工專業項目實踐教學體系過程中,設計者應充分認識現狀中的不足,且踐行相關準則,了解項目的具體內容,通過利用校內現有資源、爭取政府資金和校際、校企合作以及與高職院校的密切聯系等途徑進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切實為學生提供優越的實踐場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資源。